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制裁 第一步祭娱乐禁韩令 去年7 月底,市场传出中国广电总局对娱乐业发出「禁韩令」,禁止韩星中国演出、停止新的韩国文化产业公司投资、禁止韩星出演的电视剧播放等。虽然一切仅口头传达、未有书面声明,却让曾风光一时的「韩流」变「寒流」,南韩娱乐企业股价一落千丈。
乐天惨沦最大受害者 短短不到半年,乐天在沈阳规模达数十亿美元主题公园被以消防安全名义喊停,中国官网一度遭黑客瘫痪,上百家玛特超市迄今近九成停业,单月损失高达 1100 多亿韩元。眼见门市无法营运,没有半点销售额进帐,却要支付采购商品、工资等支出,逼得乐天 3 月底紧急注资 3600 亿韩元 (约新台币 105 亿) 应急。
观光、面板业陆续遭殃 中国国家旅游局 3 月初发布「赴韩旅游提示」要民众「慎选」旅游目的地,各大旅游网站更将南韩旅游产品同步下架,多家航空停飞赴韩航线,不少民众也自发性配合,自动取消赴韩行程。南韩是陆客第二大出境地,更占南韩观光客数量近五成,包括旅行社、饭店、航空,以及陆客扫货的化妆品、免税店等通通受波及,甚至陆续传出关门消息。
到了 4 月,市场再度传出中国政府要求电视厂商等业者抵制韩国面板,不向 LGD、三星两家业者采购。在京东方、华星光电等本土面板厂产能赶上之前,转向台湾的群创、友达购买。
液晶面板产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韩国占领,中国厂商在市场上根本没有话语权。而中国又是(液晶)面板最大的市场,不管手机厂商还是液晶电视,平板电脑、笔记本等需要从韩国进口。南韩损失惨重 下个拉警报的是它 专家警告,易取代的消费产品如钢铁、石化、手机、汽车与零组件等,可能是中国官方下个锁定的报复目标。上述假设并非空穴来风,早在今年初南韩钢铁及石化产业已就中国对手可能进行的反倾销手段,向南韩政府发出求救讯息。
但随着大陆成为最大智能手机生产国以及电视市场,液晶面板需求量变大。随着京东方崛起,标志着中国大陆面板产业挤入全球领先地位,打破长期由日本、韩国以及台湾等地区的垄断。
京东方在LCD领域不断增大投资力度,8.5代线产能充沛,大量的中低端LCD面板订单需求,也使得京东方大尺寸面板出货量大增,从而迅速跃升为全球第一。同时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大力扶持显示面板、兴建LCD面板厂的扩产效应。
另外,京东方在显示面板领域的强势也引起了苹果等手机巨头的注意,此前就有爆料称苹果正在跟京东方联系,希望可以为iPhone的新产品提供所需的OLED屏幕,并有知情人士称苹果已经对京东方的AMOLED显示屏进行了数月的测试。
专家指出,中国产业的进步,改变了韩国与中国企业间的价值链结构,韩国企业必须扩大投资,生产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京东方、华星光电、中电熊猫等本土三家面板厂商的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达到7673万片,合计市占率达到30%,出货数量超过台湾地区,仅次于韩国排名全球第二。
此外,大陆本土面板需求厂供应的面板尺寸又相对集中在32吋、49吋、55吋面板,中大尺寸电视面板大多需要向台湾、韩国面板厂采购。(硬之城)
堵三大产业可让南韩一刀毙命 中国为何不敢动手? 摊开南韩对中国出口前三大产品,分别是机电产品、光学医疗设备和化工产品,去 (2016) 年对陆出口金额分别为 592.2 亿美元、166.5 亿美元和 159.1 亿美元,光是上述三项合计就占南韩对中国出口总额的 73.8%。
但为何这次先拿娱乐、观光、面板与乐天集团开刀,而非直接向这三大产业下手?
原因在于,上述产品皆属中间财,是中国制造业重要材料来源。长久以来,中国靠着这些零组件与半成品加工后再输出至全球各地,赚进大把外汇财,更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尤其南韩是中国产业重要的零组件伙伴,若贸然改变供应链,反而会伤及自身筋骨。
先朝影响性较低的娱乐、观光、面板业开刀,就是要避免「杀敌一万,自损三千」。
中国对南韩的经济制裁仍在进行中,预计取代性高的消费产品,例如钢铁、石化、手机、汽车与零组件等,极可能成为下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