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开始用干电池、小灯泡和磁带盒组装最简单的发光电路,当小灯泡开始通电发光的那一刻,感觉自己就是科学家。后来家里的朋友亲戚陆续将家里的故障电器送到我这里来,也就开始了自己上学时期的维修生涯。通过自己中学的学习终于对电子电路有了基本的知识掌握,也真正的开始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电子之路。
到大学才真正的接受了系统的电路学习,模电数电,PCB。大三的时候有个组装功放的实验课程,就是趁着这个契机,完成了大学中第一个自己用万用板和电烙铁焊接出来的功放电路。下图就是功放的正面整体效果图:

下图是功放背面的焊接走线图:

后来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了卡拉OK功能,也就是话筒放大电路,这个模块电路如下图:

背面的焊接走线如下图:

组装到一起的整体效果是这样的:
工作之后在原来功放的基础上添加了音量显示功能,每个声道通过16个LED灯泡来指示功放输出音量的大小,这里面用到了ATMEL公司的ATMEGA8单片机,还有编程的一些基本知识,虽然电路程序都相对简单,但是真正的将模电数电的知识用到了实际的制作中。
下图就是音量显示功能模块:


和功放配套的音响也是自己一步步用锯条裁出来的,还有内部的分频器也是自己用电感电容拼出来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大约十年,整个一套功放音响系统依然在正常工作,觉得上面的尘土多了,用自来水冲洗一下,等晾干之后就焕然一新照常是使用了。
工作之后,从事了飞机维修工作,虽然还是和电路打交道,但是动电烙铁的机会在工作上是越来越少了,还好还有一颗热爱电子电路的心,在生活中,把修电器,改电路作为自己的一项业余爱好,当电烙铁握在自己手上的时候,整个人都会沉浸在激动的情绪中!也许每当松香袅袅生烟的时候,就是我们在挥洒自己的智慧,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