芯片分数字类和模拟类芯片,由于模拟类芯片公司小有小的活法、大有大的活法,低端有低端路数、高端有自己的道法,不过大部分存活率高,就是做大难。而数字类芯片就完全不同:数字芯片市场大,变化快,对工艺依赖强,是摩尔定律的实践领域,所以常常是行业的前几位才能活下来,大部分会淘汰,有点像互联网。不过国人都喜欢巨富的故事,觉得模拟不够大家闺秀,所以喜欢押数字类芯片,不过投资过的数字芯片项目数不胜数、资金也巨大,就是成活率和成功率太低,没有找到北。一匹黑马海思的出现显得非常另类,怎么出现在人才匮乏的深圳?于是各种分析充斥网络,都认为有个好爹是主因。
我用有限的战略管理经验和多年来的思考和体会不认同这种观点,TCL做芯片比海思不晚,还有许多整机厂商也做IC,中兴、大唐、海尔、联想等,都有富爹,为啥只有海思成?难道他们不是好爹?看看海思的发展就不难发现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海思从华为半导体算起有25年了,走过的路程也是非常曲折。我觉得能取得今天能一骑绝尘,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有华为的基因,狼精神,持之以恒。10几年对着一个城墙口攻击,这是不浮躁的匠人精神,大部分国内ic公司不具备,大陆几个在海外和台湾上市的有国际视野的ic也是如此。
2、调整及时,舍得投资,容忍失败。
海思2006年以前的水平其实非常弱,这个和他们的策略有关,他们在用做通讯的方式做ic,招应届生,搞人海战术。做ic需要的是精英策略,经验非常重要,可以大大降低时间成本和提升自信心。可是这阶段的海思用没有在大公司历练过的研究生、博士生,可想而知和研究所没本质差异。这个阶段几乎没有成功过,可以说是投资失败的!所以任教主对海思不待见,其实任教主是不懂ic规律造成的。
2007年后引进ST的人才、和Ti合作,发现效果不错,于是一方面从St(那时深圳ic,外企只有st)挖模拟人才,另一方面挖TI深圳后端团队弥补自己最薄弱的数字环节(中国一直以来以为数字重要的是算法,其实龙芯少了ST玩不转就是最好的例子),后来在海外建ic中心,及时转变了策略,扎重金找高端人才,找准了ic的规律。这个非常重要,而同在深圳的中兴微和比亚迪就是没找到这个脉门,造成人多事做不好的臃肿局面。其实中兴也学了海思,可是官僚体制和激励体系导致难有多数精英长留。
3、华为愿意给试错机会,否则死了很多次了。
华为基本是通讯芯片,工业级的芯片怎么敢用2006年海思水平的芯片?那时华为手机很弱,于是芯片用在安防和小路由器、功能机上大胆给机会,屡败屡战,同时高品质要求自己,后来成功了。当智能手机发力时,他司技术积累超过展迅了,所以麒麟出山,一鸣惊人!
在麒麟没出来之前,可以说海思独立华为马上死,其实海思人现在还是太臃肿,估计独立出去能否有好业绩难说!同期的联芯几乎靠补贴活着,中兴微没做出令人带喜色的产品,总投资不下10几亿。
尽管走了大弯路,在海外精英及外企精英的引导下,海思的本土精英们成长了,而且许多超过海外精英成为中坚力量。所以凡事不要走极端,既需要海外有经验的高端人才(没有相关经验的海外精英有点像花瓶),又别迷信海外人才,土鳖照样优秀,芯片是个实践加创新的事业。
因此,我觉得做数字大芯片的公司,2007年后的海思模式成功经验给我的启示是:准备足量资金、容忍多次试错、要有一流人才、信任本土资深精英、找好市场的切入口。
这里说市场切入口而不是客户,这是在你产品没成型前,没有傻客户支持你,他不是你爹!不过一旦有了好产品,他们愿意和你合作,利益共享商业本质嘛。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不少VC问项目方,有没有合作客户,有的话就投你。其实这是个不懂IC市场规律的伪命题:以上是第一个原因;其次,大凡有了客户再去做产品的思维是定制产品或者做工程的思维,不是做芯片的普遍规律,因为芯片追求规模化、否则销量难做大。
作者:icpioneer
来源:水木社区
PS: IC Insights最新的全球top 20半导体供应商排榜出来了,很多人失望于,作为中国大陆最大半导体公司华为海思没有上榜。[最新全球半导体TOP20:新博通晋升全球第一大Fabless]
不过,若将三个纯晶圆代工厂排除在外,海思将排在18位。
IC Insights预计海思上半年销售额为17.1亿美元。
而IC Insights发布的2015全球IC设计公司排行上,海思排在第六,总营收38.3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