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展示!一个电子工程师可以做出什么有意思的DIY
答:我要DIY一个小巧便携的小电脑
目录:
  • 打造篇
  • 内窥镜应用----本篇
  • YOLO识别----待补充
  • 小服务器----待补充
  • 随身爬虫器----待补充


IMG_20231107_155123.jpg
上回书说到硬件已经构造完了,每天跑的不亦乐乎,奈何RISC-V很多软件适配都是少,像是内网穿透的nps就没找到riscv版本,导致我还没搞好居家内网穿透,在公司和外面还是不咋好访问小计算机。
等等,不对,我这个是便携的啊。
在家内网穿透的pi400已经跑了小半年了。
1700749147145.jpg
不得不说ARM生态还是杠杠的,RISC-V起步晚,但是这两年贼猛。现在就是期待快出各种软件的适配。
说回我的小计算机,我搭建了个内窥镜的应用。
先看硬件全家福
  • 便携计算机套装 x1
  • USB内窥镜 x1
  • 双U口充电宝 x1
1700750632608.jpg
基本上就是现成的设备组装起来,内窥镜是普通工业级的,模组镜头带LED灯珠,过几天不忙了单独出一期内窥镜的成像质量测评。目前我看下来这个内窥镜基本就是能看清图像就行,质量确实不咋地。
1700750983869.jpg
5个LED灯珠的亮度确实杠杠的。全黑的屋子,我用这几个led灯照在一个金属盆还很亮啊。
1700751367416.jpg
如果是新拿到板子的小伙伴则可以先在终端中输入
sudo apt install python3
  • pip3 install opencv
  • #先配置好环境,推荐大家在虚拟环境中使用,
  • pip3 install virtualenv
  • virtualenv venv_test
  • cd venv_test/scripts
  • activate
  • #激活了虚拟环境再去跑,具体的用法可以自行搜索,很简单的哈。
  • 复制代码
    说回我们的应用,板子上安装好python后只需要用opencv显示出USB来的影像就可以开始“探索”啦。
    def main():
  •     cap = cv2.VideoCapture(0)

  •     while(cap.isOpened()):
  •         ret,frame = cap.read()
  •         cv2.imshow("usb camera",frame)
  •         if cv2.waitKey(1) == 32:
  •             break

  •     cap.release()
  •     cv2.destroyAllWindows()

  • if __name__ == "__main__":
  •     main()
  • 复制代码
    先给大家看看楼主的耳朵,没敢深入,就看了看入口。
    注意!!!未成年人不得尝试哈!!!
    mmexport1699541439684.jpg
    咱也没有学过医学,所以这种危险动作还是不要轻易尝试。
    于是我在我租住的小公寓这边找到了一个房东留下的口。就是一个装修时留下的走线管道,黄色的是煤气管道。
    IMG_20231109_224824.jpg
    基本上就是拿到哪里带上就走便携性十分,但是5寸小屏幕再加上内窥镜质量不高,确实显示效果差了些。有些看不太清,不过基本够用就行,毕竟是低成本的DIY嘛。
    image.png
    总结

    DIY过程十分有趣,即动手又动脑,尤其是给盒子开孔,烙铁刀片轮番登场,要是盒子再大一点,我就可以把屏幕塞到里面去,这样就更像一个小小笔记本啦。

    我有时候就在想,要是官方能够出一套带屏幕带电源的开发板套装。走线啊布局啊都设计好的,即便贵一些。我都会考虑入手玩玩的。自己弄虽然乐趣十足,但是美观性自然不高嘛,HDMI电源线裸漏在外,不过倒是足够硬核。

    下期预告:快来看看我用YOLOX识别了谁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