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能芯24V全集成电机专用开发板
2R程序测评,测试中使用到的电机型号为ZD2808
一、资料下载与开发环境配置
资料下载:扫描二维码或者在下方共享文件中获得对应的文件。
开发环境需要安装KEIL MDK(Keil uVision)(官方例程使用该IDE建立示例工程)。(KEIL的版本建议稍微更新高一些,过低版本可能导致pack包安装后,出线无法正确索引目标芯片的情况)。
解压后打开Metanergy.MYg0002_DFP.1.0.5.pack,直接默认安装即可,前提是KEIL MDK必须先安装好,否之无法正确索引本地Destination Folder。
到Finish界面,就算是安装成功了,打开一个示例工程,这里解压的是2R示例程序,
这里必须要注意了,元能芯寄出板子的时候,默认会配置一种硬件模式:
需要观察,默认焊接的是哪种硬件配置,这里实际上涉及到FOC算法的三种常用的硬件路线(单电阻、双电阻 和 三电阻采样原理):
三种采样原理各有优缺点,见表:
采样方式 | 成本 | 实现难度 | 性能 |
三电阻 | 高 | 简易 | 100% |
双电阻 | 中 | 适中 | >=95% |
单电阻 | 低 | 复杂 | >=90% |
元能芯这款专用板,在硬件上兼容了双电阻也就是2R,和单电阻也就是1R,但是需要更改固件的同时需要更改一下硬件上的电阻配置,硬件电路兼容方法是通过不同电阻的选焊实现,具体见官方提供的原理图:
这里我们可以观察到,实际上收到的板子,默认焊接了R27和R34,意味着选用了2R的模式,测试例程时,应该优先选用2R,如果需要测试1R的例程,需要提前先自行更改一下硬件配置。不同的固件,对AIN4的测量影响以及内部计算,都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差异,有可能会导致电路参数超脱了硬件极限,使芯片发生不可逆的损坏。
二、硬件连接说明
言归正传,安装好pack包后,打开2R示例工程:
打开Option-Device,可以看到安装PACK包之后,可以正常识别到芯片,对工程进行编译,下载到开发板中:(这里需要自备一个SWD的下载器,使用STLINK或者JLINK或者DAPLINK或者其他的支持SWD方式的都可以)
这是连接上之后,板子的状态:
可以正常识别到芯片,从数据手册的2.1章节中,可以直到MYg0002 MCU的嵌入式内核是Cortex-M0的内核:
切换到Flash Download页,勾选一下重新烧录自动复位和重启运行,
对文件进行编译:
再通过下载器下载到目标芯片上:
下载完成后板子状态:
可能拍照不是很明显,可以通过前后对比,明显看到,原本state量的指示灯,熄灭了。说明板子出厂后,可能未来得及对固件进行更新到2R的新程序。这里如果需要直接跑电机,就需要用户拿到板子后,先对芯片的固件进行更新一下。
三、测试视频
跑电机之前,先对其他的官方例程进行测试一下,免得因为电机操作测试过程中损坏了芯片,无法使用其他功能。
官方提供得资料中,除了1R和2R的示例程序外,还提供了一个单芯片例程库,我们先看一番:
板载资源中,有一个LED,D5:
也就是连接到PC5的引脚,使用低电平驱动的方式点亮。
打开GPIO例程:
Demo是可以直接编译通过的,但是demo中使用的引脚是PC7,我们还需要进行简单修改一下配置,更改为PC5,操作D5灯,方便观察实验现象:
如上图小改一下DEMO,烧录到板子上观察现象:
可以看到,烧录之后,先慢闪5次,再进入快闪,与程序编写完全一致,可以初步认为,开发环境配置完成!
接下来进行2R例程接电机测试一下,先重新烧录2R例程,然后卸下电路,进行电机端硬件接入。接线之前,要看一下数据手册,注重观察VIN的输入逻辑和极限参数以及标准工作电压范围:
再数据手册4.1中可以直到,芯片内部的电压基本依托VIN输入,
VIN的极限是6~40V,而参考的正常使用电压范围是7~24V,那么接入VIN的时候,除了要关注正负,还需要注意电压范围,防止过大的电压对芯片造成不可逆损坏。
四、测试结果
电机测试正反转都没问题,使用2R的程序,直接接ZD2808电机,但是表现不是很连贯:
正转测试:
反转测试:
接下来要好好研读一下2R程序,看下如何调整,让ZD2808丝滑转起来。
五、备注
注意默认出厂时,硬件配置是2R的。
MYi0002V0405开发板说明.pdf
(1.63 MB, 下载次数: 0)
MYi0002V0405_2R 双电阻程序.zip
(8.8 MB, 下载次数: 0)
MYi0002V0405_1R 单电阻程序.zip
(2.69 MB, 下载次数: 0)
MYg0002_V1.0.2单芯片例程库.zip
(2.28 MB, 下载次数: 0)
/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