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之前郭台铭怒撕三星,不断货就抬高1倍面板价格吗?现在剧情又有了新的发展: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三星选择状告三家供应链厂商赔偿4.29亿美元。据悉,这三家中包括了鸿海夏普公司。
  而这三家中另外一家公司,日本电子零件商社黑田电气(Kuroda Electric、7517.JP)于2017年1月19日发布新闻稿宣布,南韩三星电子以电视用面板被中断供应、因而蒙受损失为由,于2016年12月22日向位于美国纽约州的国际商会(ICC)声请仲裁。
  黑田电气表示,该公司原先供应液晶面板厂制造的电视面板给三星,不过因该面板厂突然停止供应面板给三星,导致三星因此蒙受损失。故以包含黑田电气在内的3家供应商为对象申请仲裁。
  
  老郭哭了
  2017年1月12日,本以为能成功打压三星的郭台铭却收到了这样一条消息:LG Display倾向对三星伸出援手,希望化解三星遭夏普断货之危。郭台铭抗韩的原因非常简单,鸿海收购夏普以后,轻松解决了日本厂商的通病——产能不足。然而韩国厂商掌握了大尺寸和小尺寸OLED的生产专利,如果能通过断货来得到专利交叉许可自然最好不过,即便不能至少也可以拉低韩国厂商脚步,给鸿海更多发育空间。
  可是三星财大气粗,在股东眼里这帮“抗韩中年人”的做法并不得宠。根据Yahoo Finance的资料显示,截至北京时间20日上午8点07分为止,黑田电气跌0.21%;截至8点08分为止,夏普跌0.34%。
  在我看来可能结局会偏向三星,原因也很简单:三星和美国关系好,和美国厂商关系也好。自三星拿下了iPhone 8面板大订单之后,希望制造业回美国的特朗普不可能让苹果的关系户难堪。ICC自然也会向着三星。
  其次从市场考虑,2017年面板市场供不应求格局加剧,如果出现反常现象各厂必然会利润降低,重新考量供求关系。要知道对于传统工业厂商来说,这种事简直是要了他们的命。一旦如此,那大家肯定都不开心,到时候场面自然乱套。那世界警察和厂商们的思路是很接近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算三星在面板工业的做法有些霸道,然而体系结构已经非常完美,非必要情况下谁都不愿意打破。
  这就好像2016年的一条段子:烦恼孩子学业、事业、房产、婚姻咋办?直接打胎。#此外,我觉得郭台铭抗韩可能会成为2017年的一场大戏,我已经搬好小凳子了。iPhone 8,其实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叫8,反正是iPhone第8次迭代的产品将会是这场战争初步的评判标准。iPhone 8(全部机型)出货量若能超过iPhone 6,那肯定是三星赢了。另外一种情况是iPhone 8的首周渗透率能有多少,超过10%其实就行。
  南韩媒体中央日报日文版1月6日报导,夏普于前月(2016年12月)已中断供应面板给三星,而此举已让南韩、日本、中国等东亚地区发生液晶面板供需问题。报导指出,三星电子每年向夏普採购400-500万片电视面板,而三星为了填补夏普断货的缺口,除已向竞争对手LGD求援之外,也正和中国面板厂进行协商。(虎嗅网)
  
  三星巨额索赔夏普或产生三大连锁反应
  来源:钉科技
  反应一:液晶电视大幅涨价
  液晶面板价格自去年第一季度后,就一直保持抬升之势。据最新信息显示,电视用液晶面板大尺寸产品批发价格仍在持续上扬,截止去年12月份42寸Open cell产品每片价格月增3-4%至约150美元,创造了自2015年8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55英寸面板较去年11月上涨了10到20美元,单价接近200美元。
  液晶面板之所以供不应求,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需求在大幅提升,另一方面部分尺寸的供应有所减少。随着用户对大尺寸电视需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彩电厂商也在扩大超大尺寸电视市场布局。IHS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16年,电视面板需求尺寸增长了近3寸,这远远超出了出此前每年平均1存的增长速度,这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令面板产能消耗大幅提升。
  在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三星显示器此前决定关闭其七代线“L7-1”产线,转而扩大小尺寸手机用面板的产能,也加剧了面板行业供需失衡。据了解,三星“L7-1”产线主要负责供应全球大部分40寸面板供货,该工厂约占全球TFT LCD产能的3%-4%。
  面板占据电视整机成本的70%左右,面板供需矛盾导致面板价格大幅提升,必然会导致电视整机价格的上涨。原本就处于供应紧张的液晶面板在夏普宣布断供三星之后,将变得更加紧俏。
  三星是全球最大的电视出货商,2016年出货量接近5000万台,市占率在20%以上。据钉科技了解,此前夏普平均每年对三星供应400万到500万片LCD面板,大约占整个面板供应的1/10。
  尽管三星电子向LG以及三星显示尽力调配面板供应,但弥补500万片面板供应的缺口并非易事,并且临时调配供货,在价格谈判中不占优势,必然会进一步导致面板价格的上涨,进而导致电视整机价格的再一次抬升。基于三星在全球电视行业的地位,三星电视的涨价必然引发市场的一连串跟进,彩电集体涨价不可避免。
  反应二:夏普遭遇集体围攻
  三星电子公司已向国际商会(ICC)申请仲裁,寻求向日本夏普公司及其他两家面板制造商求偿4.92亿美元。尽管三星没有透露对三家供应商的具体索赔金额,但显然夏普会是三星最大的索赔方。
  对比三星和夏普,尽管在此次面板断供事件中,三星处于被动地位,但整体上看,三星的反制手段会更多也更强。向夏普提出巨额赔偿金,是三星反制夏普的第一步。钉科技分析认为,三星接下来应该还会有更多的反制策略推出。
  其一,联合更多的整机企业压制夏普。三星在彩电领域有强大的号召力,三星显示去年就在中国发起成立了曲面电视联盟,绝大部分彩电整机企业都加入到这一联盟里来。三星有可能发挥在面板领域的号召力,以及在整机市场的绝对领导力,团结更多的整机企业来压制夏普。特别是全球第三大电视企业海信也遭遇夏普断供面板后,三星与海信在打压夏普方面,有着共同的立场。
  其二,联合LGD等面板企业打压夏普面板业务。郭台铭入主后的夏普之所以断供三星面板,与之前三星、LG曾联合打压台湾面板企业奇美、友达,而奇美又是郭台铭鸿海旗下公司。经历此次事件后,全球第二大面板企业三星有可能联合同为韩国企业的全球最大的面板企业LGD,甚至中国本土的面板企业华星光电(三星此前有股份)等,不失时机地联合压制夏普面板业务。如果再加上海信等整机企业的配合,采取减少订单采购等措施,打击效果会很明显。
  相信向夏普提出巨额赔偿款只是三星的常规手段,整机、面板业务的全面联合压制,甚至像此前一样与相关政府部门配合,打击夏普的不良市场竞争手段,也是可选项。
  反应三:面板供求的再失衡
  从目前看,面板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夏普断供三星、海信面板后,使得面板再次被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倍重视。一场面板争夺战和面板扩产、投资热正在到来。
  据钉科技了解,基于当下面板业的状况,很多面板企业,特别是中国本土面板企业,都开启了产能扩充计划。据统计,2016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达到2.58亿片,出货面积达到1.3亿平方米。其中,2016年京东方、华星光电和中电熊猫三家面板厂商的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达到7673万片,合计市占率达到30%,仅次于韩国排名全球第二。
  中国大陆面板企业京东方、华星光电在不断提升产能。其中,京东方2016液晶电视面板出货达到4000万台,市占率大幅提升到15.4%,排名第四,以微弱的差异仅次于台湾群创;华星光电也得益于t2产线的扩产,市占率超过台湾友达,挤进全球第五。2017年,随着京东方和惠科等新的产线逐步量产,大陆面板厂的面板产能还会进一步释放。
  此外,郭台铭的鸿海也表示要加码面板业务。此前钉科技已经报道,鸿海夏普联手要在广州投资逾8000亿日元(约2160亿台币),在广州兴建最先进技术的10.5代或11代工厂。郭台铭还表示要投资70亿美元在美国建立新的面板厂。
  面板行业具有强烈的周期性特征,供需关系处于周期性波动状态。此轮面板涨价后,特别是夏普断供三星、海信面板的举动,让上游面板企业和下游整机企业进步一意识到面板业务的重要性,而纷纷加大投资和扩产能的举动,很可能加速引发新一轮面板供应过剩周期的到来。
  一旦出现面板降价和供应过剩的情况,中国本土的面板企业将受到较大影响,而包括夏普在内的中国台湾的面板企业,也将遭遇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