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oung.river 于 2025-1-11 16:56 编辑

2024年10月9日,联发科正式推出两款芯片,一款是手机领域是天玑9400,另一款就是汽车座舱芯片CT-X1,这也是联发科与英伟达合作的首款芯片。 联发科在发布会上毫不掩饰,宣称性能超越高通SA8295有30%。不过联发科还是一贯风格,未透露太多CT-X1的细节。当然CT-X1是产品代号,联发科内部型号是MT8678。


CPU方面,相差有18%,但联发科的CT-X1基础频率低不少,功耗比SA8295要降低不少。联发科的CT-X1与天玑9400的CPU配置基本没差别,天玑9400也是一个X925超大核、三个X4超大核、四个A720大核的全新架构。X925提升到3.62GHz,比天机9300最高频率提升了几乎400MHz,也就是大约11%。X4核心的频率从3.25GHz略微提高到3.3GHz,四个A720核心的频率从2.0GHz大幅提高到2.4GHz。X925、X4、A720核心分别搭配2MB、1MB、512KB二级缓存,与上一代相比,容量都翻了一倍。整体配备12MB三级缓存,容量增加50%,以及10MB系统缓存车规版大幅度降低频率,降低功耗。实际CPU性能可以轻松超过SA8295 30%。


对CPU来说最关键的数据有两个,一个是IPC也就是解码位宽,另一个就是cache容量,在被高通抛弃以及苹果步步紧逼下,ARM不再缓慢挤牙膏,一步到位推出了X925,解码位宽高达10位,是X1的两倍。Cache则是X1的10倍以上。足以媲美苹果的A18。Cortex-X925实际就是Cortex-5,SA8295用的是ARM在2020年的架构,和联发科的CT-X1有着4年的差距。


目前,所有的AI大模型(即LLM,语言大模型)都是Transformer架构,Transformer架构保留了部分RNN串行计算的特征,尤其适合CPU运算,还有些矩阵矢量乘法运算,CPU效率远高于GPU,通常这些运算会退回到CPU中进行,与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最高效率对应Transformer架构的是CPU而非GPU,只不过CPU的核心数量很难像GPU那样做到数百乃至数千个,论到单个核心的算力,CPU远在GPU之上,这也是英伟达要做自己的CPU的主要原因。顺便说一句,英伟达也将在明年推出基于Cortex-X925的AI PC用CPU。


GPU方面推测和天玑9400一样采用了Immortalis-G925,还是12核心,在1612MHz下可以爆发4952GFLOPS的算力,几乎相当于中低档次桌面级独立显卡。用在车机上,虽然频率要大幅度降低来降低功耗,但是3000GFLOPS的算力也是相当惊人的,与SA8295完全一个水平。


大模型时代,存储带宽比算力重要,存储带宽决定了大模型参数下限,这点联发科CT-X1有着压倒性优势,也是联发科敢于说支持130亿参数大模型的底气所在。


此外,CT-X1的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性能高达46 TOPS,这使其在自动驾驶及座舱智能化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业内分析认为,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联发科如能充分发挥CT-X1的技术优势,将能在汽车芯片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本公司代理MTK商显,TV,IOT和车载主芯片,并有技术团队提供相应的软硬件技术支持。有相关需求,欢迎随时联系13538284956(微信同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