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拥有很大技术存量,但是产业化困难重重。
技术产业化按照投资比,产业化阶段投入是科研阶段10倍左右,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很多日本企业集团,财务情况很糟糕,造假账,银行不愿意借款,在金融市场上难以筹到资金。日本企业集团是多元业务,因为世界市场竞争和环境变化,很多分公司面临困境,拆东墙补西墙,有技术优势的企业难以发挥优势。
东芝公司很典型,东芝闪存片有世界领先地位,但是核电站建设巨额亏损。通用电器公司是企业集团,但是集团原则是哪个行业不能居世界前三就处理掉,这保持了整个企业不被个别企业拖累。
富士胶片是成功转型的企业,富士胶片公司比很多日本企业面临压力大得多,要从胶片到数码时代转型,但是在各个业务之间处理得比较得当,把旧业务果断处理掉,不惜给胶片业务员工巨额遣散费。同时发展新业务,以自己技术优势和经验为核心,向新时代扩展。
其他日本公司困境难以拔出,是没有面临富士胶片那样明细形势,每个业务好像都能继续发展,日本文化特点是暧昧,因此不够果断。
日本企业决策也不够科学是很大原因。 日本是世界最有工匠精神的民族,中层也很能干。中层相当于上校吧,就是团长,舰长和课长们很能干,日本工人也很好,有团队精神。日本很多企业经营很糟糕,财务造假,亏损,但是技术仍然是一流。
以前,英国普通出身只能当到舰长,上面是12岁就能当上将的。日本也有问题,出身世家,开始当了几年记者,现在就是高管了。
世袭制也不是一定降低战斗力,纳尔逊是好的英国海军司令。但是日本贵族很少有好的“海军司令”的。这可能是日本文化,母亲对男孩特别溺爱文化造成的,过于长于女人之手。这造成很多日本大企业,很多好的部份被出售,中层和基层努力多年的部份,补高层胡乱决策造成的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