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近日,从该公司发布的2019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第四季度净亏损为2.8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26亿元),同比增加116%。更重要的是,戴尔还欠着高达460多亿美元(约3000亿元人民币)的债务!
这是戴尔公司在私有化五年后,去年12月重返资本市场的首次业绩公布。

-----------------
债务重压下 戴尔重返资本市场
两年前的那桩科技行业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笔收购案,留给戴尔近500亿美元的债务,戴尔急迫地寻求融资方案以降低财务杠杆。上市几乎是戴尔唯一的出路。
时间追溯到2年前,戴尔联合银湖等投资机构总共耗资670亿美元,将数据服务巨头EMC收入囊中,而VMware当时作为EMC的子公司,80%的股份由后者控制,戴尔对EMC的收购完成后,VMware依然保持独立上市运营,这也给“反向收购”方案埋下了伏笔。
2018年7月2日,戴尔宣布,将以217亿美元的总价,通过发行新股和现价置换的方式,买断旗下控股公司VMware追踪股票,通过发行新创建的C类普通股或现金置换所有的DVMT股票,以实现公司重新上市。
据资料显示,戴尔重返资本市场,正是因为收购EMC之后,美国新税法推出之后,沉重的债务导致戴尔急于上市。
根据美国税法的要求,公司税的利息抵减不能超过公司息税前利润的30%,此项规定本来是为了确保公司财务状况健康,防止财务杠杆过大的情况出现。但据戴尔提供的信息,因为之前收购EMC,戴尔产生了近500亿美元的债务问题,在税改之前戴尔每年仅仅是支付债务利息就需要近20亿美元。此次美国税法生效之后,戴尔将面临每年3.74美元的额外税务支出,此项支出对于资金本就捉襟见肘的戴尔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资本市场一直在猜测戴尔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再次上市,只不过这次上市的方式以及原因,让市场出乎意料。
-----------------
戴尔要重回市场巅峰,很难
尽管本月戴尔在财报中表示,由于对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强劲需求,上一财年第四财季的销售收入增长了9%。公司报告称,在截至2月1日的三个月期间,该公司偿还了约2亿美元的总债务。
但,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加剧了人们的担忧,即戴尔等依赖硬件的公司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看到销售增长放缓。戴尔在服务器领域的竞争对手惠普企业公司上周报告说,由于需求疲软,收入下降。
(来源: 网易财经,腾讯科技,牛科技)
回顾:
1
戴尔凭什么成为巨头?
在精确的时刻做了对的事
1984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学医的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创建了戴尔(Dell)公司,其时他只有19岁,大学还没读一半。

其乐成在于模式。
在小我私人电脑方才鼓起时,利润长短常高的,一台售价3000美元的IBM PC机,全部零部件的本钱只有600美元至700美元,经销商进货价2000美元,还能赚1000美元。
戴尔选择直接面向用户贩卖,砍掉了中央的分销商和零售商环节,这个中能省下了约莫20%的本钱。

Dell的直销模式取得了很大的乐成,公司创建一年半,就登上《财产》(Fortune)“最受恭敬公司”榜单;创建两年,年收入高出了6000万美元。创建4年后,Dell在纳斯达克上市。
到1991年,Dell已经最先环球化扩张。1997年,32岁的戴尔依附43亿美元小我私人资产成为德州首富。
2001年到2005年,持续5年,Dell成为环球最大的电脑公司。
戴尔被以为是一个了不得的人,岁数轻轻就最先执掌数十亿美元的公司,是一个不靠技能发迹,却在电脑界风生水起的人物,美国《贸易周刊》曾把Dell评为“100名的巨人企业”第一名,秒杀一众牛得不可的科技公司。

可以说,Dell取得乐成,站上神坛,起抉择性浸染的是强盛的实行力。
全力营销,起劲贩卖,夺目采购,低本钱制造,每年只要供给商做出新改造,Dell就可以或许包装出最新最优越的电脑贩卖,可以或许赚几多全都归结于其全力的水平,归根结底这统统都在于实行力。
2
信赖危急!自动退市!
Dell的一次涅槃
2002年,Dell到达顶峰,市值一度高出1000亿美元。2004年,戴尔卸任CEO,由罗林斯接任。
此时由于PC市场正在渐渐饱和,Dell钻营转型。然而,新的营业增添没有到来,却经验了汗青山最为严峻的一次危急。
2004年之前,Dell年均增添还可以或许到达30%。可到了2006年第四序度,Dell的PC出货量同比下滑了8.6%,也丢掉了环球第一PC厂商的桂冠。
2006年Dell被曝出财政数据诓骗的丑闻,被市场禁锢部分罚款1亿美元。

Dell质量题目频仍发作。个中之一是“换芯门”,许多用户在购置了Dell电脑后发明里边的芯片和订单号上的标注明明纷歧致,工作产生在中国,Dell一度被评“对华回收双重尺度”。其它一件是“爆炸门”,在2005年,产生了数起Dell条记本电脑爆炸起火变乱,波及环球,终极Dell在环球范畴内召回约410万块由索尼公司制造的锂离子电池。尚有“订单门”,贩卖代表改动条约及设置;题目电脑;客户处事的知足度越来越差;付款后不见电脑……总之各类凵者维权告状中,Dell几回呈现。

二是公司内部呈现题目,高层“潜逃”。2005年年底,Dell原高级副总裁阿梅里奥成为敌手公司遐想的总裁兼CEO;Dell中国总裁麦大伟也在2006年8月告退,其时有传他也将加盟遐想;在Dell稳坐10年的童夫尧(现任遐想环球数据中间营业高级副总裁),也是当时辰被挖走的。一度在十天之内有4名Dell亚太区高管空降遐想。
终于在2007年1月31日,戴尔被迫从头执掌公司。彼时,环球PC市场冠军是惠普。
2007年6月,戴尔公布在1年内裁人8800人,还要求员工志愿多休5天无薪假期,为的是砍本钱。但在PC市场,Dell却未见好转,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16.1%降到了2008年的13.6%。而同期惠普份额从16.3%爬到了18.4%。
做完裁人打算和公司打点团队的重组,戴尔最先了一场旷日耐久的“慢革命”,一边规复PC营业,其它一边,把注押在了企业处事上。
从戴尔从头接受CEO,到2013年Dell自动从纳斯达克退市,时代统共收购了20多家企业处事相干的公司,总计耗费约130亿美元。
这还不算完,2015年,Dell完成了科技行业内最大局限的一次并购,以670亿美金收购了闻名数据存储厂商EMC。

同时,Dell更名了,叫做“戴尔科技整体”,在2018年12月,戴尔科技在纽交所上市,现在总市值386亿美元。

界线冲破,被逼转型!
期间偷袭了Dell
成本操纵支撑下,Dell转型风起云涌,此刻每年如故可以或许卖出许多电脑产物,在最新的环球PC市场份额中,排在第三位。
Dell不再是一家纯真的PC制造商了,可是从戴尔重回公司接受CEO,到放荡收购,再到现在从头上市,但欠债远超市值,其转型着实是被逼的,由于Dell的界线已经被冲破了,即使这个期间已经无法再复制一个Dell,可是Dell的手段已经可以被复制了。
起首,Dell是做电脑组装发迹的,海内俗称“攒机”。戴尔的“攒机”有没有技能含量,有,可是都齐集在出产流程上了,相干专利有550多项。
也就是说,在产物方面,是没有焦点技能界线的,研发无从谈起,每年不到2%的研发占比在业内微不敷道。没有常识产权,始终给人低端产物的印象,如许的Dell电脑正在变得无关紧要。
这一点,导致Dell自己没有创新,一向是依靠着供给商的生长和刷新的,智妙手机、平板电脑都被Dell美满错过。早年的IBM固然也没有在PC营业上走很远,但IBM有焦点技能,一向口碑很好,遐想收购了IBM PC营业后,收成颇丰。
其次,Dell PC营业的焦点手段是直销,一度也是Dell的焦点竞争力,维持这个焦点竞争力,靠的是强盛的实行力,个中包罗了强盛的供给链打点手段。
戴尔曾经说过:“我们的焦点竞争力是直销,我们的打点气魄气焰是直销。”

Dell打仗互联网着实很早,在本身的网站上直销电脑。可是跟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崛起,各个品牌厂商也都得到了直面凵者的机遇,尤其在中国,电子商务成长敏捷。就连戴尔已往引觉得傲的本性化电脑定制,也早已上风全无,一些PC品牌的署理商,早已做起了这弟子意,而且很快就把定制搬到了电商平台上,北京中关村就是见证者。
而且,陪伴电商的快速鼓起而成长起来的强盛的物流体系以及芯片价值的低落,已往Dell的库存周转手段和本钱节制手段也已经不敷以组成绝对上风。
第三,行业界线已经被冲破。前些年,海信、海尔这两个电视厂商都做过电脑。此刻粉丝经济之下,品牌酿成IP,什么事都可以去做,乃至可以做得很好。
小米做了电脑,华为也做了电脑,固然他们的出货量无法和那些个传统PC巨头对比,可是身为巨头们都要清晰的一点是,移动互联网期间,行业之间的界线也在恍惚,可能说,是可以通过一些途径轻松跨过的。
Dell曾经靠供给链的打点来节制PC出产的本钱,小米也能用供给链打点来做手机,然其后做电脑,乃至把供给链打点复制到整个小米生态链里去。
可以被复制,这是极其可骇的。
金额复杂的付出打算,猖獗的买买买,此刻的Dell固然每年尚有近千亿美元的营收,可是看起来倒像是在攒一台大电脑,末了的兼容性怎样还未可知,PC营业会不会成为多余的那块内存条?
假若有一天Dell像昔时的IBM一样将PC营业剥离并卖掉,也丝绝不特别,不行惜,由于戴尔说过,“这个行业里只有两种人:快速动作的人和死人。”
但他还说,Dell当下面对的最大挑衅是汇报外界,Dell能做什么。
钻营新生的Dell,可否像他说的那样担当住厘革的检验,可否适应厘革,更起劲地思索厘革,成为一家好公司,巨大的公司?
文/金错刀频道Di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