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又一家电巨头长虹宣布,与ABB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机器人应用联合实验室,从而正式拉开这家中国老牌家电巨头进军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大幕。
  其实,这并非家电业第一家公开造机器人战略的企业。就在7月下旬,格力电器拉开新一轮的多元化布局,其中以工业机器人为主体的智能制造,成为格力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格力掌门人董明珠更多次强调,格力造机器人,不仅自己用,还要卖给其它企业。
  更早,今年初,美的集团宣布收购全球四大机器人公司之一的德国库卡集团,谋求对后者的控股权。更早些时候,美的集团还与全球四大机器人公司之一的日本安川成立两家合资公司,涉及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并投资了一家本土的工业机器人公司安徽埃夫特,完成对工业机器人和家庭服务机器人的系统布局。
  与美的、长虹、格力进入机器人产业,多聚焦和集中于工业机器人领域不同,海尔集团的机器人战略布局主要集中于家庭的服务机器人。早在今年初的美国CES展上,海尔就发布第一款家庭智服机器人Ubot,用于对智能家电,以及智慧生态圈的中枢控制中心角色。
  虽然,TCL集团当前没有进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具体动作,但公司董事长李东生却采取另一条路径:成立专项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资与TCL相关的智能机器人技术和企业。这也是传统家电企业首次借助资本力量进行机器人产业布局和投资的案例。今年以来TCL在资本运营上动作不断。
  不过短短几年,海尔、美的、格力、长虹、TCL等家电巨头,就通过自身的直接投资手段,进入机器人产业。要么是直接制造、销售机器人,要么是布局以智能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从而拉开一场轰轰烈烈的对智能制造深度跨界、布局和转型。
  相对,当前众多家电企业纷纷在生产制造环节,通过外部采购的方式,以机器换人的操作策略。上述家电巨头或投资,或直接进入机器人制造领域,试图将家电制造与机器人、智能制造三者进行深度捆绑。从而可以赋予外部资本市场更多的想象空间。
  然后,这种直接虽然可以让上述家电巨头,拥有比同行在智能制造上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这却是隔行如隔山,这对于家电企业的资金能力,运营能力,以及管理协同能力,却提出不小的挑战。更重要的是,从传统的规模化制造到机器人的智能制造,跨界难度不小。
  其实,对于家电巨头进入机器人产业,可以说是“意在通过自筹自建”方式加速于智能制造环节的转型进程。也可以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构建并运用智能化的新工具,找到发展的新通道。
  直观来看,在机器人产业的布局,对于上述家电巨头来说,就是智能转型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布局智能制造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手段,重点要解决的是:通过亲自布局和操刀机器人产业,解决传统家电制造业的思维局限,从而真正可以建立并打造符合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的先进高效运营体系。
  过去很多年以来,对于大量中国的传统家电企业来说,与欧美日韩同行相比,最为缺乏的就是在精益制造上的积累和沉淀。这也造成长期以来中国家电产品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波动起伏不定。而进军并布局机器人产业,系统深入完成对智能制造从机器人到智能产业链的垂直一体化布局,正是掌握智能制造的新钥匙。
  对于上述家电巨头今后的发展,面向智能制造的布局和自主话语权体系打造,至关重要。而拥有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协同能力无疑是“重中之重”。更值得期待的是,这不仅可以让企业在智能制造上完全掌握自主话语权,还可以在长期布局中探索一条在家电制造业务之外的“量增利长”新支撑点:卖机器人。
  面对整个家电产业未来的生产制造智能化转型变革,这已经是一条没有任何悬念的出路。而智能制造的核心就是要推动大量机器人取代人工,成为生产线上的新主角。在这种背景下,家电巨头们的机器人新事业,不仅可以利己,还能利他。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是一门新的大生意。
  更为重要的是,机器人这个“重资产、重技术、重生态”的新行业,绝对不是一般家电企业可以随便进入的行业。这也直接成为少数巨头的新商业游戏,利润的丰厚性,超出当前家电产业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