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人才争夺战在2019 年一早便拉开序幕,海口、西安、南京、深圳等多城升级了人才引进政策,降低落户门槛、发放住房补贴,为人才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
屏幕快照 2019-05-10 下午12.45.39.png
(图源:《2019 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
人才战略已经不只是企业要面对的问题,它成为了地方政府管理的重要一环,人力资本会直接影响地区的创新能力和长期发展。   
这一点上,高科技产业尤为突出。尖端科技的研究和应用,离不开“人”和“才”催生出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而科技的渗透作用,鼓励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从其他领域引入顶尖人才。
近日,领英与怡安翰威特合作发布的《2019 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就高科技行业的人才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屏幕快照 2019-05-10 下午12.35.33.png
(图源:《2019 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

抢人大战 VS 裁员频频
似乎与抢人大战有些偏差,过去的一年里,高科技行业的人才招聘保持低速下降,较 2017 年减少了 17.9%。进入2018 年第三季度,互联网企业被频繁曝出组织架构调整, 奇迹式的增长模式遇到拐点。
但,理性来看,无论是资本还是人才资源,节流是在外部环境严峻时企业的必要手段。
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讲,这都必定会打破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稳定发展环境,因此拥有适应变革的能力至关重要。抢跑出线的互联网企业如何在长跑比赛中持续发力,迅速适应“变” 局和软硬技能灵“通”的“变通”型人才仍是关键。
无论人才优化或福利缩水的消息如何饱受热议,目前经济形式下,市场反映出人才对高科技行业未来依旧保持乐观态度,高科技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招聘需求量依然保持领跑势头。
据领英数据显示,在目前整体人才流动速度减缓的趋势下,高科技行业流入人数仍比流出人数高出 44.3%,职位数量较去年增长 12.6%。
屏幕快照 2019-05-10 下午12.33.41.png
(图源:《2019 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
离开高科技领域,他们都去了哪儿?
众多企业的沉浮带给了从业者更多理性思考,新兴科技行业正在从高歌猛进过渡向成熟期。以领军的互联网企业为例,过去十年的超高速发展带动了强大的经济效应,企业个体的发展却呈现出复杂的两极化趋势。
既有弯道超车,也有四面楚歌。
伴随着艰难的转型,用人也面临着挑战。
这时候,企业更应深思市场需求和自身定位,跳出已有业务模式和同质化竞争的怪圈,整合人才资源,打好人才“关键牌”,确立核心竞争优势。高科技行业对人才的高需求不仅局限于正面的市场态度,也和急速扩张的版图密不可分。
信息技术与各个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更多可能。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延申,科技产业的范畴越来越宽。相对应的,人才就业空间变得更大、转换跑道更容易。 隔行不再如隔山。高科技领域内的子行业间流动占到行业流出人次总量的 45%,超过半数的另一部分人才则选择了非高科技产业。
屏幕快照 2019-05-10 下午12.34.49.png
(图源:2019 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
近三年,中国高科技行业的薪酬增长率虽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仍领先大多数行业,其中互联网板块的薪资增长最高。2019 年,预计中国高科技行业的平均薪酬增长率将达到 7.2%,在主要亚太国家中仅次于印度。
人才供需与产业发展紧密相关,不同职能岗位薪酬差异化显现。随着国务院 2017 年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确定了 人工智能的战略地位,人工智能迅速与零售、驾驶、手机、社交等行业相结合,AI 的产业化发展在 2018 年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随着 AI 大潮袭来,机器学习人才缺口日趋显著,其薪酬增长率较之于去年达到 16.8%,全面薪酬水平是软件开发岗位的 1.33 倍。

人工智能到来,我是会被淘汰的那一个吗?
高科技已经势不可挡地深入到全行业的业务流程和生产方式中。长江后浪推前浪,人才市场里的参与者不尽然都是赢家。
未来数十年内,职场将进一步顺应数字化、智能化延申的趋势。首当其冲的是借助现有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的行业和职能,更多岗位将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技能要求更高的岗位。
AI 的应用很可能会以比预期更快。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大举进军、市场需求开始进化的同时,新兴行业和传统行业内的职场人该如何攻守兼备?
近年来的人才流动过程中,已经显示出一众职位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广度的要求,特别是具备可移技能和学习能力。
归根到底,人工智能是工具的进化,而工具存在的意义是服务于使用者。

通信行业寒冬来临?值得关注
与人工智能的热火朝天相比,通信行业显得令人尤为担忧。
《2019 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显示,电信、电脑硬件这些行业的人才需求相比以往并不旺盛,需求指数均比全行业平均值低。
企业可以采取相对保守的人才战略,结合业内流动指数和人才稳定指数提前做好人才留存和技能升级的准备;求职者可以更审慎地判断入行节点是否合适、预留求职时间。
通信行业的人才吸引力在 2018 年表现并不突出,人才流失更令人担忧。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李志刚院长认为,通信业的产品创新能力不佳,对用户的体验感知不迅速,这种业务颓势也加剧了行业在人才吸引上的劣势,职位的发展空间和收入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弱。
四个指数判断行业的人才储备是否健康:
屏幕快照 2019-05-10 下午12.34.03.png
(图源:2019 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

《2019 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这份报告不仅针对行业进行了分析,也对当下职场人的行为进行了剖解。

你,多久换一份工作?
职场人更理性看待跳槽,规划跳槽时间变长。职场人对跳槽行为表现出更客观的评价和更全面的认识。作为个人选择,跳槽折射出职场人对职业发展机会和薪酬福利水平的期望,职场人在规划跳槽时表现得更加谨慎:规划时间增至一到两年;多数人选择下一份工作时,通常需要一个月到半年的时间;简单的薪酬激励也不再能有效帮助人才留存。
行业板块内部的人才流动仍占据主导地位。计算机软硬件和咨询行业占据了人才流入及流出总量的一半,行业内的流入流出非常平衡。
高科技行业的主动离职率小幅下降, 非主动离职率基本与过去三年相近,甚至比 2017 年减少了 0.3%。  
多数三年内有跳槽历史的受访者仍然认为合理的更换工作的时间需要保持在两年以上,并且对频繁跳槽的定义集中在一年内和一到两年内数职场人对跳槽行为表现出开放态度,但也有着对应底线。多数并不看好频繁的跳槽行为,视一到两年内跳槽这一时间范围为合理跳槽和频繁跳槽两项的分水岭。
屏幕快照 2019-05-10 下午12.35.49.png
(图源:2019 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
而有离职计划的职场人都期望在下一份职位上获得更高的薪酬福利
屏幕快照 2019-05-10 下午12.36.02.png
(图源:2019 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
在衡量工作机会时,薪酬福利、晋升空间这些事关职场人切身利益的因素重要性极高。而公司平台资源和稳定性、团队管理方式和工作氛围、产品 / 服务的发展前景也位列前五。职场人对于企业的业务发展、管理方式、企业文化也相当重视。
调研中影响职业发展内核的因素,比如转换职业兴趣或升级职业技能的可能性、尝试创新的工作方法和思路,也开始受到职场人的重视,成为考量一项工作机会的附加分。
屏幕快照 2019-05-10 下午12.36.12.png
(图源:2019 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

你的下一份工作在哪里?

《2019 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也曝光了近期人才市场的新状况:

人才流动规模下降,金九银十招聘旺季不旺
- 2018 年人才流动规模整体下降,全年职位数量变化平缓。
- 新入职人数和新离职人数均比 2017 年同期下降了 36.3% 和 35%,与过去三年人才流动量差距进一步拉大。
- 尤其是下半年人才市场表现低迷,金九银十招聘旺季的新增职位数量同比2017年减少33%。

薪酬增速放缓,基本维持 2017 年水平
- 与之前几年8%的薪酬增长率相比,薪酬增速从2017年逐渐放缓。
- 2018年全国各地维持了 前 一 年的薪酬增长水平,由 2017 年的 6.3% 升至 6.4%。
- 多数行业的薪酬增长区间与 2017 年持平,变化幅度轻微。
- 高科技领域薪酬增速从 7.7% 降至 7.5%,不过金融科技增长表现突出,高达 10%。
屏幕快照 2019-05-10 下午12.31.36.png
(图源:2019 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

新一线城市人才吸引势头正劲,薪酬对比北上广深仍有差距
- 15 个新一线城市在人才吸引层面上开始大幅提速追赶。
- 2018 年归国的海外人才中有 6.7% 选择新一线城市作为下一站。
- 移居新一线城市的国内高端人才也占到了人才流动总数的 22%。
屏幕快照 2019-05-10 下午12.33.06.png
(图源:2019 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
屏幕快照 2019-05-10 下午12.33.17.png
(图源:2019 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
虽然这些城市的薪酬水平与一线城市仍有差距,但较高的薪酬增速和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反映了地区人才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后劲。
人才大战日渐白热化,科技日新月异,无论是地区还是企业,以及个人,在新形势下,挑战与机遇都是并存的。怎么才能在大浪淘沙中驾驭变化的市场环境,终身学习是唯一的途径。

以上图文根据领英与怡安翰威特合作发布的《2019 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