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没有一点点防备,VC市场就急转直下,投资人纷纷捂紧钱包,还统一改名叫“理性”。创业大街的套路也从“过了B轮就安全”突变成“C轮死”。眼看着创业公司陨落名单越写越长,资本寒冬就这么来临了。
这是继2001年和2009年之后,第三次资本冬天了。虽然每次“寒冬”都会导致大量需要再融资的创业公司死掉,但那些打不死的小强,夜空中最亮的星,却会顽强地活下去,并从中诞生新一波的巨头和新一茬的大佬。小编带大家一起回顾下那些曾瑟瑟发抖但最终挺过来的大佬们,他们是怎么熬过资本寒冬,甚至最终在春天降临后一跃成为首富的?
丁磊:敲钟后赶上崩盘 网游打出翻身仗
1998年,27岁的丁磊靠着和大二学生陈磊华一起研发的免费邮箱系统,挣了数百万元。之后,他又将网易改造成门户网站,与搜狐的张朝阳和新浪的王志东并成为“网络三剑客”。1999年,丁磊带着技术团队找到了时任霸菱投资合伙人的徐新(当时还没创建今日资本)。几个青涩的程序员楞在那里,但是自信的丁磊用一句话打动了徐新,他说,网易是门户网站的第一。
徐新看好这份自信,虽然她很清楚第一并不是他们,但还是投了500万美元。可这次投资却让徐新体会到了什么叫“睡不着觉”。2000年6月30日,网易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紧接着就迎来了互联网泡沫崩溃,纳斯达克崩盘。
网易股价节节下降,并先后经历了财务问题、诉讼问题、摘牌风波、人事震荡等内外交困。丁磊在后来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在2001年的时候,有过两三次想要卖掉网易。
投资人徐新自然也压力很大。她记得有次开了一个董事会,大家讲了5个小时的坏消息。开完会,丁磊说:“Kathy,你知道吗,今天我30岁生日。”徐新突然意识到,别人可能要20年才会经历的震荡,丁磊2年就全部经历了,成长的痛苦该是多么剧烈。后来,徐新请丁磊吃海鲜,在这顿饭上,丁磊告诉徐新,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要做中国最好的网络游戏公司,另一个是要帮股东赚钱。徐新听完非常感动。
丁磊看到了网络游戏的机会,2001年,网易成立在线游戏事业部,开发《大话西游》。伴随着年末《大话西游online》的推出,网易逐渐走出困境,并在第二年实现净盈利,重新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的网易股价也开始逐渐走高,2003年10月10日,网易股价升至70.27美元的历史高点,32岁的丁磊也一跃成为当年的中国首富。
陈天桥:被撤资后等待死神 孤注一掷反成首富
1999年,26岁的陈天桥与弟弟陈大年在上海浦东新区一套三室一厅的屋子里创立了盛大网络。他们和网易的丁磊一样,一开始做的是社区和访问量。当时正赶上互联网泡沫膨胀,盛大获得了中华网3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拿到融资后,盛大提出要做“网上迪斯尼”的口号,但是发展并不顺,做网络卡通是“赔本赚吆喝”。虽然有了100万注册用户,但是一直在烧钱。2000年下半年,互联网泡沫开始崩溃,大批网站开始倒闭,盛大的账上也所剩无几。面对危机,陈天桥开始反思盛大的发展模式,认为只靠用户数和访问量,没有好的盈利模式,是烧不出什未来的。
此时,正好韩国游戏开发商Wemade到上海寻找合作,推广网游《传奇》。陈天桥看到机会,向中华网请示将剩余的100万美金拿来运营游戏。他没想到中华网不同意盛大转型,几番交涉后双方闹掰,中华网撤资,盛大砍掉卡通,赎回股权并保留30万美元。此后,陈天桥四处寻找合作伙伴,但是没人搭理他。
30万美元是盛大最后的家底儿,陈天桥决定赌一把。当他把钱交给韩国人,拿到了《传奇》的代理时,剩下的钱仅能维持盛大最后一个月的运转了。陈天桥回忆说,那些日子他“一直在等待死神”。然而,死神没来,财神来了。《传奇》让盛大起死回生,成为2002年中国互联网中最黑的一匹马。仅靠《传奇》这一款游戏,就为盛大带来了约6亿元的收入,超过国内三大门户网站的收入总和。陈天桥也一步登天,在31岁时成为中国最年轻的首富。
马云:站不住了也得跪着 为赚一块钱而努力
上次说到,乐观坚强的马云爸爸凭借“天赐合伙人”蔡崇信的人脉以及与孙正义的“神奇6分钟”,拿到了两轮融资。然而,危机并没走远,2001年阿里巴巴开始了大规模裁员。原因是融资之后阿里巴巴开始追求高大上(很多创业公司初期都会犯的错误),国内总部搬到上海,同时在美国和欧洲等地设立办事处,大量空降高管,并进行巨额费用的市场推广。扩张过快导致运营成本越来越高,同时没有收入,拿到钱的阿里反而失去了对节奏的掌控,最终到了2000年底,阿里账面上剩下了不足1000万美元。
于是,阿里召开“遵义会议”,作出战略调整。同时,由时任COO的关明生主导大规模的撤站裁员。原来工号100以内的老员工被裁掉了一半。大裁员使阿里的运营成本立刻降了一半。但他们还没有找到盈利的办法。来自投资人的压力和外界质疑马云的声音不绝于耳。
就在阿里资金链即将断裂之时,又赶上了资本寒冬。阿里巴巴至此陷入自创业以来最危险的关头。然而,马云他再次发挥乐观坚强的性格(性格真的决定命运),鼓励团队说:“不管多苦多累,哪怕是半跪在地下也得跪在那儿。跪着过冬,就是你站不住了也得跪着,不要躺下,不要倒。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阿里巴巴2001年的口号是“活着”。他们大胆投入100万做“延安整风运动”,对员工统一思想,灌输价值观。开展“抗日军政大学”,帮助大批技术和销售出身的干部提升团队管理能力。以“南泥湾开荒”培养销售人员的观念、方法和技巧。正是通过这次成功的文(xiao)化(nao)“运动”,帮助阿里巴巴由“游击队”变成“正规军”。
同时,阿里巴巴在这个关键时刻确定了盈利模式和主打产品,组建销售团队,开始了“中国供应商”的销售大战。当年12月,阿里巴巴终于突破了收支平衡线,盈利了数万美元。2002年,阿里巴巴的口号是“为赚一块钱而努力”。同时,他们也的确冲出了烧钱岁月,迈出了实现赢利的第一步。2003年,互联网的春天来临,很快阿里巴巴再次获得了8200万美元的巨额战略投资,从B2B战略转型到C2C,并很快这一领域里称王。
马化腾:最痛苦的煎熬期 差点把QQ卖掉
马化腾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2000至2001年是他最痛苦的煎熬期。腾讯在2000年4月融到第一笔钱后,资本寒冬就开始了。寒冬期间,投资人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腾讯的两位股东盈科数码和IDG投完就有了退出计划。
盈科在2001年把股权卖给了南非传媒巨头MIH集团,IDG投完之后也一直忙着为腾讯找下家,并最终套现退出。因为没有预料到企鹅帝国日后的辉煌,决定早早退出,后来成为了IDG的三大痛之一。
不过要说最难受的,还是当事人马化腾。小马哥回忆说:“ 要说煎熬,我创业最煎熬的就是这段时间,我不喜欢这样的拖延。进入2001年,那时候纳斯达克已经快崩盘了。而IDG找过搜狐、新浪,他们对腾讯都没看得上眼。”
其实当时的情况是,腾讯拥有近亿级的用户量,却苦于没有收费渠道,才无法变现。但小马哥的苦恼很快就有人解决了。2000年底,中国移动推出“移动梦网”,通过手机代收费,然后与运营商八二分成。
腾讯心领神会,迅速开通收费会员业务,并推出了移动QQ业务。一时间,腾讯开启了和当初注册用户时一样疯狂的赚钱速度。2001年7月,腾讯达到了收支平衡,年底实现了1022万人民币的净利润。2004年6月,腾讯在香港主板上市,小马哥获得了更稳定的资本支持。
刘强东:寒冬让他一月白头 额前白发至今未黑
前段时间,京东因为进了“世界500强”和刘强东参加央视财经《对话》频道的惊人之语而再火一把。如今无限风光的京东,却曾差点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死掉。
2006年底,当时还是创业青年的刘强东得到与今日资本的合伙人徐新见面的机会。徐新发现刘强东虽出身草根却很有抱负,而且为人诚信,是匹“千里马”。于是主动从刘要求的200万美元追加到1000万,还为刘强东推荐了不少人才。依靠今日资本的这笔投资,京东的品类迅速延伸到数码相机、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
京东成长得快,钱也烧得快,一千万美金融资很快花完。到2008年10月想再融资时,赶上了金融危机。徐新回忆说,刘强东和助理半年见了40多个VC,所有人都说不,没人敢掏钱给一个不知何时能盈利的企业。京东的估值也一降再降,从2亿美元降到8000万美元。而此时京东如果再拿不到钱,只能去借年利息20%的过桥贷款,近乎去借高利贷。
刘强东被称为融资教主,7年融了20多亿美元。但在这段最艰难的时光,他也相信自己可能是拿不到钱了。回忆这段时光,刘强东表示最痛苦的不是财富丧失,而是对不起一直追随他的兄弟。那些人从一毕业就跟着他,已经跟了10年。如果京东倒下去,那他们这些年就白干了。想到这些,刘强东心里的痛苦难以言喻,以至于不到一个月的头发就白了,额前的一撮头发到现在也没能再变黑。
最后,还是投资人徐新带着今日资本追加了800万美元,另一机构投了1200万美元,帮助京东度过了难关(可见选对投资人是多么重要的事。丁磊和刘强东都是在徐新不离不弃和想方设法的帮助下,走出困境,走向成功的。徐新“内地富豪推手”绝不是浪得虚名)。
资本寒冬是创业者厉兵秣马的最好时机
所谓 “资本寒冬”其实是资本市场季节交替的必然规律。历史已经证明,每一次资本市场从发烧到退烧,起起落落中都会催生出大批伟大的创业者和公司。2000年第一次资本寒冬,大批创业公司倒下,挺过去的公司中有阿里巴巴、腾讯、360等。2008年金融危机,又一波创业公司死亡,活了下来却有京东和58同城等。即使此刻的“寒冬”,也依然有许多公司传来了融资的消息。
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每一天都是生死存亡,每一天也都有新的机会。那些真正做事情的创业者,那些得到资本认可的企业,那些有盈利能力或者已经被证明了商业价值的公司,即便当下处于寒冬困境,日后也势必会在市场回春变暖时占据稳固地位。而大部分除了补贴和烧钱,既无无过人之处又无造血能力的创业公司,最终破灭时,也不应该把责任推给 “资本寒冬”。真正的创业者,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思考怎么在商业世界的丛林中活下去才是正经事。
马云在阿里巴巴遭遇资本寒冬时,讲了一句名言:“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这轮“资本寒冬”,谁又会是留下来的英雄呢?
来源:投资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