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采购做了好些年了,过去的几份工作都是熟人介绍来介绍去,讲好福利待遇就直接报道,没操过啥心。这一晃也做了十几年了。现在在职的这家公司也待了快三年了,行业前十的上市公司,只能说甚是安逸吧。
上周,前合作伙伴(曾经的供应商)把我推荐给他附近的客户公司,也是同行业的,约好见面聊聊,听说是准备招个采购负责人。这么多年都没有正式面试过了,虽然都是同一个行业,但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准备好(毕竟太久没有面试的实战经验了),内心还是有些忐忑,连去聊什么职位都没太具体问过。
临行前特意把《关键对话》这本书翻了好几遍。可真过去了,架不住总经理助理和总经理的轮番面试,还是漏洞百出,虽然负责内容与自己理想的平台不一样,来之前也有作好心理准备,抱着多认识几个圈内朋友的心态过去的,就算面试过了自己不一定会去,但也架不住面试的MM们直接放弃,来一句不合适。
出了大门,心里虽有一丝失落(毕竟离家近,直线距离1KM),但更多的是快速反思自己面试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地方,也特意写出来,希望对所有采购朋友们有所启发。
01
基础篇——避免重复提供简历
不管是朋友介绍还是自己找工作,都少不了要准备简历,一份好的简历很有可能就是一块敲门石。所以,我们在发简历的时候,一般都会慎重,修改再修改。如果你想面试的岗位变了,你也会主动修改简历。但切忌,在发送之前确认一遍自己之前是否曾经投递过简历。比如,你之前想面试采购员,提供的工作内容描述会侧重描写与采购员工作相关;如果你现在想面试采购主管,提供的工作内容描述上可能会侧重在管理方面,因为,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同一个岗位或者同一家公司从事过多种岗位,不可能短短几句就能把所做工作全部列上去,所以,侧重点在于你是想申请什么岗位。
02
基础篇——明确知道需面试的岗位
有人说,哪有这么傻的,去面试肯定知道自己要面试什么岗位啊,可就是因为没走正常程序,我就犯了这个错误。这家公司在行业内还是挺有知名度的,朋友一介绍,太心急,与采购岗位相关的工作,我想先聊起来再看,所以与对方总经理取得联系后仅仅是约了见面,并没有具体与对方明确是需求什么岗位。结果,到了现场,总经理助理第一句话就问我:“你是来面试采购经理岗位的吧?”我赶紧解释是朋友介绍 ,先来与张总(总经理)互相认识一下,具体还不太清楚是什么岗位。可实际从他们的话语中,已经按照采购经理的要求在开始面试我了,而我却还没有作好这个准备。超出了我的心理预料,来不及反应,我展示的是A面,他想看的是B面,结果,肯定不如人意。
03
关键时刻——作为采购,谈薪资更要巧妙
如果你与对方面试的过程中,还不清楚自己的岗位、双方还没有互相深入了解所需岗位的专业要求是否相符时,不要贸然提前告诉对方自己目前的薪资,哪怕是对方主动问起,最好反问出去或转到其它话题上。对被面试者来说,在什么都不清楚的前提下,先将自己的底牌亮出,那么一开始你就输了。如果面试官对你流露出很感兴趣的样子,你更不能得意忘形,而是要更加拿捏好谈薪资的尺度与分寸,要让人觉得你自信之余还很谦虚;
如果被问到敏感话题,从公司及实际的角度正常回答便是,遮遮掩掩反而会让面试者心理不舒服。
当然不排除有厉害的HR,有公开的定岗定薪的文件,面试什么岗位,就是什么薪资,HR可以根据具体面试情况把握上下浮动。但这类公司,姐还没碰到,姐只是很遥远地听说过。
04
甭管平时多能砍价,面试时适时关上你的嘴巴
可能我骨子里还是很爱自己从事的这个行业。从业十几年,行业的公司新闻、人员变故听闻不少,被对方一提起来,话匣子就打开了。 虽然不愿意在背后议论人,但也说了好多大实话,讲完自己才觉得,哎,姜还是老的辣,自己又掉坑了。所以,只聊与你目的有关的话题,切勿延伸的过远,如果面试过程中对方对于你所阐述的问题有很明显的心不在焉或疲态时,要马上刹住话题,不要再滔滔不绝,而要将话语的主动权交还到面试者的手上。
曾经想,做生意能否就是做生意,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勾心斗脚,让自己做个坦诚真实的甲方,但甩甩头,做采购这行,坦诚真实能活得了吗?像宫廷剧的人物一样,绝对活不过第二集。面试也是一样,你的言行举止,都透露着你的生活经历。
05
扔掉催货的脾气,捡起面试的礼仪
做采购的伙伴,很多时候,习惯了吆五喝六的;很多时候,做着做着脾气就出来了。有人说,甭管以前脾气再好的人, 在做了采购以后,已经没脸没皮了,有的就是黑眼圈、肥胖、失眠,抓狂的心都有,哪来的好脸色。
但甭管你多大脾气,面试时,你仍旧需要弯腰捡起你好久不见的礼仪和对对方百分百的尊重,比如:准时到达、着装整齐、时刻保持笑容等等。进门时主动打招呼,如果是对方主动约自己面谈,一定要感谢对方给自己这样一个机会;
善用礼貌用语:您好、感谢您的赏识、抱歉占用您宝贵的时间、希望下次有机会再见面、谢谢、再见等等。毕竟,礼多人不怪,相信,谁都不会讨厌一个文明礼仪人。但如何讲的自然,还需要在日常下功夫。
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做采购不易,有好的机遇更不易。当机会来临,我们需要全力以赴,抓住每一个瞬间,才能让自己在未来少些遗憾!
作者简介:陈艳玲,从事采购工作十余年,曾任职于多家新能源企业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岗位,追求多元化发展,自律达人,写作爱好者, 终身成长者!
来源:采购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