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规定 钽电容的耐压要降额到 1/3 以下。
2 推荐 纹波电流大和冲击电流大可能引起钽电容失效,故冲击电流场合慎用钽电容, 热插拔等电源瞬变场合谨慎选用钽电容。
3 推荐 避免使用大容量钽电容;可用并联的形式。
4 规定 钽电容失效易产生明火,故避免明火的场合慎用钽电容。
5 规定 电源模块选型时,应确保电源模块上的钽电容符合降额标准。
6 规定 工业级及商业级器件在实际使用中,结温降额应采用同样的降额标准,以确 保实际使用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水平。
7 规定 面板监控线缆必须加入防静电保护电路(调用部门模块电路)。
8 推荐 单板上关键芯片、功耗较大 IC,附近预留接地插座以备未来加装散热器接地 用
9 规定 散热器尽量多点、低阻抗、短距离接工作地平面。散热器与支柱、螺钉等的 连接处采用星月孔与工作地平面连接;
10 规定 LDO 等芯片的散热体如果是接在电源脚上时,与之接触的散热器应该多点接 到该电源上。
11 规定 器件或模块对散热器接地有明确要求时,按要求接地。如:带铝基板电源模 块的基板和安装孔及散热器要接保护地。
12 规定 单板上无法实现将散热器接地方式处理时,散热器可以采用浮空方式。
13 规定 同轴电缆的外屏蔽层,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可以通过接口接保护地
14 规定 明确标注金属壳体的处理方式
15 推荐 器件带有金属壳体的引脚,将引脚连接到相应的地上。 ESD 防护器件接地端、金属外壳的元器件的金属外壳、屏蔽装置接到静电防 护与屏蔽地;具有金属壳体而人手又经常接触的部件如接插件等部件,其金属壳体应与接 地的机壳或底板紧密相连。内部电路在靠近这些部件的部位,应采用大面积 接地。
16 推荐 如果上面的规则实现困难,推荐金属壳体接地的优先顺序:通过泄放电阻连 接到屏蔽地>保护地>工作地
17 提示 对于一些敏感电路,设计中应进行容限分析,以确认器件选型满足电路容限 要求。 18 规定 单板保险丝降额合理(额定电流降额至少 50%,标称熔断热降额至 20%), 应放在保护器件的前面。对于可能工作于温度较高环境的设计,必须充分考 虑保险丝降额。
19 提示 对于冲击电流很大的场合,保险丝不能按照标称的熔断热计算。有案例表明, 即使很大降额,仍然不能满足要求。厂家不能解释。增加缓启动是根本方法, 不能加缓起可以考虑不用保险丝。
20 规定 尽量不采用无锁定装置的连接器,必须使用时需评审。
21 提示 跳线帽和拨码开关等机械器件存在可靠性,腐蚀等多方面问题,且失效模式 通常容易使系统进入不正常的分支。尽量避免使用,通过电阻的方式用料单 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