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jpg
  最近收拾书架,翻出一张多年以前的ASIC项目开发流程图,一起回顾一下。典型的瀑布式开发流程:
            
  - 以算法设计为主导
            
  - 算法C代码手工转换为RTL
            
  - RTL与算法C代码生成的测试向量对比进行验证
            
  - 依赖FPGA做大量实时、现场测试
            
  - 适合通信信号处理,音视频处理产品
            
  1. 算法预研
            
  确定了产品方向之后,算法工程师开始进行调研。
            
  要学习研究行业内最新的研究成果、论文,提出创造性的方法来获得最好的性能。要使用真实的测试数据和仿真结果进行评估。最终交付为算法描述的C语言源码。
            
  算法调研结束后需要进行审核(review):确定算法性能,确定系统架构设计,确认是否可以正式立项。审核过程需要算法设计、RTL设计、软件、硬件系统、市场、管理层共同参与。
            
  正式立项时,需要提供功能spec,以及算法C代码功能仿真环境。与此同时,硬件组需要根据项目需求开始搭建硬件FPGA测试平台。
            
  2. 算法优化
            
  接下来进行算法的优化,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算法复杂度
            
  - 算法运算量
            
  - 变量精度
            
  - 算法设计以及状态机控制要具有自恢复能力
            
  - 算法代码要足够stable,对于各种滤波器系数和变量要有一定的噪声容忍度。
            
  算法最终确定需要通过审核:算法架构,算法功能仿真,算法定点化和性能验证。
            
  3. 面向ASIC的C代码实现
            
  在此阶段,算法C仿真代码改变为模块结构代码,分解为若干ASIC功能模块,代码的接口与RTL接口接近:
            
  - 容易实现
            
  - 高效率
            
  - 节省逻辑
            
  - 重用现有模块
            
  - 对带有反馈的模块中增加仿真延时
            
  - 在接口增加仿真延时
            
  最终的C代码中:
            
  - 主函数只包含连接关系和子模块
            
  - 所有子模块以各自的时钟速率调用
            
  - 接口采用cycle based timing
            
  需要准备以下review和文档:
            
  - ASIC模块和接口设计指导
            
  - 性能验证报告
            
  - 接口变量的时序图和精度描述
            
  4. C到RTL的实现
            
  RTL设计工程师完成从C代码到verilog的实现。算法工程师负责产生相应的测试向量,包括子模块测试和系统联调测试。要使用各种典型的测试场景数据,以及一些子模块级别的随机测试数据。
            
  根据RTL设计以及综合结果,可以获得整个系统的时序信息,gate count和die size预估。
            
  5. FPGA on-board test
            
  由于RTL仿真的速度较慢,可以借助FPGA来进行测试加速。硬件工程师准备FPGA平台,FPGA工程师进行RTL到FPGA的代码移植,软件工程师协助相关测试软件的开发与使用。
            
  在FPGA上可以做到与RTL仿真一样的效果,比如从内存中提供输入,并抓取输出结果,与算法C产生的数据进行比对。需要测试尽可能多的测试用例。
            
  6. FPGA field test
            
  如果项目代码可以在FPGA上跑到与真实应用同样的速度(full speed),就可以用FPGA代码直接做实时现场测试。在现场测试的任何问题,需要反馈给算法组进行分析解决。
            
  7. Final Check and Review
            
  现场测试通过后,需要做最后的检查和review全部代码,然后开始芯片后端设计。

            
  站在今天(2018年)的角度看过去上述流程有存在一些问题:
            
  - 采用算法C到Cycle C再到RTL实现的流程,迭代长,易出错
            
  - RTL验证以直接定向测试为主,缺少随机验证,覆盖率不够
            
  - 依赖FPGA实时测试作为验证主要手段,FPGA平台开发需要专门的人力资源和硬件平台,而且FPGA平台不够灵活,且容易出现不稳定的问题。
            
  现在已经有很多新技术可以借鉴,比如
            
  - 基于High level synthesis,缩短开发周期
            
  - 采用各种验证方法学,提高验证覆盖率
            
  - 使用专用的硬件加速器平台
            
  最后,以上开发流程简单,投资少,对于算法(大牛)主导的创业型公司,或者以IP开发为主的小型团队,还是可以使用的。

  来源:不忘出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