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日 Magic Leap 更新了其官方网站 https://www.magicleap.com/, 发布了旗下神秘 AR 眼镜 Magic Leap One (Creator Edition)。该产品将于 2018 年初发货,现在即可申请。
不过具体的价格和日期仍然没有透露。根据彭博社此前的报道,Magic Leap产品的售价会在1500到2000美元区间。
从官网的给出的资料来看,Magic Leap One产品由三部分组成,头戴设备Lightwear、提供计算需求和电池的Lightpack以及拥有6Dof追踪的控制手柄。
据DeepTech深科技报道,虽然比起之前的PPT,这次舆论对新产品的反应出奇的冷淡,但毕竟是AR界的大新闻,
Magic Leap声称,这款产品将数字图像与现实混合在一起,使用起来非常逼真,而且很舒服。然而,和过去一样,公司并没有太过于具体地说明这是如何运作的,而是表明其正在使用涉及光场再现的技术,这是当光线从物体上反射时产生的模式。
目前,还不清楚Magic Leap One 会有多大或者多重。可以看见,这款产品不会被连接到计算机,但它将需要连接到一个称为Lightpack 的设备来进行计算处理。
该公司表示,Magic Leap将拥有传感器,以便能够清点周围的世界,以及正确放置数字对象,例如桌面上的虚拟宠物——这听起来与苹果和谷歌开发人员使用他们的AR 工具来处理iPhone 和Android 智能手机类似。
Magic Leap还表示,这款产品会记住用户所处环境的物理细节,比如墙壁和物体。这样,当你戴着头显时所处特定地方的数字对象(比如你办公桌上的电脑显示器)仍然会在下一次你戴上头显时放在同一个房间里。
该公司表示,用户将能够使用他们的声音和手势与Magic Leap One 进行互动,并且该产品还将跟踪头部姿势和眼睛位置,还会有一个手持遥控器。它利用力量控制和触觉反馈机制创造出流畅的感觉体验。由于拥有6个自由度,所以运动感觉更平稳、自然。总之,它能感应到你的每一个动作。
- 小米 VR/AR 产品总监马杰思 在知乎上的回答:
一、我尝试去理解这个奇葩ID意义在于让你只能通过镜片看外面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制造出虚拟物体真实存在的感觉,如果左右上下像普通眼镜一样是开放式的话,眼睛的余光会让虚拟物体出戏,感觉更像是在看屏幕,玩过Hololens的同学应该会有同感。比如你会看到虚拟人物的腿被砍了一半,头被砍了一半的感觉,玩Hololens的Fragments时感觉会特别明显。大家自己带着普通眼镜试试看离你比较近的站立的人,注意自己眼镜之外的视觉范围有多大(很大!),就会感受很明显了。这样遮挡起来可能可以创造沉浸感,所以谁说AR不需要大FOV。
二、可以看到light field display还是极大减小了镜片上部结构体积和前后厚度,光学方面确实比较独特,比起采用顶部显示源+光学镜片折射(光波导或自由曲面等)在形态上来说更有想象空间。如果拿掉所有camera,应该是一个前部体积较小的产品。
总之是猜测而已,拭目以待吧。
- IDEALENS创始人宋海涛:
首先,看起来看不到颗粒感,这是由于激光器的连续调制导致;光学方案看起来似乎是多层DOE(据内部人士说看起来FOV比Hololens大的多)。
其次,两侧和侧面4个是广角Global shutter的SLAM用途的摄像头,两侧中间两个看起来是两个不同焦距的前置摄像头(亮灯提示在拍摄,可以单独工作),中间两个是TOF或编码结构光的深度摄像头,用于平面构建和手势识别和物体3D建模支持。后面我们看不到的部位一定有两个眼动摄像头,不然计算力不够做光场渲染;中间的深度摄像头数据应该也在定制ASIC上做了计算。
如果你能大概看得懂宋海涛所说的,就可以理解他们为什么需要融资20亿美金了,这里面基本所有的基础级东西都是要自己研发定制的。节约点的话,也需要三五亿美金。
今早宋海涛按图深度推测了Magic Leap one 的显示光学原理:
宋海涛在图片中解释了他们用的光纤扫描显示(即为什么照片中左右两侧要突起两块),他们的像素遮蔽技术(即为什么你在体验时不能看到显示画面后面的真实景物,为什么根据照片显示,里面的镜片是倾斜的)。宋海涛认为,MagicLeap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专业,世界上能做到的系统专家估计不会超过10个人。
- 诺亦腾CTO戴若犁:
1.用怪异的眼镜ID其实也是没办法,它要限定对真实世界的FOV,避免出现hololens的切边现象。
2.6自由度手柄用的估计是视觉追踪,从尺度上看,应该精度达不到Windows MR的水平。
3.后台渲染的那台机器多少钱,有多大,敬请期待。
4.综合视觉体验会妥妥地超过Hololens,但是是不是真的“能用”,也得体验后再讨论。
来源:知乎,DeepTech深科技,8787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