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思总裁何庭波寄语新员工,谈到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谈到了消费类终端趋势,还谈到了新趋势下员工的职业规划问题。感觉圈内的新人老人多少都有这些方面的困惑,大家可以看看讨论下。
以下 enjoy~
以下是全部内容:
立足岗位,创造价值,华为因你而美好
——海思总裁何庭波寄语新员工
我毕业于北京邮电,1996年年初加入华为,大学学的是通信和半导体物理专业,从加入公司第一天起就是做芯片设计, 21年了。今天见到这么多新生力量加入华为,非常高兴。一些同事刚毕业加入华为,是第一份工作;也有很多同事,是职业的一次转轨;不管什么样的情况,刚加入华为都会带着一些问题,也想更多了解公司,我们一起看看有什么疑问,交流讨论一下。
问:我是来自2012实验室能力中心的新员工。我们知道现在人工智能(AI)已经很火爆,华为在这方面却动静很小,似乎有一些落后。华为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的战略是什么?2012实验室作为华为的预研部门,未来在人工智能方面有哪些具体研究?
何庭波:AI今年有非常大的热度,很多公司都在宣传自己的AI战略,AI这个潮流从整个技术产业界来说,它是一个GPT(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GPT指的是当一个技术出来之后,能够提升整个社会很多行业效率。人类历史上能够称为GPT的并不多,它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不是短的潮流,像前两年的AR、VR、3D打印等都火爆过,但都不是提高全行业效率的技术。所以现在全球各个行业对AI的期待非常大,几大互联网服务公司也是站在潮头上,有的做得非常好。
那么能不能说华为在AI上落后了呢?也不能这么说。我们注意到所有讲AI的公司,都是讲Cloud AI。应该来说,华为2017年9月发布的麒麟970是第一个将on-device AI带到市场,带给普通用户的技术。我们觉得AI只有更贴近用户的生活,或者终端用户侧的应用更有意义。华为是全球第一个让消费者手握AI,为我所用。所以on-device AI是我们最早带给市场的。麒麟970发布到现在也有2-3个月了,嵌入式AI,成为一个非常火热的大趋势,我们是从端侧的AI发力,不是落后。
关于未来的战略,一个好的商业策略和战略是需要提前准备的,像麒麟970,至少提前十八个月准备。我只能说人工智能,华为在商业、潮流和概念上都不会落后,我们会持续努力。
问:我是来自企业BG金融系统部的行业代表。我过去在金融领域,对技术有一点了解,但是和专业人士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未来的工作中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让自己在金融+科技方面跟上时代发展?
何庭波:金融系统部在华为的企业业务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他们应该很期待你的加入。你提到了职业规划,相信你加入华为本身就是很重要的职业规划,这对你自己也是很重要的转变,从金融行业到科技行业,你希望把这两个东西结合起来,就是给自己做路径选择和职业规划了。
来到华为,会遇到不同的人,他们和你不一样,这就是你的价值。他们对金融的了解没有你那么多,但是他们技术上比你经验丰富,你和新同事之间要相互交流学习,碰撞出火花,一起协作给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最终为客户创造价值。新的环境,新的伙伴,创造新的价值,这就是重新做职业选择的目的所在。
问:我是来自消费者BG的新员工。公司的非手机业务的融合产品线在不断扩张,比如PC、手表等。我们的一些友商也在扩张产品线,咱们是如何定位非手机业务的产品线的?
何庭波:我们的多个产品线,基本上技术基础和用户基础还是比较相似的。从表现来讲,任总也说了,华为要致力于将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企业,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我们的产品都在这个大范畴中。
友商在向商业新零售转型,原则上你家里需要的,他们都想提供,我们和他们还是有区别的,我们聚焦做出高质量好产品。
问:前期了解到华为公司比较排斥员工在离家近的岗位工作,您是怎么看的?
何庭波:从公司发展来说,公司不是特别鼓励员工一直呆在一个安逸的地方工作,尤其是对新员工。公司是全球化的公司,希望你可以适应全球性的工作。我们在全球有很多的site,希望大家可以流动起来。你可以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一下,如果人员不流动,就会产生板结,很难完成全球化的协同创造。
我最早加入华为是在深圳工作,做的第一颗芯片是光通信芯片,后来公司发展3G,公司认为无线很重要(1998年),当时无线团队在上海,我就一个人去了上海,在上海把无线芯片部建立起来、把3G无线网络芯片做起来。几年后,公司需要我去硅谷工作一段时间,我就在硅谷工作了两年,这让我看到了半导体设计的很多差距,后来海思积极吸引很多的全球人才,和我当时在硅谷的一段经历也有关系。个人认为这种变化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我个人的经验也供你参考。谢谢。
问:我是消费者BG荣耀产品线的新员工。您认为未来手机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子?华为目前已经从芯片开始做了,也在做自己的软件整合,华为这边的策略方案是什么?未来华为哪些举措保障自己的盈利能力?
何庭波:2017年消费者BG在公司是表现最亮眼的,不管是规模、利润还是声望的增长都非常快。你讲到竞争的问题,市场上的手机厂商谁会胜出,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战略,客户选择了谁,谁就胜出了。
我们在硬件上面做了不少垂直整合的工作,手机上modem、处理器、屏幕、memory、电池等硬件都很重要。我们很庆幸在硬件上做了麒麟芯片,控制了比较重要的东西,但是在硬件的控制力方面,华为不是最好的。
在差异化竞争力上我们做得比较好,因为屏幕、存储的差异化有限,处理器和软件反而是可以带来差异化。我们在EMUI面向客户上做了很多工作,我们的软件团队也在努力,我们自己有芯片,我们从底层开始调试,做很多的优化和努力,但在手机操作系统上确实还没有苹果公司做得好,无论是APP Store、iOS等,苹果的软件硬件协同能力,都是业界标杆。我们选择了安卓的生态,马上就摆脱这个生态是不现实的,我们就争取在安卓生态系统的协调上做到最好,目前是这样的状况。
关于盈利能力。在盈利能力上我们挺不错的,当然和三星、苹果还有数量级差距,但这恰恰说明我们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尤其是我们的高端品牌已经开始树立起来了,在欧洲很多市场也比较成功,未来3-5年我们还会比现在好很多,我们一起努力。
问:我来自供应链,近几年国内外的供应链,特别强调自动化应用到物流。回归到技术层面,有一些企业结合AI算法、硬件开发输出一些产品,企业获得相应利润回报,我想问华为在这些新的业务增长点,有想法或者考虑吗?
何庭波:目前制造和物流确实处在一个数字化转型的阶段,全行业都在变化。你刚才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向来看,无论是物流还是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华为有什么计划?至少有一个计划是肯定有的,提高内部效率。举个例子,2012实验室的能力中心给松山湖手机制造线做了很多智能制造的尝试和努力。一条手机生产线流下来,大概60多人,我们华为自己的智能制造线,加入了机器手、机器人、很多AI算法、视觉检测等手段之后,去年一条线就变成30多个人,智能制造线人少了很多,一致性比较好,质量提高了很多。物流方面,2012实验室也在做努力。这是我们在使能华为制造、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的努力。
从另一个角度,你刚才提到的新的机会点,我们要不要输出智能制造、物流,作为service 提供给别人,这个我不确定,是不是有价值还需要探讨,目前还没有这个战略。
问:我是来自中国区的一名新员工。我经历过以前公司的多次转型,个人如何在公司或者个人转型中做好调整?
何庭波:一个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重组转型。有的重组是比较消极被动的,一个公司在某一个行业里面,虽然这个行业很火,但是你因为战略等原因被挤出来了,你就被迫作调整,有时候转着转着都不知道往哪里转了,在这样一个战略和实现能力都左右摇摆不定的公司,大家是很痛苦的,所以会很难受。还有一种发展型转型,我们都知道做完3G要做4G,这种发展型转型是非常主动的,而且每一次转型你都是走在最前面。华为在转3G的时候,已经是全球性的玩家了,等到4G的时候我们就是重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等到5G我们已经是领导者了。这种转型是我们往前多走一步,是积极主动的。
总的来说,华为相信的是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是主动满足客户需求,迎战这种趋势。包括消费者BG刚刚做手机,但是我们向比我们有经验的友商学习,我们看到新生力量比我们强的部分,我们见贤思齐,调整战略,积极应对。华为核心价值观里面有一条叫“自我批判”,这是一种主动的精神。等外面否定你的时候你已经很被动了,当残酷的现实逼你调整的时候,你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从根上就是主动迎接变化,主动完成各种升级,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你要接受现实,主动去理解变化,迎战变化。自我批判和艰苦奋斗是迎战变化的利器。
问:我是来自终端做洞察的新员工。这两年我们看到终端数据增长比较大,但主要原因是我们的盘子小。我们知道华为是比较传统的公司,提倡工程师文化,从Marketing的玩法,包括产品设计角度来看,很难转变这种思维。这种情况下,当蛋糕足够大,我们的发展就会遇到瓶颈。从管理层的角度来看,您认为终端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何庭波:我可能代表的就是工程师文化,消费者洞察就是我的弱项。整体来说,华为首先不是一个2C的公司,虽然我们提倡“以客户为中心”,但是我们以前解决的更多是2B的问题,更多时候是用偏技术的方案完成客户的需求。在消费者业务领域,友商做得比我们好,比我们有效果,华为一直在学习,慢慢在变好。公司在营销理念、营销方式方法、产品定义上面可能还不是长板,欢迎你的加入,这是我觉得你可以带给公司价值的地方。
从另一个维度来说,你提到从根上做改变,我们知道,树大根深,每个公司会有自己的特点,抱着从根上改变的理念,你会发现在工作中不是那么容易合作的。像我们刚才说的,我代表华为的长处,你代表是我们的短处,像你这样优秀的同事来了,我们双轨驱动,我们既拥有技术,又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蛋糕其实还有好大的空间,我们共同把它做得更大。
问:我是来自财务部门应届生。华为提倡“火车头”文化,在你心中什么样的员工可以成为火车头?
何庭波:“火车头“是个比喻,指的是动力系统,你来公司不是搭车的,你是让公司前进的动力。现在的车都变了,我们都说动车,是动车体系,每一节都是动车,每节车厢都有动力,都是公司前进的动力系统。
问:目前技术发展比较快,当有革命性的技术出现的时候,各大公司都会主动出击,抢占先机。现在已经上升到了理论创新,据我了解,现在已经有大量企业署名发表的文章,但是很少看到华为公司发的理论创新的文章,公司在这方面有什么考虑?
何庭波:任总有篇文章叫《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并不在于发表多少文章了,华为是和全世界的科学家做朋友,一起合作,将合适的研究转化为产品、解决方案。但是研究院也鼓励做理论创新贡献,除了研究院亲自上阵外,华为还有很多其他方式,包括资助实验室、高校、教授等,我们尊重好的成果,非常愿意和他们合作。
问:我是来自账户管理部的一名新员工。我很认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但是我也很想知道,公司领导真的有认为公司在上下贯彻核心价值观吗?
何庭波:首先,关于核心价值观,从董事会任总开始,我们从内心是相信的,我们这些年在努力践行,我们是一个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公司,但是我们不是每个神经末梢都完美的,甚至不见得是美好的。
心声社区、天涯等论坛,关于华为的批评信息非常多,我们非常欢迎社会上的各种批判。华为本身就不是满分的一个公司,何况我们是一个18万人的集体,但我肯定我们相信并践行价值观,虽然我们没能做到100分,但我们明白标准在那里,我们努力去做得更好。
寄语:
各位新同事,对一些同事来说这是人生第一份工作,一些同事是面向2018年的新工作,希望在新工作中,大家能够打开心胸,学习理解华为的价值观和文化,到新岗位和同事们切磋学习,理解自己未来工作的挑战,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客户创造价值,让自己对自己很满意,家庭对我们很满意,华为因你们更美好。最后,祝你们在华为这个平台上工作开心!谢谢!
来源:飞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