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网络架构国际标准近期又取得重要进展!
8月底,在波兰召开的3GPP CT3/4小组联合会上,经过产业界众多公司的联合讨论,3GPP确定采纳TCP、HTTP/2、JSON、Restful、OpenAPI 3.0的组合为基础,对5G核心网协议进行标准化。
这是继今年5月中国移动牵头在3GPP确定SBA(Service-based Architecture)作为5G网络基础架构后,5G标准化的又一个非常关键的里程碑,标志着5G网络架构标准化进一步走向落地。这为3GPP按计划于2018年6月完成5G核心网一阶段标准打下了重要基础。
移动通信系统每一代架构的革新都有与之适应和配套的协议演进和革新。从2/3G到4G再到5G,一步步都在向着更加IT化、开放化的方向发展。5G协议的选择使得“互联网化”和“云化”的基因深深融入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正如3GPP规范中所说,新一代协议的设计将给5G网络带来诸多优点“采用Cloud-native及互联网技术、面向未来、实现快速部署、连续的集成和发布新的网络功能和服务、便于运营商自有或第三方业务开发。”
![](https://static.assets-stash.eet-china.com/optimized/3X/5/4/548f9c33cf7fd08d28d7d40833ee1453eded4442_1_800x266.jpg)
▲undefined核心网控制面协议逐代演进
5G SBA接口的标准涉及多个层次和方面的协议选择,即传输层、应用层、序列化方法、接口描述语言(IDL)、API设计方式。每个协议都有众多备选进入大家的视野。经过近两个月的分析、讨论、仿真、比较、筛选,3GPP最终确定采纳TCP、HTTP/2、JSON、OpenAPI 3.0、Restful的组合为基础,对5G核心网协议进行标准化。
![](https://static.assets-stash.eet-china.com/optimized/3X/8/3/83a6ce2cad9b480c80d395704e3436e442e1b183_1_800x241.jpg)
▲undefined5G核心网协议选择
高性能、灵活是移动通信系统设计的不懈追求。在本次协议选择尘埃落定的同时,3GPP也指出后续版本(Release 16)的协议将进一步考虑HTTP/2 承载于QUIC/UDP和采用二进制编码方法(如CBOR)作为协议进一步演进优化的可能性。
在本次协议选型中,中国移动作为报告人联合国内外产业界伙伴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估。引入新一代协议的共识反映了产业界对实现5G网络开放化、服务化的期望。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所黄振宁也在本次会上当选3GPP CT3副主席,将在后续5G协议进一步标准化中力求实现技术的复杂度及灵活性的平衡,继续为产业界积极贡献力量。
看完吓一跳,赶紧回忆一下LTE协议和接口…
![](https://static.assets-stash.eet-china.com/original/3X/c/2/c24a26e284307ef5b2500b24f6591fcd36d025d1.jpg)
▲LTE网络参考模型
![](https://static.assets-stash.eet-china.com/optimized/3X/4/8/48d22f2e59b06c0af28e9d190494d33f618312fd_1_479x800.jpg)
▲LTE接口和协议
![](https://static.assets-stash.eet-china.com/original/3X/e/0/e0c2b9eee36ad20ee232451957a22379c6c6092d.jpg)
▲LTE用户面协议栈
![](https://static.assets-stash.eet-china.com/original/3X/4/d/4d356a0d7b619ba4e7c1a0ed369367524fc35cb5.jpg)
▲LTE控制面协议栈
比较一下LTE EPC与5G核心网,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4G未完,5G已来,同志们,又得学习新技术了...
来源:中国移动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