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毕业那年第一个月到手的全额工资大概是 4k 出头,自己单独租了一个套一的房子再加上吃饭一个月 2.5k 就这么花掉了。每个月所剩余的可自由支配的钱确实不多,我这也算是在一线城市的广深地区,在内地二线城市的朋友当时只有 1k 出头,合租房加上吃饭还略显紧张。所以我们当时不太需要考虑花钱这个事,确实是没什么钱可花的。
   20170111A0001.jpg938x580


  今天行业发展得不错,如今程序员的起薪大幅提升,刚走出校门的同学除租房吃饭之外想必都还有不少剩余可供花销。作为一个过来人,写这篇文章其实就想谈谈早期如何更明智的花钱,可能会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更有好处。
  电脑

  一般进入公司你会得到一台工作电脑,有些公司是直接给你配置发放没得选择(当年我就是领了个二手本),有些是给你一个上限额度让你自己去买一台,再分几年折旧完,比如额度 8k 分四年折旧,这样你每在公司呆满一年,公司返 2k 给你。我比较喜欢后面一种,这样我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电脑配置,但偏偏我这十年工作过的所有公司都是第一种,只能呵呵了。
  工作前几年公司发什么电脑我只好用什么,工资剩余也不多,当时虽然心系 ThinkPad T 系列的本子,但按我前面的每月结余不得存上一年才能买得起啊。而且心想我干嘛要拿自己电脑去公司工作啊,当时确实想不通。所以结果就是工作的前五年,我换了三个公司用了三个笔记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慢,还老需要重装系统。回头一想浪费了多少青春好时光在等待编译、打包和重装系统上啊。
  五年前到了京东后,碰到了一个同事他就用的自己的电脑,一台 09 款的苹果小白 Macbook。这是最后一代塑料外壳的 Mac,之后都是细磨砂铝合金的了。之后他就一直给我安利 Mac 的好处,然后我就自己买了一台当时最新的 Macbook Pro,再 DIY 换了 SSD 硬盘,原机搭配的机械硬盘用作 TimeMachine 的备份盘,再把内存加到 12G 一直用到今年初。再更新了最新的 OS X EI Capitan 之后,感觉系统变得更快了(说明 OS 优化的更好了吧)。
  用 Mac 的五年里彻底告别了 Windows 下重装系统的问题,都快忘记怎么装了。在原来公司发的电脑上 mvn package 一下一个以前的 Java 工程需要 50 秒,在我的 Mac 下是 20 秒。考虑下这五年来这个命令敲击了多少次,每次都节省半分钟,还是很可观的。关于为什么要用 Mac 的最有力的理由,我觉得最有发言权的是 Mac 代言人池建强在他的文章《先有 Mac 还是先有银元?》里已经写得很明白了,我就不再多说了。
  椅子

  去年底去体检时医生说我的颈椎有轻微变形,而我自己也时常感受到肩背的酸痛。既然达到了变形的程度,肯定非一日之功,都是长年累月不正确的坐姿导致的。程序员进入专注写代码和调程序的状态,或者全神贯注的处理着线上的问题和 bug,哪里还会注意到自身坐姿的问题。有时还要加班熬夜通宵什么的,累了就趴在桌上睡着了,这些都是导致脊椎长期过载并变形的原因,然后随之而来就是肩背酸痛,扭动脖子咔咔得响。
  正因为如此我才开始关心起椅子的事情,然后我想到好些年前看的《软件随想录》,其中程序员部落酋长 Joel 写道:
  程序员的椅子是 Aerons 出品的名牌电脑椅还是 Staples 品牌打折时的便宜货?关于 Herman Miller 设计的著名的 Aeron 牌电脑椅,请让我在这里多说一句。
  这种椅子的价格是每把 900 美元,比办公用品连锁超市 Office Depot 里卖的便宜货或者 Staples 牌贵出 800 美元。Aeron 牌电脑椅比那些便宜货舒服得多。如果尺寸正确,并且调节到最合适的位置,那么大多数人坐一整天都不会感到不舒服。靠背和坐垫都被设计成网状形,空气可以自由流通,所以坐着不会捂汗。这种椅子包含了第一流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尤其是那些带有腰部支撑的新型号。 它们比便宜的椅子更耐用,一把 Aeron 牌电脑椅的寿命至少抵得上 4 把那种 100 美元的椅子。
  所以结果是,买一把 Aeron 牌电脑椅,每 10 年只多出 500 美元,也就是每年多出 50 美元,相当于在每个程序员身上每星期多支出 1 美元。一卷上等卫生纸的价格大约是 1 美元。你的程序员每人每星期大概会用掉一卷。所以,将电脑椅升级到 Aeron 牌,多出的花销与你花在程序员的卫生纸上的开销大致相等。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如果你把卫生纸的支出拿到预算委员会上讨论,你一定会被严厉地呵斥不要捣乱,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事需要讨论。
  Aeron 的椅子确实很好,它曾“坐”揽诸多设计大奖,被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列为永久典藏,还入选了由伦敦设计博物馆甄选的顶尖案例集《50把改变世界的椅子》,堪称办公椅设计史上当之无愧的“头把交椅”。当然价钱也很感人,国内在万元附近,所以基本上绝大多数公司都不会给你配备类似这样的办公座椅。大部分公司配备都是几百块一把的普通办公椅,无人体工学设计,在工作时对你的肩背和脊椎没有任何支撑作用。
  不过像 Aeron 这样高端的椅子我自己买起来都还是感觉肉痛,但至少给自己配一把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椅子还是有必要的。在 1.5k 到 3k 之间还是有一些可供选择的替代品,别等到十年后需要去医院做脊椎牵引理疗,这花费的时间和金钱不比椅子贵多了,还要受痛苦。当然希望未来更多公司都能想清楚即使一把顶级的 Aeron 椅子的价钱相比程序员的人力成本也算不了什么吧。
  房子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毕业的那年就该想尽办法把房子买了,那么是否意味着今年毕业的你也需要立刻买房呢?斗转星移,时移势易,房产的黄金十年是否已经过了?我 12 年底才在二线城市成都买了套房,每平米价格 7、8k 和我刚毕业那年广州天河岗顶附近差不多。几年过去了这套房子的价格依然保持平稳,没涨没跌。
  2016 年伊始就听说上海虹口区新楼盘遭哄抢一空,352 套房源一天内售罄,平均每套均价近千万,每平米均价 8 万。现在这种一线城市的千万级住房都算不上什么豪宅,只不过是普通的小区住宅,是否值得购买呢?基本上我看还是算了吧,如果房子总价超过你年薪的十倍,那么还是别用贷款上杠杆买房了。
  如果是在二线城市,比如我所在的成都,不说一千万,一百万的房子已经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如果你有年薪十万那么贷款买一套总价百万附近的首套自住房,看起来还算比较合理。现在库存房源太多,首套房贷款比例已降到两成,而公积金贷款的利率也比较低,尽可能长(30 年,因为钱总是不断贬值的)的还贷期限,那么双工薪阶层夫妻双方的公积金就可能能覆盖了每月的还贷额,对生活开支的影响微乎其微。
  理财

  在买完上面这些后,剩下的节余就用来该用来理财。李笑来写过一篇《越早开始越好的事情没几个:理财排在第一位》,他对于理财的观点如下:
  所谓的理财,理论上并不应该狭义地理解为去银行买理财产品。
  存钱、做预算、控制开销、赚更多利息、赚利息差、正确使用信用卡、购置不动产、投资一些多少有风险的标的,这些都是理财活动。
  所谓理财,这个定义比较合理准确:如何有效管理现金流 —— 这其实与钱多钱少关系不大。
  深以为然,对于理财我就属于开窍得挺晚的,但我观察了下在我身边一直没开窍的也还挺多的,而我的上一代人几乎从来就没有开窍过,一生唯一的理财方式就是银行存款。既然提到理财就是有效管理现金流,我就谈谈如今我管理现金流最重要的一条,永远不把钱放在银行活期账户上。
  所以每次工资一到账,预算好本月需要还的各种账单和可预期支出,这部分就会立刻就转到余额宝。其余的部分转入流动性比余额宝更差点,但利息更高的风险资产。理财的本质就是聪明的承担风险,这里的「聪明」并非智商高下,更多是一种控制能力,风险控制和自我心理的控制。至于如何才能变聪明,除了不断学习、试错并吸收经验教训,然后永远地重复这个过程。所以知道为什么越早开始越好了吧,至少试错的成本更低。
  大部分人对理财的关心都放在了怎么存来获取更高的利息或投资收益,其实理财的另一面是怎么花。关于花钱就自然绕不开信用卡,传统的观念是挣多少花多少,绝不用信用卡今天花明天的钱。这种观念绝不是什么老一代人的观念,其实我观察到比我年轻的好些人都有。如果你控制不住刷信用卡并导致入不敷出,成为卡奴。那么其实可能你的自控能力也不足也去承担更高风险的理财活动。
  虽然我 04 年就办了第一张信用卡,但却一直没开窍用得一塌糊涂。我认为刷信用卡的一大作用是积攒信用,而信用在未来会成为你的财务杠杆。另外刷信用卡还有很多「羊毛」可以薅,有刷信用卡送加油洗车的,有超市或海淘刷卡返现的,也有刷卡送星巴克咖啡或电影票的,还也有机场接送或免费航空保险等等,而且大部分的信用卡刷卡都有积分,积分又可以兑换礼品或航空里程。这里面的窍门多多,但我觉得不要为了薅羊毛去花太多心思,办太多卡,这里面的时间成本也不低。所以结合自身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所需去适当办理几张信用卡还是不错的。
  这时可能有个观念又会跳出来挑战,手上不留点应急救命钱么?不用,前面说了信用这时就可以当钱用。随时可以从手上的信用卡、京东金条、支付宝借吧、腾讯微粒贷、消费信贷之类的地方借出需要应急救命的钱。而你实际有那么多需要应急救命的时刻么?
  买书

  这条最重要,但只有两句话,所以放在最后。买书根本不需要考虑价钱,读书最大的成本是选书和读所花费的时间成本。所以别花时间去找这个资源那个下载了,直接买是最划算的方式。
  ...
  写了这么些方面,其实这些都是我刚开始挣钱时都没做好的地方,终于开窍了,时间已经过去了不少。
    来源:微信公众号 瞬息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