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所谓民族品牌手机里,外壳、屏幕、电池、摄像头虽然都产自本土,但它的“心脏”——芯片制造,却并不掌握在这家国内生产企业手中。
  
  李明(化名)是一名在读大三学生,最近iPhone 7马上上市,他却买了一部国产品牌智能手机,并为此感到高兴,“比买苹果7便宜多了,还支持了民族品牌。”李明高兴地说。但是,李明不知道的是,这部所谓民族品牌手机里,外壳、屏幕、电池、摄像头虽然都产自本土,但它的“心脏”——芯片制造,却并不掌握在这家国内生产企业手中。
  
  不止手机产品,类似的还有电视屏幕、汽车发动机这些核心硬件,往往也都是被中国制造企业们“拿来技术”二次加工。
  缺乏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也是当前中国制造遭遇“弱品牌”危机的关键内因。海信集团(微博)董事长周厚健曾说:“如果没有自己的芯片,我们永远是二流厂家。”如果不能改变制造业研发薄弱这一现状,中国制造可能将徘徊在中国组装的水平线上。
  “没有芯片永远是二流厂家”

  “芯片的开发与使用,一定要站在生死存亡的角度来看待和行动。”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曾说。
  6月24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受理了高通起诉魅族索赔约5.2亿元的案子,原因是魅族侵犯了高通的3G、4G通信技术专利。这是美国芯片巨头高通第一次对中国手机企业发起专利诉讼。
  起诉魅族之前,高通先后与TCL、中兴、华为、小米、海信、酷派、格力、联想等签署了移动通信技术相关的专利授权协议。这意味,在芯片专利方面,高通开始向中国厂商“收租”了。
  据市调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今年一季度,高通在芯片市场的份额超过40%,中国大陆的两家芯片企业展讯和华为海思,其市场份额仅为13.5%和2.2%。
  市场份额的差距来自于技术的差距。一家触摸方案公司的员工对新京报记者说:“我测试过各种手机,常常测着测着就发现国产芯片出现了BUG,得解决了它们的BUG,才能再看我们的问题。相比之下,高通芯片稳定性更高,基本不出问题。”
  芯片设计能力是最顶端的技术,如果掌握不了,无论做手机还是做电视,都只能简单拼装元件,生产千人一面的大路货,受制于人。
  比如,由于高通芯片在上游的垄断,国内手机企业要向其缴纳高额的专利费。据媒体报道,一部2000元的手机,需要缴纳65元的专利费。这对于竞争残酷到利润微薄的手机生产企业而言,是很沉重的负担。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曾说,“如果没有自己的芯片,我们永远是二流厂家。芯片的开发与使用,一定要站在生死存亡的角度来看待和行动”。
  研发投入、专利保护不足

  国内企业缺乏基础研究投入。法律缺乏对专利的保护是企业不敢投入的根本原因。
  与芯片地位相当的核心技术,还有电视面板,汽车发动机等,这些核心技术实际也都大多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研发投入不足。”家电产业专家刘步尘对新京报记者说。
  以目前全球家电巨头三星电子为例,刘步尘说,六七年前,为挖到一个世界顶尖级科学家,三星电子就能支付8000万美元年薪,而中国企业能支付80万人民币的,都寥寥无几。
  据科技网站Phone Arena报道,2015年全球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前20强中,三星以141亿美元(2014年为134亿美元)排名第二,仅次于大众,中国企业无人上榜。
  汽车产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工信部统计,我国“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国家对汽车产业的科技投入不足30亿元,而美国对“新一代汽车伙伴计划”、“自由车计划”等项目的投入则高达百亿美元。
  企业层面,我国各大汽车企业集团在研发投入的强度上,与跨国汽车公司的差距也很大。近年,我国整车企业研发投入占其销售额的比例大致为2%,而世界主要汽车集团平均约为5%。
  除了研发投入不足,中国的研发投入本身也存在问题。瑞银证券曾做过一个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集中在“开发”阶段,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不足。这和中国企业的积累少、底子薄有关,必须把有限的研发资源投入到风险小、收益快的应用研究中去。
  瑞银证券还表示,法律缺乏对专利的保护是导致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的根本原因,这会制约中国制造业长期竞争力的发展,也为大规模出口埋下隐患。
  吸纳别人的技术是一条捷径?

  吸纳别人的技术,在此基础上优化,是比较快捷的方式。但要先自己做,然后才考虑能不能超越。
  中国在核心技术研发方面起步晚,基础薄弱,向跨国企业学习之前被认为是一条捷径。
  创维软件研究院院长王志国认为,自己做的前提就是要肯投入,要积累十年二十年以后,再考虑能不能超越的话题。“中国目前已经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在采取资本并购的方式,吸纳别人的技术过来,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看看有没有赶超的机会。这是比较快捷的方式。”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是汽车行业的“市场换技术”。所谓“以市场换技术”是指中国开放市场,允许外国汽车公司在中国与中国汽车企业合资经营,而在这一过程中,技术转移与扩散在市场的力量下逐步实现。
  三十余年间,中国汽车行业完成了从消化吸收技术,再创新完成自主建设的过程。
  目前吉利、奇瑞、长城、长安等本土汽车品牌慢慢崛起,已在市场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份额,打破了前几年被合资汽车公司通吃的局面。
  但也有业内专家认为,这条路走得并不十分理想。东风汽车公司原副总工程师程振彪曾在《我们比“汽车强国”差什么》一文中指出,迄今为止,我国虽然能生产汽车,但恰恰不掌握剩余的20%关键性核心零部件自主权。我国自主品牌的研发水平与汽车强国相比大致有10年的差距。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助理教授吴蕊曾在文章中谈到,市场竞争强调“过程公平”,让竞争引导企业争取经济效益。但目前的政策扶持反而使得外资不愿意投入研究,能产生的知识溢出实际上也非常少,最终难以提升本地企业的水平。
    【对话】
  
创维软件研究院院长王志国:要敢于用自己的研发成果去“试错”
新京报:中国在核心技术研发层面存在的短板是什么?
王志国:中国在微技术制造领域,受限于工艺水平,实力偏弱。
中国的微技术水平不高,不是大家没有想法,而是因为我们在过去没有积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是集成度。比如未来一切东西可穿戴,把现在手机的所有部件都集成于一块芯片上,它就要足够小。如果缺乏这方面的能力,那么在下一个技术时代,我们可能还会落后。
新京报:要提升这方面的研发实力,应该怎么做?
王志国:我们国家投入很大,推动力也强,但技术进步要靠应用来驱动。国内企业通常会选择国外已有的稳定技术,很少用我们自己的研发成果。而如果不用自己的,检验并且推进技术发展的可能性就很小。研究就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在这方面,华为做得比较好。它的芯片可以应用于自己的手机,应用环境建立起来,在此基础上源源不断产生的利润可以支持技术的持续研发。这是良性循环。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