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ng
时隔3年后,昔日的联想“二号人物”刘军再次为手机业务站台:联想手机重生了。
  这位曾经的手机业务执掌者,在“中华酷联”时代,曾为联想打造出多款旗舰机型。而这一次,他给出的核心理念是“良心优品,国民手机”。
  重生,直译为死而复生。
  在过往的7年中,联想在全力发展移动业务,单就品牌方面看,最多时曾达6个品牌产品同时覆盖高、中、低三领域。可惜,一切未能改写销量低迷的态势。
  不久前,联想CEO杨元庆在接受新浪科技专访时坦言,“手机业务在此前发展中存在一些失误,包括在判断客户需求和切换品牌策略上”。
  在昨日的联想新品发布会后,有媒体直言不讳地向联想手机中国区业务负责人常程发起追问:这一次要坚持多久?会不会放弃?
  “这个不叫坚持多久!时间多久都可以,做好就行!”常程坦率地说,联想手机依旧存在很大挑战,是死是活不得而知,需要支持。
  执念
  联想集团内部员工透露,虽然联想手机在中国的份额不高,但内部并未放弃,一直在探索尝试寻找出路。
  在发布会上,刘军评价常程时说道:“他坚持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雷打不动亲自回复用户每一条评论,即便在联想手机处于最低谷时期,仍坚持承诺为用户升级系统。他相信一切将重生,一切关乎信任”。
  外人或许不解,为何联想要执着做手机?
  实际上,手机与联想目前的整体战略息息相关。在去年的誓师大会上,杨元庆曾提出三波战略,在设备+云的布局中,手机是除PC外的最重要设备。当下,联想在主推智慧零售,同时布局智能物联与应用,手机都是重要的连接枢纽。同时,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手机也是重要端口之一。
  联想显然不想再错过风口。
  不久前,联想集团宣布组织结构调整,把PCSD(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集团)和MBG(移动业务集团)整合后,“装入”新成立的智能设备业务集团(IDG)。此举也表明了手机在联想布局中的重要意义。
  刘军更是直言道:手机业务直接关乎联想未来的新增长点。
  变阵
  此前,杨元庆在业绩发布会上称,过去移动业务做得不好,但远远没到放弃的时候。
  在这些年,联想的移动业务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实际上,联想入局手机行业,早于小米足足9年。
  2002年,联想做手机并创下了多个第一:首款国产自主研发的GSM手机,首款支持TD-SCDMA的3G OPhone手机等。
  2010年,联想宣布移动互联网战略,同时推出安卓智能手机“乐”Phone。在当时的外界看来,在传统手机混战的年代中,“乐”Phone的“四叶草”插件设计别具一格,但相对高额的价位导致销量不足50万,1年后,“乐”Phone黯然退出。
  从2011年起,联想手机的产品线开始频繁调整。据新浪数码统计,7年中,重大调整多达五次:
  2011年至2012年,联想手机的产品线有A系列、P系列、K系列和S系列,分别对应中低端、商务、高端和时尚;
  2013年,保留低端线,将P系列和S系列整合为一条线,并将原有的高端K系列升级为“Vibe”高端品牌;
  2014年至2015年,A系列、S系列和Vibe系列,各自演化出两条产品线,黄金斗士、乐檬、S系列、ZUK、VIBE、Moto六个产品系列覆盖低、中、高三个领域。
  2016年,采用了“去联想化”战略,未来将只保留ZUK和Moto,去除VIBE和联想,Moto专注于国内外高端市场,ZUK为中端市场。
  2017年,取消了ZUK,未来只有联想和Moto两个品牌。前者推出更具性价比产品,后者专注高端市场。
  错失
  产品线频繁变更的背后,是联想手机业务管理层的剧变:刘军、陈旭东、乔健、常程等先后执政,使得发展策略不断变更,进一步导致了品牌难以持续。
  从整体策略看,联想手机或错失两次转型机会。
  1,从运营商转型:此前联想押注运营商渠道,依靠合作保证销量。但在2014年前后,运营商开始下调补贴,这对于凭借运营商走量的厂商无异于“灭顶之灾”,最终导致手机销量直线下滑。
  同一时期,凭借新经营模式与营销理念,小米等互联网手机迅速崛起,并逐步蚕食联想曾经拿下的市场份额。
  2,向线下零售转型:OPPO、vivo蓝绿大厂通过线下渠道实现了逆袭,专注于线上的小米紧急变阵,开设了数千家线下体验店,销量回暖。而联想手机近两年才开始吸纳多位渠道高管主攻下线,动作要稍晚于对手。
  从近三年的销量看,联想手机已跌出前八阵营。
  “战略对业务影响很大”,杨元庆告诉新浪科技,联想曾对手机品牌进行整合,该过程中存在难度,在切换品牌方面准备并不充分。
  不过,杨元庆对手机业务依旧充满信心。他说,通过多次复牌后,战略已愈发清晰,联想有能力做好手机业务。“但在短时间内,并不是在这个业务上追求增长和市场份额,而是先让手机业务恢复健康”。
  “这个市场比之前还要激烈,但是市场还够大、需求还在,现在还是踏踏实实做产品,所有期望就交给时间吧”,常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