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膨胀系数测试是材料科学领域内一项至关重要的实验技术。


热膨胀系数测试的原理


热膨胀系数是衡量材料在温度变化时尺寸(长度或体积)相对变化量的物理指标,具体定义为:当温度升高1 K时,材料尺寸相对于其原始尺寸的增量比例。


固体材料的热膨胀本质在于,随着温度升高,其点阵结构中质点间的平均距离逐渐增大。根据简谐振动理论,温度的改变仅影响质点振动的振幅,而不改变其平衡位置。实际上,材料的热膨胀源自原子非简谐振动的效应。


热膨胀系数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材料的化学构成、键的牢固程度、结晶状态、晶体取向、相转变过程、内部裂纹及缺陷等

对于同一材料而言,热膨胀系数并非恒定不变,而是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因此,在进行热膨胀系数测试时,通常需要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长度变化,进而计算出对应温度下的热膨胀系数。


001.png


热膨胀系数测试的方法


1.线膨胀系数测量法


线膨胀系数α,亦称线弹性系数,是衡量材料受热膨胀或冷却收缩程度的一个指标。它分为特定温度点的线膨胀系数与某一温度区间的平均线膨胀系数两类。前者指的是单位长度材料在温度每升高1℃时的伸长量,而后者则代表单位长度材料在某一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的平均伸长量。


其计算公式为:α = (ΔL / L₀) / ΔT,其中ΔL为长度变化量,L₀为原始长度,ΔT为温度变化量。线膨胀法的测试原理基于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长度变化来推算其热膨胀系数。


2.体积膨胀系数测量法


材料的体积膨胀系数γ的计算公式定义为:γ = (ΔV / V₀) / ΔT,其中ΔV代表材料在温度改变ΔT时的体积变化量,V₀是材料的初始体积,而ΔT则是温度的变化幅度。体积膨胀法的测试基于这样一个原理:通过精确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体积变化,进而计算出其热膨胀系数。


3.热机械分析法


热机械分析法是一种研究材料热膨胀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材料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膨胀与收缩行为。

热膨胀系数测试的注意事项


1. 试样的制备与处理:试样的制备与处理必须严格遵循实验规范,以保证其尺寸、形态及质量达标,防止因制备不当而引入实验误差。


2. 加热或冷却速率的调控:在实验流程中,加热或冷却速率的调控至关重要,过快或过慢均可能引起实验结果偏离真实情况。


3. 仪器的稳定与精确:实验期间,需确保所用仪器的稳定与精确,通过定期校准与维护,来提升实验结果的信赖度。


4. 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分析实验结果时,应审慎评估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对于任何异常数据均需深入探究并采取适当处理措施,以免数据误差影响实验结论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