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贾跃亭有一魔力估计目前国内科技大佬都很羡慕,那就是吸引人才的能力,他能把各行各业行行色色的大佬们都聚集在一起。冯幸是原联想的,刘江峰、徐昕泉是原华为,听说还带了一班华为老人过去,还有很多等等都是原来其他行业大佬级的人物如今全部到了乐视的门下。
终观加入乐视的牛人基本上都是一个人过去的,但华为不一样刘、徐二人之外还有团队。当时因为该二人的加盟还传出了华为成立打乐办的事,为此华为不得不正面回应此事。当时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有多大,这也致使刘、徐二人迟迟没有公开自己到底在乐视负责什么,也许是乐视有意而这之。
继刘、徐二人之后昨天网曝原华为终端公司高管高峻正式加入乐视,负责手机之外的智能硬件设备。而高峻以是何许人也,个人好奇之下搜遍全网也只能找到不多的信息。据网上显示:原华为终端公司的高管,负责市场策划。高峻在华为的资历很老,他在担任宁夏办主任的时候,卖出了华为的第一台STP,做电信行业的人都知道。也就是说此人是华为元老级的人物,据称是2013正式离开华为的,也就是嘴哥担任华为移动终端总裁的时候。
无论是刘还是徐还是高,这些华为的前高管他们的下半年已经足够衣食无忧,而且比很多有钱人过得还要好。可是为什么他们都会加入乐视呢?这也是外界最看不懂的地方,他们肯定不是为钱而去的,难道他们真的是为梦想而去的,乐视会给这些人提供什么梦想和平台呢?至少现在刘江峰得到了酷派的平台。(来源:电视之家)
乐视是如何笼络人才高管的?乐视在招揽人才上究竟有什么独到之处?
许以未来 套牢高管
乐视所造的商业模式和概念,并非只是停留在“忽悠”阶段,贾跃亭最重要的挑战,是需要建立起利益一致的人才体系、管理体系,真正为外界呈现其野心和梦想实现的可能性。
乐视汽车、乐视手机、乐视体育,如今乐视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在2014年贾跃亭长期滞留海外,乐视风雨飘摇的时候,开始搭建起了业务架构和团队。
在乐视的最低谷时期,乐视汽车负责人吕征宇当时正处于被说服加入的节点,他接受《福布斯》采访时回忆称:“说自己一点疑虑和担心都没有,肯定是假的。”但2014年10月,他在香港和尚未回国的贾跃亭聊了三个小时之后,最终决定加入乐视。“因为我见到了贾跃亭这个人。他很真诚、坦率,我选择相信他。”
同样在2014年年底到2015年年初,还有许多业界高管加入乐视。11月,原新浪体育频道合作总监于航加盟乐视;2015年1月,原联想集团副总裁冯幸加盟乐视,担任乐视控股高级副总裁和乐视移动智能公司总裁,此外还有联想集团联通业务总经理董志升、联想集团运营管理总监崔战良以及微软北亚及大中国区售后运营部高级经理綦滨。
乐视在招揽人才上究竟有什么独到之处?首先,乐视为处于瓶颈期的传统行业高管描绘了一个新的事业版图,其次,来自各个业务板块的股权和优厚的薪资。
据了解,为了理顺各个业务板块的利益机制,贾跃亭还制订了管理层双重持股的架构,这意味着高管不仅持有自身业务板块股权,如果其他板块业务高速成长,他也可以从中分享到增长的红利。
“每个新项目,做到一定阶段,我会拿出30%-50%股权送给团队成员,然后再拿出剩下的60-70%送出去。” 贾跃亭曾告诉腾讯科技。
根据乐视网首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情况公告,公司高管邓伟、高飞、金杰、吴亚洲、雷振剑、杨丽杰分别获得37.544万股、31.768万股、25.27万股、21.66万股、14.44万股、31.768万股。而这些股票,按照现在乐视约46元的股价,这些股票价值几乎都在千万以上。其中,吴亚洲是乐视云的CEO,雷振剑是乐视体育的CEO。
客观来说,贾跃亭设计的股权激励策略,不光让高管在自辖业务中有利益牵扯,同时也把高管编入整个乐视集团中,保证了单个项目高管和集团公司利益一致。而另一方面,新项目前期不融资的策略,保证有更多股权给团队。
而这些高管在原有的公司或许难以取得职业突破,这时的乐视反倒成为了一个大舞台,贾跃亭能把足够的头衔给到他们。虽然乐视整体风险看上去较大,但乐视网的股票、工作价值和薪水都是他们选择乐视的理由。(来源:腾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