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9日报道,联合国在新发布的一份报告中预警,当制造业越来越多依靠工业机器人作业,发展中国家工人就业可能将遭受重创。
目前为止,自动化逐渐主导汽车、电气、电子工业,已经对墨西哥和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低价工人造成失业危胁。北美洲和其他发展中地区就业环境同样受到影响,发展中国家很快会丧失三分之二的工作岗位,并且在一些机器人还未侵占的领域面临剥削低收入工人的风险。
20161110094123603.jpg949x557 60.4 KB
这份新出炉的报告结果来自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大会,技术的颠覆性发展带来多重的利益与风险。发展中国家缺少技术含量的工作大量消失,自动化和技术更新换代也将带来更为极致的就业打击。机器人降低人类劳动的价值,因为机器人可替代工人的劳动,致使更多工人失业。
相应地,在发展中国家,为了避免失业,自动化让人们不得不寻求机器人尚未占领的行业,比如服装制造业。报告指出,在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尚无法适用。但现实情况是机器人劳动更为廉价,所以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挑战仍在于如何为低技术劳工创造就业岗位。
但仍有乐观主义者:人们总会找到工作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最近发表报告认为发展中国家三分之二的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未来似乎并不令人乐观。
但机器人和AI接管了普通人的工作之后,人类真的会贬为二等人?
Elon Musk 就建议政府需要提供基本收入。我们不知道未来究竟会如何。
但如果过去的经济革命有任何指导意义的话,那就是你的孩子仍然需要好好学习做好家庭作业,因为新的技术会催生新的工作和新的技能要求。
以无人机为例,无人机取代了部分有人飞机去进行侦查和作战,但目前这些无人机并不是完全自动驾驶,地面的操作人员需要对它们进行远程操控。无人机有驾驶员,在无人机兴起之前并不存在无人机驾驶员这种工作,新的工作诞生在新技术出现之后。
历史上的自动化技术消灭的是3D工作——即沉闷、肮脏和危险(dull, dirty, and dangerous)的工作,那些我们的父辈在做但子辈不会去做的工作。自动化推动了进步,创造了新的工作机遇。
来源:环球科技,solidot
我们智人从神而来往机器人而去,智人是机器人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