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制造业的采购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往前追溯在2019年左右,大型制造企业和新兴科技公司以高薪、股权等优厚条件吸引传统制造业的采购人才。然而,几年过去了,许多曾经跳槽的采购人才发现自己面临着被“优化”淘汰的窘境,他们中的许多人选择了自主创业或是转向其他行业。而那些成功融入新兴企业的采购人员,也面临着专业技能被边缘化、成为系统服务附属品的困境。
传统制造业的采购人员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企业对采购职能的重新定位,采购人员的角色和职责发生了巨大变化。品类负责人不仅要对营收负责,还需要具备产品经理的能力,这已成为行业共识。采购总监们在思考如何在管理岗位上同时保持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而对于那些处于商品部门核心位置的采购人员,他们开始思考为什么制造业企业的高层领导大多来自运营部门而非采购部门。
2. 采购人才的跳槽困境
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采购人员感慨地说:“现在35岁到40岁之间的采购人员,如果没有跳槽,很可能就不会再有机会了。那些曾经跳槽到新兴企业但未能留下的采购人员,也很难再回到传统制造业。”
采购行业的流动性加快,是这种焦虑的直接体现。几年前,采购人员在一家企业工作十年以上是常态;而如今,一年换一次工作的频率并不罕见。
“我曾经真的打算在我刚入行的那家公司做一辈子采购。但现在,那样的大公司都快消失了。”一位资深采购负责人向行业杂志透露。
40岁似乎成为了采购人员职业生涯的一个分水岭。对于那些能够晋升为管理层的采购人员,他们仍有机会通过带领团队和参与商品建设来延长自己的职业生命;而那些专业技能较弱、曾经依赖时代红利的采购人员,则可能面临着无路可走的困境。
3. 传统制造业采购人员的新挑战
制造业开始尝试用“机制”代替“人治”,这意味着采购人员过去依赖的商品资源和专业技能正在被重新构建。供应链的变革和制造商关系的变化,对采购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现在的采购人员,更像是产品经理。在过去,制造业凭借规模优势和成本控制,成为供应商的首选。那时的采购工作主要是围绕订单展开,工作流程更偏向于筛选供应商、谈判采供条款、保证供货稳定性。
4. 制造业的转型与采购人员的角色变化
然而,随着制造业的变化,供应链价值有所减弱,掌握优质供应商资源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采购人员需要找到能够满足生产需求的供应商,并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供应市场。
这种变化在高科技制造业的采购中尤为明显。专业的采购人员需要全面掌握从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到物流配送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采购人员需要判断材料的性能、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确定订单生产的时间和数量,以及分配成本预算等,这些都是考验采购人员综合能力的问题。
5. 采购集中化与区域采购人员的挑战
同时,为了便于管理,一些大型制造企业如通用电气、西门子等开始将区域化采购集中到总部,建立采购中台。这意味着许多之前掌握区域供应商资源的采购人员在总部难以发挥其价值。一方面,部分区域采购人员只了解当地的供应商和市场情况,掌握的资源也具有区域局限性;另一方面,他们的采购能力不足以在全球市场上全面策划商品,这也是一个挑战。
“你看这两年有多少采购转行,去自己开工厂、去经销一个细分产品、或者去供应商那里。这就能说明采购面临的职业变化有多大。”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6. 采购人员的发展方向
对于传统制造业的采购人员来说,走品类专家路线和向管理岗晋升是两个发展方向。
一位制造企业高管透露,公司有很多40岁以上的“老采购”,他们专注于一个细分产品领域,并准备在这个领域一直工作到退休。
这里面有一个必要条件:采购人员所在的企业基因和重点产品必须支持他们能够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直至成为品类专家。从这个角度来看,高科技制造产品和定制化产品的采购比标准产品的采购更适宜这一路线。
因为标准产品的采购受市场趋势、产品趋势、技术创新等因素的影响更大。例如,一位区域采购可能曾经掌握着大量供应商资源,但随着供应商方面核心岗位人员的更迭和制造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要求的快速变化,这位采购过去掌握的资源可能不再具有吸引力。
7. 管理层的职业发展与认知障碍
对于那些年近35岁的采购人员来说,向管理层发展也是一个考虑的方向。
“采购管理应该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是了解产品,二是具备大型制造企业的运营经验。现在市面上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的采购人员很少。”一位制造企业高管表示。
采购人员的个人意愿限制是一种典型问题。由于部分公司机制要求采购管理层不直接对接供应商,主要负责管理采购团队、制定年度采购计划等工作,这会导致一部分采购人员担心专业能力弱化而不愿意长期处于管理岗位。甚至有采购人员表示,做管理不如做业务赚得多,没有必要进行这样的转变。
“二十多岁的年轻采购人员现在就应该规划自己的职业路线了。去哪个公司,做什么产品,到底是希望在制造企业深耕供应链,还是到科技公司积累运营管理能力,这是必须做出的选择。三十岁的采购人员,如果想做管理,最好先跳到科技公司工作两三年,再回到制造企业,才有可能走向管理岗。”一位公司采购总监表示。
8. 科技公司的采购人员困境
对于那些进入科技公司的采购人员来说,他们面临着短期的瓶颈和长期的焦虑。
入职后半年到一年,是传统制造业采购人员进入科技公司后的离职高峰期。“不适应”是他们聊起这段经历时常用的词汇。背后的问题是,许多从传统制造业来的采购人员并不了解科技公司采购的运营机制。
“科技公司的产品销售有很多不确定性。以前在制造业的采购流程是按照生产计划,我们采购,不会考虑产品是否适销对路。科技公司则是不知道能卖出多少,供应链需要有很大弹性。产品销路不佳、供应不上,都会找采购负责。”
而且,制造业可以利用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等方式保证生产。科技公司的逻辑更为复杂,包括市场需求预测、敏捷供应链管理等运营逻辑。这对于许多传统制造业采购人员来说,是他们之前从未接触过的。
“我以前在一家科技公司做采购时,公司的产品开发流程和市场策略,很多采购人员看不懂。企业也不会培训你,都是一来就干,干不了就走。”一位科技公司的采购人员回忆称。
这些适应不了科技公司的采购人员再度流向市场,却难以回到传统制造业。高薪挖角之后的收入落差、增长的年龄是他们面临的两大问题。
一位创业的某公司原采购人员告诉行业杂志,“我这个年龄也没有企业要我,凭借之前积累的资源开工厂做点小生意,收入有时能达到之前的好几倍,有时候也面临亏损压力,但总体来说,更自由了。”
融入科技公司的采购人员更多是陷入自我认知障碍。即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干采购,还是成为“喂养”系统的螺丝钉。
一位科技公司的采购人员表示,“我们公司的采购更像是半项目管理模式。公司不太关注供应商的实力如何,它关注的是项目管理和交付速度,打的是快节奏战。采购的主要工作是保证项目按时交付。久而久之,就担心和专业采购脱节。”
在他看来,科技公司是通过高薪挖人,让采购人员在短期内输出业务资源和专业能力,再通过长期运营把采购能力转化为项目管理代码,最终达到用机制代替人为操作。
“特斯拉是项目管理做得很极致的公司。假如特斯拉的供应链团队全部休假一个月,基本95%的业务不受影响,生产感知上没有差异。当时他们把我找过去,是为了让人来平衡一下项目。比如说市场预测显示某型号电动车需求增加,系统会调整生产计划。但人可以做到根据经验提前告诉系统,该增加哪一款电动车的生产了。”上述采购人员表示。
一些科技公司的采购人员认为,上述问题导致了采购的生命周期缩短,个人难以建立核心竞争力。传统制造业讲究的是严进严出,会精挑细选采购人员入职。但科技公司讲究项目交付和效率,招聘也是在项目启动期设置超额岗位,大批量引进采购人员后再进行优化。
同时,科技公司的项目交付考核也让部分采购人员动作变形。
“传统制造业只考虑生产成本和交货期,看的是结果指标。但是科技公司还要考核过程指标,最多一个月要考核我5个指标,包括项目按时交付率、成本控制率等等。这些过程指标可以辅助采购业务,但拿出来强考核会导致动作变形。比如说为了达成过程指标,可以牺牲结果指标。否则即便是生产、成本控制做得还行,但是过程指标不达标,我这一个月都很难受。”一位科技公司的采购人员举例称。
9.高层的职业迷茫
“制造企业的一把手要么是职业经理人空降,要么是运营出身。很少听说有采购出身的一把手。这是为什么?”一位企业采购负责人提出了他的疑惑。
这实际上是采购人员晋升管理岗之后的职业发展问题。尤其是在当前采购角色变化,兼顾采销一体化之后,能力提升后的采购下一步如何规划,就成为影响其职业发展和企业团队稳定性的一个问题。
一位制造企业创始人对此解释称,“采购能力相对单一,在工作流程中较难积累操盘手所需的各项能力及发展性视野,是主要限制。采购擅长对短期目标负责,但企业发展需要从长远看。”
同时,一些已经成为管理层的采购人员也有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采购的职业迷茫。
“运营比采购更容易出结果。采购说我这原材料很有优势,但不一定能出结果。运营的维度要多于采购,包括生产计划、库存管理、质量控制、客户服务等等,有很多东西可以讲。采购说白了只有成本和供应商。”一位采购人员表示。
另一位采购则认为,行业对采购的刻板印象是一个现实问题。“大家提起采购,第一反应都是这是一个灰色地带。科技公司本来就不相信人,更不会让采购升上去。而且现在很多企业实行连坐制,手下的采购出了问题,管理层虽然不会被辞退,但也会很难过。”
尤其是在部分企业中,成为管理层后的采购更像是一个上传下达、拆解任务的中介角色。优化采购流程、培养人才梯队是其主要职能。
10. 采购人员的自我提升与企业支持
“现在没有老带新这个说法了,都是招聘顶尖大学的硕士入职成为管培生。他们的逻辑思维、执行能力很强。只要跟着公司的规则去做,你采购的是钢材还是塑料根本无所谓。在这种设置下,资深采购来了也就是懂流程、能执行,然后发现问题反馈问题,最终达到优化流程的目的。”某科技公司采购总监表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十五岁的采购人员似乎真的面临着一道坎。他们的职业发展路径变得模糊不清,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他们需要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同时也要面对企业内部对采购角色的重新评估和调整。
为了跨越这道坎,采购人员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他们需要了解市场的最新动态,掌握新的采购技术和工具,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战略思维。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竞争力,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此外,企业也需要重新审视采购部门的价值和作用。采购不仅仅是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管理,更是企业创新和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企业应该为采购人员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支持,帮助他们实现职业生涯的转型和升级。
最终,三十五岁的采购人员是否能够成功跨越这道坎,不仅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努力,也取决于企业和社会对这一职业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让采购这一职业焕发新的活力,实现更加辉煌的未来。
作者:Johnson 来自某知名跨国企业采购管理人员,希望与大家一同成长。
今后会编入学校的课本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