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IC元器件的分销,很多人都不得不想到华强北。华强北,这条千余米而日客流超50万人次的电子一条街,簇拥着约5万家的分销商。无疑,就正是依靠这些“蚂蚁雄兵”式的分销商们,华强北才堆积起了一个规模达千亿的电子产品交易市场。而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IC元器件交易集散地,一直以来,华强北商圈其实都有着一个很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其中绝大部分的IC元器件分销商都是潮汕人。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究竟潮汕人和IC分销之间发生过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呢?要想揭开这段已然沉默的历史,在此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物,那就是曾在业内被称为“中国IC分销之父”的颜友岳先生(1930~2012)。
颜友岳,1930年出生,广东潮汕人。颜回第八十三代世孙,是中国首批进军IC元器件分销行业的企业家之一,在业内被誉为中国IC分销之父。
早年生活
1930年,颜友岳先生出生在了广东省潮阳县陈店镇内一个平凡而贫困的农村家庭。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日军轰炸潮州。
1944年,父亲颜振坤不幸因病离世。对于本来就贫困的颜氏家庭来说,这无疑是沉重一击。为了撑起整个家庭的负担,当时只有4年级文化水平的颜友岳被迫走上了养家糊口的艰辛之路。
1950年,20岁的颜友岳进入当地的水产局成为销售员,并随后成为了共产党员。期间,虽然已经步入社会生活的艰苦奋斗,并且自己的文化水平也不高,但是勤奋刻苦的颜友岳却并未停止自学。
1952年,原本只要四年级学历的颜友岳因自学成才得到领导的赏识,最终被转到潮阳县人民政府当起了文书。为此,当地的报纸后来还特意对这段自学成才的励志故事做了相关的报道。
1954年,24岁的颜友岳被分配到广东省潮阳县柴油机厂再次当起了销售员。而后,刻苦认真的颜友岳很快又得到了上层的赏识而被提为了科长。
1978年,文革结束,改革开放拉开了中国的新篇章。经历了中日战争、国共内战、文革武斗等历史动荡的颜友岳,凭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已然将整个柴油机厂的所有流程工艺都精熟于心,同时还兼备潮汕话、广东话、上海话、客家话等多地的方言,成为了潮阳县柴油机厂不可多得的人才。
经商之路
1984年,受到改革开放浪潮冲击的颜友岳毅然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这一年,已经54岁的他与朋友合伙开了一个电镀厂,进行了首次创业尝试。然而,随着原单位领导多次诚恳的邀请,本已决意离开的颜友岳最终都还是不得不暂时放下了他的创业之梦而再次回到了柴油机厂。
1986年,已经56岁的颜友岳先生再次离开柴油机厂而全身投入到创业的奋斗之中。这一次,他在当地独资成立了广东省潮阳县纺织工业供销公司(第二营业部),借用地理优势从香港进口相关纺织品到内地进行销售。然而,由于汇率波动成本增加等问题,颜先生这一次的创业却并未起色。
1988年,听从二子颜楚邦的建议,敢于挑战的颜友岳先生毅然放弃了纺织行业,率领儿子三人在潮阳县陈店镇成立了新华电子商行,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首批进军IC元器件市场的先驱企业之一,随后一度带动全国IC贸易的蓬勃发展。
所谓“父子同心,其利断金”,有了儿子们极力的辅助以及前面创业经验的总结,颜友岳先生这一次终于都迎来了春天。凭着“诚实守信,恪守己身”的品格,善于交际而又精通上海话等多地方言的颜友岳很快便在江苏、上海等地方取得了众多厂商的信任而成为了他们稳定的元器件供应商。为了方便结算和资金的安全,当时某些厂商会直接一次性将数万元的金额存放于颜家,之后再慢慢取货抵消。颜氏当时与众多厂商之间合作的信任度,由此就可见一斑了。
由于当时IC非常暴利,只要买到就是赚到,只要入行就等于发财。敏锐的潮汕人很快便在陈店镇掀起了一股IC的经商热潮。所以在这一历史背景的影响下,直到今天,经营IC元器件分销的大多数都依然是潮汕人。并且当时大陆内地的IC元器件供应主要都是经由香港而从国外进口的,凭借着地理优势,陈店镇很快便成为了当时全国数一数二的IC元器件集散地。而这其中,最有名的分销商之一自然便是颜友岳先生所创办的新华电子。
由于当时国内的电子元器件生产规模有限,质量较差、价格也高,很多IC在国内根本买不到,所以陈店镇当时一度成为这些IC芯片在大陆的唯一来源。1995年,粤东电子城在陈店镇建立,陈店镇也因此而开启了IC元器件贸易的新纪元。以“诚实守信,恪守己身”为经营理念的颜友岳先生,期间也把新华电子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货源方面获得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众多供应商的支持,销售方面则已成为上海、江苏、山东等地区众多生产商的稳定供应方。
1998年,深圳市政府开始对华强北商业街进行改造,凭着地理的优势,华强北很快便发展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电子市场。那时还没有互联网、没有现在的网上交易平台,所以柜台是主要的经营模式。随着华强北的发展,全国IC元器件贸易的重心也慢慢的开始从陈店镇而转到了华强北。
2000年,由于华强北强大的冲击,颜氏家族正式带领企业进驻深圳。由于颜老在IC元器件分销商中的江湖地位,所以业内有人将其称为“IC分销之父”。
2012年4月17日,老先生因病离世,享年82岁。2014年,继承颜老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和敢于挑战的坚强意志,二子颜楚邦先生以颜友岳先生之名发起,带领颜氏家族在业内推出知名IC垂直电商平台“万联芯城”。
家族教育
在商业基因浓厚的潮汕人中,很多家族往往都会有一个不好的现象,那就是过于注重商业而轻视子孙的人文教育,因为素来务实的潮汕人通常都看不到读书的实质性功用。然而,作为颜回的八十三代世孙,颜老却并没有染上这个恶习。相反,他比很多书香世家都更注重子孙的教育。为了鼓励儿孙们努力学习,颜老先生退休以后始终身体力行而不断地努力学习新时代的知识,他对新时代的融入甚至要远远超于他的儿辈们。尽管自身只有四年级的学历,但是颜老的一生却始终坚守着“学到老,活到老”的信条。甚至2010年,老先生在病中也仍旧不忘跟儿孙们努力学习QQ等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
而在经商之道上,老先生则时常叮嘱儿孙们一定要“诚实守信,恪守己身”。因为老先生认为投机取巧最多只能获得一时之利益,唯有诚实守信的品格才能真正把生意做得长远。
尽管颜友岳先生有着“IC分销之父”这样的江湖称誉,甚至还一度带动了陈店镇成为全国IC交易的中心,为今天的华强北打下了IC分销的潮汕基因与基石,但是由于IC行业信息的封闭性和这一圈子的排外性,所以颜老一生平凡而不平淡的故事始终鲜为人知。然而,正如IC业内人士所评论的,“大隐隐于市,功成又何必有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