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SpaceX 等前沿科技公司的创始人伊隆·马斯克在 Code Conference (Re/code 网站举办的科技峰会)上回答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观众席中的一个人问:「为什么马斯克认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而是由电脑精心编造模拟出来的?」而马斯克则展现了对这一概念的惊人熟悉。「关于模拟世界,我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这的确很疯狂」马斯克说道。马斯克提到了电子游戏发展的速度,他认为发展出一个「与现实无法区分开来」的模拟世界是不可避免的。他还总结道: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的概率只有「十亿分之一」。
看起来,马斯克已经被哲学家们所说的「模拟论点」(simulation argument)所说服了。这个论点由牛津大学的哲学家以及未来学家 Nick Bostrom 于 2003 年在他的论文中提出的。(去年纽约客专栏作家 Raffi Khatchadourian 还专门为 Bostrom 在杂志上做了相关概述 。)模拟论点的出发点是当今的科技趋势,例如虚拟现实的发展和对人脑的规划,还例如奥巴马的大脑计划(Brain Initiative)。
这个辩论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实际上是由我们的未来后代创造出的巨大电脑模拟之中的数字生物。多年以来,很多人都设想过这种情形,当然通常是他们抽嗨了之后。但是最近,一些哲学家、未来学家、科幻作家和对科技进步有着近乎宗教般热情的技术专家,都开始相信所谓「模拟论点」不仅是看起来有道理的,而且是必然的。
这个辩论基于两个假设;两者都可以被质疑,但都不是不合常理的。第一个假设是,通过用逻辑门(logic gate)代替大脑的神经元突触和神经递质,「意识」就可以在计算机中被模拟出来。(如果自我意识可以从一大块神经元中诞生,那么它也可能在硅胶里形成。)
第二个假设是,高等文明能够运用惊人数量的计算力。举个例子,Bostrom 假设在数千年之后,我们那些能在太空旅行的后代也许会利用纳米机器来把卫星或行星变成巨大的「行星计算机」。这说明一个高等文明也许会运用那种计算能力来运行一个「祖先模拟」——本质上就是一个高能版本的、为了研究进化史的模拟人生游戏。创造一个这样的模拟世界也许会让我们感到十分惊讶,但是 Bostrom 认为在未来会有上千个、甚至上百万个「祖先模拟」运行在一台计算机上。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模拟的人类意识的数量将会极大地超过非模拟意识的数量,那样的话,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模拟之内」的概率就要大大高于生活在「模拟之外」。
表面上来看,「模拟论点」与勒内·笛卡尔在十七世纪所作的一个论点有些类似:某处可能有一个无法察觉的「恶魔」塑造着我们所感知到的东西。但是,笛卡尔的论点本质上贯彻了怀疑主义:你怎么知道你不是生活在矩阵里?而模拟论点则是关于我们怎么去想象未来。在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未来学家和科幻作家都幻想过,某一天人类将运用科技来超越人类条件的极限,成为「后人类」(posthuman)。
他们设想这样一个时代:人类通过把他们的意识上传至计算机中、用人工智能放大或代替自己来避免死亡,通过描绘出物理学、生物学、工程学的未知边界来殖民其他的星球。在如今的世界中,逐渐显露的「后人类」未来的苗头已经出现了:计算机 Watson 赢得了《危险边缘》游戏;虚拟现实已经初具规模;一个研究团队已经在一个乐高玩具组成的身体中模拟出了蛔虫的神经系统;另外,马斯克将在九月份宣布殖民火星的具体计划。
从来没有过更容易的去幻想「后人类」未来的时候了——特别是对那些在前沿科技工作的人们来说。然而关于我们「活在一种时间环里」的这个想法让我们的梦想变得更加复杂。也许我们永远都不会到达那个「后人类」的阶段;在某个时候,科技发展会中断。也许我们的「后人类」后代们只是不想制造什么模拟(虽然从我们现今的兴趣来看,这个可能性很小)。或者有可能在我们学会如何去模拟自己之前,我们的种族就已经灭绝了。「也许我们应该对生活在一个模拟世界之中这件事充满希望,」马斯克总结道,因为「要么我们将要创造出与真实世界无法区分的模拟世界,要么我们的文明将在某一天终结。这就是我们现有的两种选择。」如果你希望人类可以在遥远的未来存活下去,在力量和知识上不断壮大,那么你必须接受一个可能性:今天的我们是被模拟出来。
我们也许正生活在一个模拟现实里,这个可能重不重要?对此我们应该抱有什么态度?艺术家和思想家们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结论。举个例子,作为一个「复制品」在模拟世界中生活的想法出现在了科幻作家 Greg Egan 的 1994 年的小说《排列城市》(Permutation City)里。这部作品幻想了模拟创造物的早期生活。主人公,一位叫 Paul Durham 的计算机科学家,变成了他自己养的一只几内亚猪,并把他自己的大脑扫描进一台计算机里来创造两个自己; 当原来的 Paul 还留在真实的世界里时,那个数字的他已经活在了模拟世界中,这有点像一个现代的电子游戏。当他站在他的模拟公寓里端详着一幅画时——博思的「人间乐园」(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 Paul 还不能完全忘记当他转身时,这个模拟世界将无法实现对这个动作的模拟,将其缩小成一个「单一的灰色长方形」来储存处理过程中的循环。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模拟的世界中,那么同样的事情可能也会发生。如果它知道我们的眼睛并没有在看某些地方,那么计算机为什么要去模拟宇宙中每一个的原子呢?模拟出来的人完全有理由为此感到多疑。
生活在模拟世界的这个概念里还有一些让我们伤感的地方:它存在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我们现在所有的成就已经被我们的后代所实现了,所以我们自己的成就所带来的兴奋感就会大打折扣。(大概是,他们认为看我们去为那些他们曾经克服或没克服的困难而努力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一种「迟来感」是《塔洛斯法则》(The Talos Principle,一部由克罗地亚的工作室 Croteam 制作的沉重但十分吸引人的电子游戏)的主题。
在游戏中,一种疾病在大规模爆发,并开始摧毁人类。在极力保存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绝望之中,人类工程师们建造了一个由自我编辑的计算机程序组成的小型模拟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程序会自我完善,而你在游戏中就是这些程序的后代——一个活在人类终结很久之后的充满意识的程序。走过那些人类文明的美丽残骸(希腊、埃及、哥特时代的欧洲)时,你看到了古代人类文字的片段——《失乐园》、埃及的《亡灵书》、康德、叔本华、电子邮件、博客文章——并好奇它们在讲些什么。这个游戏告诉我们模拟生活是不可逃避的「挽歌」。就算马斯克成功地殖民了火星,他也不是成功做这件事的第一个人。历史,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已经发生过了。
也许我们应该抱着一种不安的态度来看待这个转型时期——在这个奇怪的时代,我们的真实世界被新兴的、古怪的模拟生命体所打扰。在今年早些时候出版的非虚构社会科学作品《艾姆时代》(The Age of Em)里,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 Robin Hanson 描述了一个当研究者们还没有研发出人工智能的时代,但是他们已经学会了怎样把他们自己拷贝进计算机中,创造出所谓的「艾姆」,也就是仿真人。这些仿真人的数量很快超过了真实世界里的人。不像 Bostrom 那样假设我们的后代会因为好奇心而创造模拟世界,这本书的作者 Hanson 看到了模拟人类的商业案例:与其费力去寻找一个程序员团队,企业还可以雇佣一个聪明绝顶的艾姆,然后把她复制一百万次。一个有事业心的艾姆也许会欣然地复制自己,从而在同一时间完成多项工作;在她完成一项工作后,一个复制得出的艾姆可能会选择删除她自己,或者说「完结。」(一个想到自己将要被删除的艾姆不会问「我希望死去吗?,」Hanson 写道,因为其他的复制品会继续活着;她会问「我想要记住这一切吗?」)一个艾姆可能在一段假期之后被复制而出,所以不论她在什么时候进入模拟的办公室,她都是开心的,因为她有充足的休息,并且准备好了去工作。她也可能在一个比人脑更强大的计算机上运行,所以她思维的速度比正常人类快了上百万、甚至万亿倍。
Hanson 不认为这些艾姆们必需活着不快乐的生活中。相反,她们可以取得成功、坠入爱河、或者在她们那个充满竞争、灵活、高速的世界里找到满足自己东西。与此同时,在对这个不断加速和越加自制的艾姆经济投资中,真实人类开始退休了。许多人已经想象过了这样一个画面:科技将让人们从工作的劳累中重获自由;如果 Hanson 是正确的,那个自由将在人类的「虚拟化」中成为现实。
我们也有可能在这个模拟世界的设想中找到一些神学的暗示。在一本 2014 年出版的《你的数字来生》(Your Digital Afterlives)中,哲学家 Eric Steinhart 探索了模拟论点和不同宗教、神学思想学派的相似之处。Steinhart 关注的是嵌套模拟(nested simulation)的可能性。如果我们在自己的模拟宇宙中实现「后人类」,他们也许会模拟自己的「后后人类」,然后他们会继续模拟下一级人类,一直循环下去。与其同时,模拟科技到头来会迫使我们去接受一件事:我们自己也有可能生活在一个模拟世界里。因此,现实有可能由大量的嵌套模拟而组成。
在这个可能性中,Steinhart 看到了一个无限的、数字版本的「存在锁链」(the Great Chain of Being)。当我们彻底完善了模拟科技,他设想道,我们可能已经实现了伦理成熟,并且会关心那些我们模拟的人们了;我们甚至会让他们「晋升」到我们的模拟世界中,让他们能够开始这段无休止的「耶稣从复活到升天」的过程。「来生」也许会成为一个无尽的通往更高等级模拟世界的旅程。( Bostrom 在他的论文原文中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如果这些嵌套模拟的计算成本太高,模拟这个世界的计算机可能就会直接「卡死退出」。这将会在模拟世界中造成世界末日。)
模拟论点从某些部分上来看十分吸引人,因为它让无神论者有了谈论精神性的余地。我们只活在现实的一部分之中,而所谓现实永远无法被我们触及;这个想法着实让我们心生敬畏。谁是我们这个模拟世界的创造者?相同的问题也可以用在「上帝」上:为什么我们世界的创造者决定为世界加入邪恶和痛苦?(他们能够改变偏好设置吗?)真实的、非模拟的世界从何而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模拟论点是一则思辨的、有点宗教意义的唯物主义寓言。当然,模拟论点中没有教皇的神圣。模拟之外的人不是神明——他们就是我们自己。
如果将其看作一则寓言的话,模拟论点本质上又是讽刺的。最终,这是一个关于极限的故事。一方面,我们通过创造自己的世界来最大化人类的潜能;在另一方面,这么做之后,我们确认了想要了解我们这个宇宙的真相是不可能的。卓越成就谦逊。最后,当如神般的野心被实现时,宇宙就变得更加难以理解了。
本文由机器之心编译出品,原文来自New Yorker,作者Joshua Roth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