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上来说,IGBT就是一个由晶体管实现的电路开关。当其导通时,可以承受几十到几百安培量级的电流;当其关断时,可以承受几百至几千伏特的电压。
家里的电灯开关是用按钮控制的。IGBT作为晶体管的一种,它不用机械按钮,而是由别的电路来控制的。具体点说,IGBT的简化模型有3个接口,有两个(集电极、发射极)接在强电电路上,还有一个接收控制电信号,叫作门极。给门极一个高电平信号,开关(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就通了;再给低电平信号,开关就断了。给门级发出控制指令的电路称为控制电路,你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计算机”,只不过实际用的“计算机”通常是单片机或者是叫作DSP的微处理器,擅长处理数字信号,比较小巧,甚至对于一些很基本的应用,可能靠一些简单的芯片和电路就可以实现控制,无需编程。但要注意的是,门级所谓数字信号的电压也需要10到20伏特,所以在控制电路和IGBT之间还需要一个小的“驱动电路”来进行信号的转换。
这种可以用数字信号控制的强电开关还有很多种。作为其中的一员,IGBT的特点是,在它这个电流电压等级下,它支持的开关速度是最高的,一秒钟可以开关近万次。换言之,IGBT开关频率可以达到10kHz级别。GTO以前也用在轨道交通列车上,但是GTO开关速度低,所以现在只有在最大电压电流超过IGBT承受范围的场合才使用。IGCT本质上也是GTO,不过结构做了优化,其开关速度和最大电压电流都介于GTO和IGBT之间。另一方面,比IGBT开关速度更快的是大功率MOSFET,但其支持的最大电压电流均小于IGBT。
要这么快的开关干什么用?常见的强电只有50Hz的交流电,变压器能变它的电压,但是不能改变它的频率,更不能把它变成直流;另一方面,光伏电站发出的直流电,也无法转换为交流。而利用IGBT这种开关,人们可以设计出一类电路,通过控制IGBT,把电源侧的交流电变成给定电压的直流电,或是把各种电变成所需频率的交流电。这类电路统称电力电子电路,由电力电子电路做成的设备称为变换器。特别的,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电路叫做整流器,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叫做逆变器,而直流变直流的电路其实是花样最多的,一般直接称为变换器。
怎么实现的?需要讲一下PWM(脉宽调制)的概念。这个道理可以用照明灯接触不良时快速闪烁来类比。闪烁的灯看起来没有正常的灯亮,这是因为闪烁的灯亮0.1秒,又灭0.1秒,总共0.2秒的时间内它只发出了正常灯0.1秒的光能,所以显得暗。功率电路的本质是传输电能,所以也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如果用电器前0.2秒接了300V的电压,后0.1秒接了0V的电压,那在0.3秒内,它就等效于用电器两端始终接着200V的电压。我们管这个只持续0.2秒的300V电压叫脉冲,通过改变脉冲在0.3秒内占据的时间(也就是脉宽),就可以实现等效电压在这个时刻内成为0~300V内的任何一个值,所谓的脉宽调制一词就是这么来的。电压一高一低变化的总时间越短,从宏观上看电压越接近等效电压。
通过较高电压直流电和PWM方法,得到任意较低电压直流电的示意图
通过直流电和PWM方法,得到不同电压、不同频率交流电的示意图如果你仔细看了上一段的说明,你会发现实现这个功能需要至少两个开关,一个接在用电器和300V之间,一个接在用电器和0V之间。两个开关交替导通才可以实现PWM,这和家里的电灯只有一个开关是不太一样的。当然,在很多应用中,可以将其中一个开关替换为二极管,另外一个开关的通断可以自动控制二极管的通断。
总之,我现在有了电压、频率都受我控制的强电了。这个强电就可以用来驱动高铁的电机。现在高铁使用的都是交流电机,它结构简单且省电,但是转速很难调整。好在它的转速和输入交流电源的频率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就可以用使用IGBT的变换器搞出电压、频率受控的强电,来灵活控制电机的转速。反映到高铁上,就是高铁列车的车速。这就是所谓的变压变频控制(VVVF)。
除了高铁,像电动汽车、变频空调、风力发电机等很多用到交流电机的场合,都用得到IGBT及配套的这类电路来控制电机。光伏发电、电力储能等领域,主要用IGBT进行交流电、直流电之间的转换。
——————
第二部分:IGBT器件
IGBT的特点可以从其全称中了解一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所谓绝缘栅,是指IGBT与MOSFET类似,作为控制的门级和功率电路部分是绝缘的,之间没有通过导体或半导体电气连接。门级只要出现一定的电压,在半导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电场,就可以实现IGBT的导通。
有了绝缘栅,在开关时,只需要在IGBT切换状态的瞬时间内给门级注入/抽取一点能量,改变内部电场,就可以改变IGBT的工作状态。这个过程很容易做的非常快速,这也是IGBT、功率MOSFET的最大开关速度较高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普通的三极管(BJT)中,控制极需要有持续的电流才能维持导通,而且当主功率电路中的电流较大时,这个电流也必须相应地变得比较大才能支持这样的电流。
所谓双极,是指IGBT导通时,半导体内的电子和空穴两种粒子都参与电流传导。就像教科书里二极管导通时电压总是0.7V一样,利用电导调制现象,IGBT导通时的电压相对于大电流不敏感。相比之下,功率MOSFET作为单极器件,其导通时类似一个小电阻,小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呈线性关系,因此当电流超过一定程度时,功率MOSFET上消耗的电能(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就太大了,限制了MOSFET的最大电流。另一方面,减小MOSFET中小电阻的努力会希望MOSFET的两个功率极不要相隔太远,但这也制约了MOSFET承受电压的能力。
所谓晶体管,其与GTO等晶闸管有一定的区别。晶闸管的内部结构类似于两个晶体管,依靠这两个晶体管之间相互放大,实现了IGBT等晶体管难以实现的超大电流的传导。但其问题在于关断器件时,需要抽取很大的电流,让两个晶体管退出相互放大的状态。这一过程需要的瞬时功率大,速度也比较慢,所以关断晶闸管的过程会损失比较多的能量。这也是为什么GTO支持的开关频率会明显小于IGBT。
IGBT结构示意图,可简化为一个PNP型三极管和一个N-MOSFET的组合IGBT的结构可简化视为一个PNP型三极管和一个N-MOSFET的组合。门及信号直接控制MOSFET的通断,当MOSFET导通时,会持续向PNP型三极管的基极抽取电流,实现PNP三极管的导通。当MOSFET关断时,会掐断这一电流,从而关断PNP三极管。
IGBT是非常成功的电力电子器件之一。当然,被IGBT一定程度取代的GTO也很成功,至今在电网级别的应用中还很广泛。相比之下,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器件都成为了历史中的过客。不过,近年宽禁带半导体器件技术取得了不少突破,其中碳化硅(SiC)材料耐压、耐温更高,因此用碳化硅做成的MOSFET就可以直接媲美IGBT的电压、电流承载能力,而无需再使用更为复杂的IGBT结构。在电动汽车、轨道交通领域,商品化的基于SiC-MOSFET的变换器已经投入市场了。当然,理论上碳化硅材料和IGBT结构也是可以结合的,其电压、电流也会上升一个等级,或有望挤占目前硅基GTO的市场。
————
题主问了两个问题。虽然是从高铁出发,但是IGBT在新能源车上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我来分别回答一下这两个问题。
IGBT到底是个撒?
英文全称为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这一长串英文单词,是不是好像除了一个Gate其他都不太好认?
你可以把他,当做是一种电路的开关,一种可以人为精确控制的电路开关,并且开和关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上万次。从外观上看,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光看这个外观,肯定不够解释这到底是个啥。这个动画视频,用三分钟说清了IGBT的具体原理。
至于为什么我们需要有这样功能的开关,可以拉到文末看第二部分——
三分钟看懂 IGBT原理动画解析
不点开视频的话,你也可以通过下面的文字了解——
IGBT的雏形是二极管,下面我们由浅及深,逐步介绍IGBT有趣的工作原理。
1 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二极管由半导体材料比如硅Si制造出来,Si的价电子层有四个电子,会跟相邻的四个Si原子形成共价健。电流的传导需要自由电子,而共价键比较稳定,几乎没有多余电子。怎么办呢?科学家想出一个办法——掺杂。比如用价电子为5的磷P置换Si,自由电子产生了。
掺杂P后,多出一个绿色的就是自由电子光有电子没有用,半导体需要用价电子为3的硼B置换另一块Si,空穴产生了。就这样,萝卜和坑都有了。
掺杂B后,缺失了一个电子,就是所谓的“空穴”前者被称为N型半导体,后者被称为P型半导体。将N型和P型半导体拼在一起,二极管就诞生了。在两种半导体的交界线,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交界处的空穴和电子,在相互吸引下,“牵手”成功。
同时因为电子的离开,会使N部分边缘轻微带正电。相反,P部分边缘带负电。产生的内电场(又称势垒)会阻止任何一个电子进一步迁移。因此断电状态下,二极管内是没有电流的。
下面,我们给二极管接上电源。此时电源吸引电子和空穴到两个极端,无法有电流产生,也就是电路断开。
如果反转电源,又会发生什么?
假设电源有足够电压,能够克服内电场的阻挡,电子会越过势垒,跳到P型的空穴里,并逐渐移动到外部电路,即电路接通。此时外部电压也被称为二极管的正向偏压。
这种材料存在导通和不导通两种状态,而且可以人为控制,所以被成为“半导体。”接下来,难度有所升级哦。
2、MOSFET的工作原理
MOSFET,又简称MOS管,金属(metal)、氧化物(oxide)、半导体(semiconductor)场效应晶体管,有NPN型和PNP型。我们以NPN型为例,看看电路是如何接通和断开的。
和二极管相同,MOS管的N部分、P部分交界处也会产生内电场,阻止电子扩散,此时没有电流。
下面我们接通电源,底部N部分电子向正极移动,空穴向相反方向移动,底部N与P交界处内电场持续增大,即电路断开。反向接通电源,也是如此,在上端的N型半导体与P型半导体交界处,内电场增大,电路依旧处于断开状态。那么,怎么才能让电路接通呢?
MOSFET的剖面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这个结构无论正反接电压,都无法使电路导通
工程师在P部分上方加入金属板和绝缘板,又称为栅级。
源极与漏极电压不变,栅源加正电压。栅极将P部分电子吸引到绝缘板附近,空穴被填充,此处电位逐渐变化到和两旁N部分相同,于是一条通道打开了。
之后电子在源极、漏极电压驱动下运动,产生电流,电路接通。
如果降低栅极电压,通道关闭,电路也就断开了。升高栅极电压,电路接通;降低栅极电压,电路断开。
栅极的存在,使得MOS管只需要很小的驱动功率和很低的电压,就可以控制大功率大电压的电路。而且可以实现很快的速度。我们理想中的开关管已经产生了。
3、 IGBT的区别
其实IGBT的结构和MOS管非常接近,只是有时候,MOSFET支持的电压还不够高,电流还不够大。电压乘以电流等于功率,也就是MOSFET控制的电路,功率还不够高。此时需要背面增加N+和P+层。
这就是IGBT的剖面(原理)图“+”意味着更高的自由电子或者空穴密度。从而IGBT在保留MOS管优点的同时,增加了载流能力和抗压能力。
这样,IGBT就可以承担新能源车上交直流转换、高低压转换的繁重而精确的工作了。
第二个问题,IGBT在哪里有应用?
交流电和直流电各有优势,交流电适合发电站发电,且可以通过电磁感应简单地变换电压;直流电则适合使用化学电池储存。但在半导体功率开关诞生之前,两者之间无法自由且高效地互相转换。所以在爱迪生和特斯拉的时代,两位科学巨人在道路选择的问题上发生了很大的分歧。
自从有了诸如IGBT的功率半导体开关,人们就能通过PWM脉宽调制的方式,配合一定的简单电路,让电能在交流和直流之间自由转换,并且控制交直流的电压,以及交流电的频率——关键效率还很高,不会损失很多能量。
如果你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下面我的这篇文章和视频,应该可以让你三分钟快速了解。
绿芯君:把直男掰弯需要几步?视频解析直流电如何变成交流电zhuanlan.zhihu.com
文中为了便于理解,举例的是最简单的单相桥式电路。工程师使用更复杂的三相桥式电路,还可以任意控制三相交流电的每相相位,从而实现对于使用交流电的电机,进行精确控制。
生活中的许多场合都会用到功率半导体开关——从手机充电器、到微波炉、变频空调/冰箱等家电,到新能源汽车、高铁,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变电站,甚至有可能应用在航母的电磁弹射等。
作为功率半导体开关中,效率与控制精度较高的一类,IGBT的制造工艺更为复杂,耐压程度更高,成本也会相对较高。所以一般都应用在相对比较高级、能够承担更高成本的场合——
- 比如对控制精度要求很高、输出实时变化的新能源车上的电机控制器、充电器;
- 对耐压和输出精度都要求较高的高铁电机控制器;
- 对耐压要求很高的变电站升降压电路等场合。
至于更一般的场合,一般会用成本更低的MOSFET管、晶闸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