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榜单是针对数字方面的职位,且硕士生校招,本科会低1-2k左右)
还有一些爆料:
“
- 去年13k比较普遍 今年涨了1000-2000
- 这一波芯片涨价人工智能占了很大因素,而人工智能的发展成熟还需要较长时间,因此至少10年内芯片都很火。
- 海思西安,我周围都是17k到20k的。其他有一些数字方向薪资更高。列表中的薪资算偏低的。
- 海思是缺人可招人不多。
- 兆芯,后来hr打电话加了2k,北京是16k起。华为深圳是18k起,公积金5%。
- 上海艾为,薪资对口学校18-22k,除了年终奖还有别家没有的项目奖。
- 矽力杰的,成都跟杭州是13~14k•17
- 忆芯科技成都(13K-14K)*14至15; 上海/北京(14k-15K)*14至15; 入职满一年配股; 公积金公司个人分别12%,基本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 拿到芯动科技的offer,年薪18万,签约费10000元,薪资水平中等,不过入职满一年可申请无息购房贷款10-50万这点很吸引我记忆科技给21万年薪。
”
2018芯片校招薪资榜单

对比一下去年的,一部分企业涨得很明显。
2017年的IC应届薪资表

总之,恭喜学微电子的同学们,金饭碗变成白金饭碗。再也不用羡慕码农了......
其实差距还是很大的。。。哦,BAT,TDM,以及华为今年的IT校招薪资表也出来了。白菜价22万起跳,最高72万............字节跳动(今日头条)32w 起, SSP上不封顶!据说往年头条有给个别优秀同学开出上!百!万!校招 offer 的先例。(只要你够优秀,钱不是问题)。

据100offer相关数据,90后目前平均 24w的跳槽前年薪,已被这届95 后 22~24w 的校招白菜价追平。
当然了,被倒挂的事情也同样发生在硅农们身上,说好的越老越吃香呢,这都没提模拟岗......
来自HR的“担忧”

对于上面HR的苦水,从业人员有话说:
“作为一个从业三年的ic设计,非常不认同,中国的ic行业最缺的就是资本,毕竟一直以来只有国家在投入,民间基本很少愿意投钱,所以现在有钱都招不到人,毕竟以前不景气的时候,很多人都转互联网了。”
“不是说资本加入把芯片当房地产炒,扰乱市场。为什么芯片发展不起来?没有技术积累,从业人少。为什么人少?有多少微电子专业的毕业生全转去互联网了,自学几个月代码就能上岗,钱还多。微电子入门难,没有几年的积淀,没人带项目,靠自学肯定是不行的。然而,就是这样,往年名校出去的芯片行业硕士生,薪资还有可能不比自学几个月的跨行互联网本科生。这年头,我吃不饱穿不暖没房住,你要来谈情怀?肯定是奔着钱去的,今年中兴事件出了之后,国家才开始重视芯片行业发展。这个HR的说法,我觉得他可能只是想高质量的完成绩效指标,花最少的钱招最多最好的人。”
“高薪的目的是留住转行的人,而如何留住跳槽的人,心里多少应该有点数。”
嗯,说得好!
不过也有不同观点:
“世界范围内,IC工程师能比肩互联网薪酬的也只有台湾地区和韩国,美国加州的软件工程师仍然是比硬件工程师昂贵很多。国内的芯片企业集中在低端产品,净利润率极低,对薪酬支出成本极为敏感。薪酬稍微上涨20%,就会有一大片企业由微利转化为亏损。大陆的芯片产业如果在净利润率没有上涨的时候,薪资大幅上涨,对于整个行业是灾难性的。”
“这样的信息只会让学生们的选择更"向钱看",逼着各家一轮轮加高应届生抢人起薪后,再倒逼内部涨薪,否则成熟的人才会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