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变“红”
2017年5月,魅族进行了一轮战略调整,划分成魅族、魅蓝和Flyme三大事业部,其中李楠掌管的魅蓝从魅族独立出去。意图不无明显,定位千元机市场的魅蓝曾经挽救魅族于危难之中,将子品牌独立出来,既给到了更大的自主权,同时也避免影响母品牌的定位和战略布局、品牌形象。
短短一年后,魅族再次做出人事调整,李楠担任销售中心CSO,魅蓝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最终以失败收场。
早在2013年,华为、荣耀分开运作,其中华为主打高端品牌,荣耀主打互联网品牌。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末,荣耀举行的2018周年庆暨荣耀V20新品发布会,除了发布V20手机新品外,荣耀品牌升级同样是外界重磅关注的焦点。根据发布会内容来看,荣耀宣布通过树立新使命、更换视觉形象、建立“荣耀青年派”社群平台等系列组合拳,启动重大品牌升级。
在过去几年中,手机品牌的拆分或独立现象不断,此举无异于为了增强品牌定位、战略布局和品牌形象的树立。进,可推动独立品牌的良性发展,按照不同的市场定位和服务人群抢占市场,充分发挥战略布局;退,可减少子品牌与母品牌之间的内在竞争和品牌影响,尽量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悲惨下场。
紧接着,1月3日,小米官方海报预告,“全新独立品牌红米Redmi发布会,1月10日!国际范的红米Redmi正式登场”。这意味着,小米旗下红米手机品牌将独立运营。对此雷军解释称,拆分红米是考虑到各自不同方向的发展需求,红米Redmi专注极致性价比主攻电商市场,而小米则专注中高端市场和新零售。
基于前面魅族和华为的案例,有不少人进行对比揣测。当然,小米不会是第二个魅族,无论从品牌实力和品牌拆分的目的上,小米注定不会走魅族的老路,再联系到小米投资黑鲨手机、在印度推出POCO、不久前和美图联姻,销量可能仍是小米战略调整的主要考量因素,细分市场的份额不愿错过,低端市场的版图更不容错失。
显然,小米不会是第二个魅族。而此时外界猜测最多的则是小米此举是有意对标荣耀。
对此,华为回应称,荣耀正式启动全新的品牌升级。如果友商愿意跟随,非常欢迎。但是荣耀与小米的竞争早就已经结束了,无论是整体销量,还是中高端产品线的市场表现,荣耀早就已经遥遥领先。
竞争是否已经结束暂且不论,毕竟也只是华为一家之言,我们把重点回到小米,谈到小米手机,更多人会把“性价比”这个词和它联系到一起,的确,小米在起步阶段对于产品的策略的确有着极强的“性价比”属性,第一代小米手机于2011年10月发布,号称“为发烧而生”的小米手机,在更新到第二代时一炮而红,特别是小米2S被认为是小米性价比的经典之作。彼时的雷军并没有满足于小米系列手机的单款打法,瞄上了千元档位,2013年7月小米推出首款红米手机,售价799元。
也正因为小米千元低价红米系列的推出,一定程度上洗牌了中国的山寨手机。另一方面,也从整体上改掉了小米的品牌调性,追求性价比伴随着的还有低价标签。红米的价值,正是使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高配置、高颜值的手机,这也是红米可以洗牌山寨手机市场的根本。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手机市场一直处于“销量论英雄”的时代,红米也在这个背景下成为小米提振销量的生力军,并逐渐成为小米销量中的大头(销售额达总销售额的80%)。在小米财报中,尽管小米在有意规避小米和红米的销量占比,1052元的平均售价却让雷军“站稳中高端”市场的言论多了几丝自吹自擂的味道。
但随着中国手机企业的整体水平提升,在资本和市场的双向交互下,小米早已经不是原有的那个小米,为了更好的将小米企业的价值最大化,雷军开始了品牌维度的双向拓展。
小米进军中高端市场的野心不无端倪,2016年是中国手机市场的分水岭,千元市场的价格战还在继续,头部品牌们则开始冲击高端市场,彼时就有人将红米视为小米在中高端市场失利的绊脚石。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记得,红米品牌诞生的初衷正是为了避免小米品牌变Low,如今看来,结果却有些在预料之外,红米身上有着明显的小米标签,加上红米系列产品的热销直接影响了用户对小米的主观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