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本就是一个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基本也就公式化了。我个人来说,每天早上5:50起床,6:20出发,晚上早点的话20点左右能到家,晚点的话就得要21点、22点以后才能到家了。然后炒菜吃饭,冲凉、洗衣睡觉。周日如果不被临时叫去加班的话,就可以稍稍睡个懒觉,然后打扫卫生,购物(主要准备一周的蔬菜、粮油等生活用品)等。
   晚上回家早的话,一家人还可以聚在一起吃个晚餐,顺便简单问几句学习情况。如果回家晚了的话,小孩已经自己想办法吃了晚饭睡觉了(怎么吃的我也无法关心得到了),因为他们7点多要到校上早读课,6点就得准时出发了。因此,除了每天早上按时拿早餐和午餐的生活费之外,学习、生活什么的基本上是没办法去关注了,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上,也就只能是成为被批斗的那帮“不负责任的家长”了,真真十分地惭愧和无奈啊!
  下面来谈谈关于公司的“微创新”提案建议
  一、        产品领域
  1、        新产品的探索布局方面,不宜看见什么产品都要去弄过来尝试一下,而应该结合公司的擅长方面和能够投入的人力、资金额度,综合选择几个成功率高的重点项目。
  2、        新产品要有充分投资风险评估,避免因为资金投入太大半途而废,或者产品出来后却打不开市场而造成重大损失。
  3、        充分的市场调研,再结合公司的综合实力规划产品定位,例如移动健康产品,如果坚持普通家庭、诊所、社区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定位:
目前这一市场尚属空白,需求发展空间极大,只要我们能开发出功能实用、价格亲民、操作简便的产品来,销量很快就会上去,再逐步培养我们自己的品牌,即可很快让公司名气、营销同步成长壮大起来,后续再根据发展情况适当发展专业性强的高端产品。
  而如果一来就要上一个所谓“高、大、上”的产品,第一我们刚跨入这个行业,没有这个技术沉淀,也没有相应的技术团队,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难题,资金投入风险加大,开发周期也就会相当长。再则,就算产品终于出来了,我们在这个行业既没名气,更没影响力,拿什么跟那些在这个行业里侵淫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牌厂家PK? 我们销售给谁?人家专业行业(比如医院))凭什么一定会选择购买我们的产品?
  而且这些专业性极强的产品,只能是一些专业行业使用,不是消费品那么大的销量,该产品用量小,换代周期很长。假如我们投入了数百万资金,最终却只卖出去几百上千台的话,那我们做这样的产品经济效益体现在哪里?
  4、        新产品项目组,成员组成应该是与项目工作息息相关,对项目完全认可,并愿意全身心投入该项目工作的团队。(如果一些根本就不认可项目,也并没参与具体做事,仅仅是被指派而挂一个虚名,反而时常在下面说什么“我根本就不看好你那个项目/你那个就是搞着玩玩根本就搞不起来的/如果不是老板非要我过问你那个玩意,我才不愿理你那个的”等等,不但对项目未能起到什么帮助和促进,反而对具体做事的人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5、        新项目的研发模式不能按照传统的产品批量生产模式照搬。我们传统的产品做了多年,量大。方案商、供应商都很买账,也通常会提供很多的优惠条件和便利支持。而对于跨行业的新产品,我们仅仅只是一个尚未入门的学生,如果还是按照那种非常强势的牛叉心态去打交道,往往就会被人家断然拒绝,甚至不再理睬我们了。
  二、        制度流程
  1、        公司内部运作程序在保证清晰明了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要简化,否则将极大降低公司的竞争力。例如,其他公司客户下单后一般15天内可以交货,甚至更短,而我们有时候内部仅仅跑完一个下单流程就要花费5、6天甚至更多。
     再例如,从公司仓库借一台样机急用,一般来说15分钟的事情了,可我们从部门经理、总经理、老板娘、老板、仓库主管、厂长、财务、保安等多个环节签字跑下来,最快也要几个小时了,最怕的是某个环节当事人有事外出不在岗位,就会卡壳停在那里了。我们最终应该是要讲究结果导向,而不仅仅只是某种繁琐的形式上。
  2、        整个公司内部都必须要按照流程真正的流动起来。一件事情每流到哪个环节,相应环节的人员就应该立马主动负责处理好,然后再移交给下一个环节。而不应该是需要靠源头来一个一个地不停跟催,造成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很忙”,而进展却都很缓慢!只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铁路警察各自管好你自己那一段,才可能简洁高效。因此,我们公司曾经津津乐道的“保姆式服务”是到了应该彻底废除的时候了!
  3、        任何的岗位在任何的工作时间内,都必须要有人(或者岗位代理人)处理相关事情。不然明明是一件很紧急的事情,却因为一个签字、一个盖章等等而严重拖延进度,尤其是对外的事项,一次两次还可以协商通融,次数多了人家也会不赖烦,也会要求坚持他们的制度原则了。
  4、        绩效考评势在必行。将以前的那种某项事情没按时完成,最后还理直气壮的问“你怎么没有不停地跟催到位” ?转变成“某某没有按照回复的时间完成,应该某某负责”的绩效考核评分及异常反馈记录,才能更有效的激发各环节相关人员积极、自觉、主动地去完成自己的计划工作。
  5、        研发物料的采购需要及时到位,不适合按照批量成本控制思维。例如,原计划要做10套样机发给重要的A\B两客户的,但B客户可能暂时不急,要两个月后才需要,我们为了降低库存成本,就只先采购5套物料回来制作,表面看起来我们是降低了几百元的库存,可是,因为元件偏门、包装量少、工艺制程等多种原因,后续再购买5套样品时,可能就需要延长交货周期甚至没有货可交了。结果,造成的损失早就远远不止那几百元的库存货款了。
   

  • 1、您在生活中也有遇到过类似的无奈;
  • 2、您的公司也会有部分的类似问题存在;
  • 3、以上问题在您身边都没有。

  0投票者
最多选择 3 个选项
投票是公开的。


  [url=]现在投票![/url][url=]显示结果[/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