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赛格大厦到曼哈数码广场,930米,华强北路从南走到北。
  95后的张宇在华强北的第一夜,住在曼哈数码广场楼上70元一夜的铺位上。没有窗户,因为三星盖乐世S8手机的巨幅广告覆盖了那面外墙,一尾蓝鲸跃向海面,鳍肢划开四个字——“大有可能”。
  
张宇告诉澎湃新闻:“我就住在’大有可能’那四个字后面。”
  华强北步行街上的曼哈数码广场,张宇说他来到华强北的第一夜,就住在“大有可能”四个字后面。澎湃新闻记者 蒋晨悦 图
  5月25日,三星S8在中国上市,5月20日,已经有华强北人在朋友圈晒现货。
  在华强北有多大可能改变命运?许多张宇这样的年轻人来找答案。张宇向一位前辈打听经验:“我也是做过富士康,准备去华强北,能不能加个微信。”
  收信人已经在华强北做学徒,在翻新手机批发市场学习刷机、修理二手的手机芯片、让一部50元回收的iPhone再次正常开机。每天都有人问他进入华强北的攻略,他没空一一回复,只是偶尔抒怀:“自己从出社会就在富士康,一待几年,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离开不了苹果手机,那是一种对苹果与乔布斯的信仰,就像宗教一样。”
  尽管没有回复,22岁的张宇还是来了,攒足了钱来华强北拜师。他带着在工地上开货车、在餐厅做服务员的积蓄,来向华强北师父支付数千元、上万元的学费。他又走的孤注一掷,辞去烤鱼店服务员的工作时,他对经理说,“我大一辍学出来,已经在拿青春赌明天,我不能再拿青春赌老板的良心。”
  华强北是中国电子第一街,坊间相传的山寨之都,电子界的莆田系,中国手机维修民间大军的黄埔军校。张宇想成为这支野生大军中的一员,成为手机维修招聘优先录取的“深圳师傅”。
  华强北向南不远,香港新界在深圳湾对岸一水之隔,港币价格涨一百,华强北涨价50元。富士康则须一路向北到龙岗,传说如果华强北不给面子,那么在苹果新品发布会之前,新一代iPhone就会首先现身华强北的档口(商铺)。
  除了“冠绝全国”的手机技术,随着华强北大军铺向全国的,还有一张手机销售网,行货、水货、翻新机、华强北组装机,应有尽有,无所不至。众多年轻人从全国南北涌向这里,宿在出租房的上下铺中,前来突破手机芯片的终极技术。有人在档口潜心吃苦,学成分赴西东,再将华强北的货源铺向全国。
  2017年6月,华强北封街改造近四年,重开四个月。张宇22岁,曼哈数码广场也22岁。他的华强北拜师之行,从曼哈70块一晚,没有空调的铺位开始。
  太热了,他熬过了第一个夜晚,不能从头再忍,在几站开外的招待所找到50元一晚有空调的铺位,“70块钱不要了”。
  行业衰退,师父在淘金路上卖铲子
  
  华强北封街改造完毕,在2017年重新开放,将“中国电子第一街”的标志立在街口。澎湃新闻记者 蒋晨悦 图
  张宇支付了一个月五千元的学费,在58同城上找到了一个华强北师父。
  师父已经有些金盆洗手的意思,租下一套公寓作为培训班,雇了几个师傅教徒。偶尔在微信朋友圈里指点手机的疑难杂症,快件收上门整饬一新,再变作靓机发回原处。
  “眼看着自己所在行业日渐衰退是怎样一种体验?”这个问题在知乎上被浏览了167.8万次。
  张宇的师父,华强北许多手机档口的老板,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在这片约1.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数码城前后连成一片,每座都有成百上千的档口(商铺)。在黄金时代,一米余长的柜台日均卖出上千台手机,造富不到亿万都不算神话,英雄从来不问出处。华强北的技术也名声在外,高仿苹果三星诺基亚,三卡三待,装有8个喇叭的山寨机尤其受广场舞大妈喜爱。
  但也在这条街上,诺基亚死去,山寨机迭代多年后集体死去,全球金融危机涤荡过后,华强北封街改造的近四年间,互联网销售又冲刷了一遍实体店。
  张宇住过曼哈数码广场,感觉“曼哈已经死了”,一个个档口被黄色卷闸门封住。洪钦穿过这些缺乏生气的店铺,背对着一排卷闸门坐下。
  
封街重开后,华强北的手机卖场出现了大量空铺,许多早期淘金者已离开这片衰落的市场。澎湃新闻记者 蒋晨悦 图
  1999年,洪钦十几岁年纪,是华强北第一批卖手机的淘金者。他见证了华强北日进斗金的黄金岁月,曾每日在夜总会宵夜数千元交际生意,并不出意外能在第二日就赚回来。他在智能手机带来最后一波辉煌前离开华强北,转去投资房地产。
  洪钦告诉澎湃新闻:“那个时候,你说你在华强北做电子,很有面子,大家都知道你是在赚钱的地方。现在你说在华强北,人家会问,你还好吧?这样关心你。”
  张宇在曼哈这些空荡荡的档口里找不到师父,他在58同城上搜索培训班广告。
  58同城上的培训广告承诺将修手机绝技倾囊相授,收取每月数千元的学费。并且“对于临毕业学员,公司会赠送一套60G的维修绝技视频给每一位学员带走,包括本公司以及档口所有手工技术和分析能力,以便学员巩固与复习。”
  张宇在培训班里翻来覆去焊一块旧芯片,索然无味,对不起广告上“材料管够”的许诺和一月五千的学费。一天过去,两天过去,他开始惶惶不安,师父不是耳提面命的高中老师,他可能学满三个月,却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工作与学费两空地离开。
  张宇渐渐感到行业萧条,“你有没有听过这个淘金的故事?”当一群人听说一个地方有金矿,大批涌来淘金,最早淘到黄金的人,却转而在淘金的路上卖起了铲子发财。一个学徒一个月五千元,也是一份不逊于做生意的收入。
  张宇担心自己想法太负面,但又忍不住质疑:“师父就好像在淘金路上卖给我们铲子一样。”可是自己还能挖到金子吗?他终于和师父商量,能不能退回部分学费,让他另投他处。
  师父几乎与他闹翻,最终退还了一些学费,只是叮嘱他,不要告诉其他学徒。
  翻新手机批发市场中的师父
  张宇发现,学技术,还要去档口做学徒。午后太阳从头顶暴晒下来。张宇向南穿过深中南路,去华强南,那里有最大的翻新手机、山寨手机市场。
  张宇读高中时候,诺基亚正红,他想买一款正价三千余元的诺基亚N98,但网购只要一千余元,货源标注深圳福田华强北赛格。
  那时他翻到评论,人们说:“赛格那大家就不需要去看了,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但张宇看不懂,一个问题从此刻在脑海中,“到底华强北是个什么地方,为什么大家都这么说?”
  诺基亚N98于2010年发布,7年过去,华强北一轮一轮打假,封路改造后,用商场和创业空间替代了山寨机卖场。
  但华强南还能看到昔日的赛格。
  在与华强北隔街相望的几栋居民楼上,挂着通天地通讯城的牌子,以所在居民楼为名,分割为飞扬、长城、爱华三座,一至四层打通成一片卖场。其中名声最响的,是批发二手苹果手机的飞扬大楼。
  张宇说,我一定要在飞扬找个师父。
  
下午两三点开始,华强南的通天地通讯城中,像买卖白菜一样,批发二手苹果翻新机。澎湃新闻记者 蒋晨悦 图
  他穿过门口坐成一排倒卖手机的背包客,下午两三点开始,飞扬里像买卖白菜一样,批发二手苹果翻新机。每个柜台长不过一米多,各自架着一两个大保险箱,顾客从上面架着的监视器屏幕上,可以仔细找到自己的脸。点钞机也架在保险柜上,在微信和支付宝流行之后,背包客越来越少掏出厚厚一沓红色现钞,换几捆手机塞进包里。
  在鼎沸的人声中,老板在计算器上按出一个个报价,背包客开始拼尽自己所有眼力鉴别翻新机的成色,手反复摩挲,打开镜头拍几张照片测试,以防挑中炸弹机,打雁反被啄了眼睛。
  通天地通讯城仿佛真的本领通天:解锁指纹,iPhone 6改装成iPhone 7,芯片屏幕配件装配成新机出售。各种来路的手机流向全国的微信朋友圈,就变成了“iPhone 6s Plus, 成色没有磕碰,完全可以当靓机,2350。”
  在出口的天桥一端,撩开塑料帘子,有二十多个人坐在十几阶台阶上抽烟,吞云吐雾,把所有人笼在云雾中,显得格外安静。
  在华强北鼎盛的手机时代,这种场景在华强北路两侧的商城里司空见惯,如今却退缩到华强南这一片居民楼中。但这里的人气,却远超过华强北路边的任何一家商场。
  张宇已经会熟门熟路问手机价格,“手机贵的就是主板和屏幕,加上一些配件成本不到两千,可以加个几百,在网上再卖出去。”
  货源渠道也是华强北手机江湖中的重要一环,就连学徒培训班的广告都会注明,“培训期间也会讲解和提供华强北周边市场,如飞扬,龙胜,通天地等大型手机主机及配件批发渠道,并可提供一整套货源、渠道、设备的解决方案与经验指导。”
  
通天地通讯城前,坐着一排前来批发翻新手机的“背包客”。澎湃新闻记者 蒋晨悦 图
  奋力挤过一捆一捆买手机的人群,张宇走到楼层边角的修理铺,铺子左右两侧各有一排工作台,挂着风枪、焊台,学徒两边分坐。张宇理想的华强北未来,要从这里起步。
  张宇走到台前,问招不招学徒。
  一个师傅说了句六千,老板递过去一个颜色,让师傅“去楼下档口看一下。”
  “八千三个月”,隔着档口的高台,老板站起了身。
  张宇拿了一张名片,打算再看看。
  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张宇习惯在午后一两点醒来,如同他在流水线上的夜班日子。那时他夜班回来,一觉睡到第二天日光西斜,发现自己突然不喜欢这个世界了,“真的会想跳楼。”
  他并没有真在富士康做过,而是在戴尔的代工工厂,张宇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同。 “件不停,人不能停。”一个人快,所有人的都跟着加速,一个人慢了下来,监工就会过来骂人。做的久了,他发现自己不受自己控制,站成一座机械臂兵马俑。
  张宇夜夜难以入睡,上下铺的舍友们都在煎熬自己的人生。有人找了十几天,有人找了3个月,直到一无所获地离开华强北。十八岁的舍友送外卖出了车祸,第二天继续送餐却碰上电梯故障,爬上了23楼,回来终于一甩手,不干了。
  另一个舍友帮他重装了手机,“是朋友才刷机不收你钱,外面至少50块。”
  张宇明白这是手机行业的暴利所在,刷机不过是启动一下软件的功夫,一秒钟50块钱的收益,如果这不是暴利,那么什么叫暴利。
  
傍晚坐在华强北街口的人们。张宇觉得,他们看起来都很迷茫。澎湃新闻记者 蒋晨悦 图
  张宇辞掉饭店服务员的工作来华强北时,经理想留他,“我也是从服务员,一步一步做到经理。”
  张宇想起来自己22岁,是服务员里年纪最大的一个,想到十几岁的童工同事,在结账高峰期永远吃不上饭终于饿出胃病的前台小妹,永远不交的五险一金,和他离开后仍能背的出的洗脑三观,让他一度怀疑自己陷入传销。可是在他质疑经理的洗脑之后,年轻的同事们开始孤立他,认为他自私,不懂得为餐厅奉献。
  和烤鱼店相比,张宇甚至觉得富士康很好,至少交五险一金,有加班工资。
  会修手机会更好,有亲戚找他,“你会修手机,有渠道,不如你做翻新手机,我拿去卖。”
  张宇没有什么一夜暴富的梦想,他只是想学好手艺,回到家乡,有尊严地工作与生活。相比在餐厅不论对错都陪着笑脸的日子,哪怕讨价还价之间,手机店都有一种他想要的尊严。
  “九十块”
  “七十”
  “那你去别家修咯。”
  那一瞬间张宇觉得,职业真的是不分贵贱的。
  大哥打来电话,说帮张宇在家乡找了一家手机修理铺做学徒,他们在电话中争吵良久,最后大哥问他:“你是不是一定要交钱学,一定要花了钱才安心?”
  张宇找到过一个不收钱的档口,老板似乎和他年纪相仿,但是已经开了六家档口,“几百万身家肯定是有的。”
  老板开诚布公,告诉张宇在档口干活,自然要等创造了一定效益,才能教他几手技术。
  张宇应承下来,那一天,他从中午十二点开始,十块手机主板扎成一捆,从中午十二点到晚上两点下班。怎么会有这么多手机主板,他觉得自己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手机主板。
  他在流水线上的时候,一个月都还有两千元收入,他用吃饭的间隙向早他两个月来的学徒请教有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师兄们神色微妙地摇了摇头。一句老话浮在空中,“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张宇再次离开。
  从曼哈数码城走到赛格大厦,930米,华强北街从北走到南,张宇开始思考是否要离开华强北。
  他在赛格大厦前转过身,在初夏的夜晚,读广告幕布上的字句。
  
华强北街口的广告幕布。 澎湃新闻记者 蒋晨悦 图
  “无穷的
  远方
  无数的人们
  都和我有关
  我喜欢华强北”
  那是张宇到华强北的第十九天,传说在一一破灭,华强北改变命运的可能性不知在哪里。张宇在倒数第二句时停下,脸上仍有属于二十二岁年轻人的明朗笑容,“不是这样的,这里并没有很多单身的姑娘。”
  档口卖行货水货的老板都已锁好柜台回家,做硬件研发的外国创客还在高楼中拆着华强北出品的山寨玩具。彩色的无人机一次次冲上四十余层楼的高度,然后在夜空中坠落。那里都没有张宇的容身之处。
  在华强北封街的几年中,深圳在竭力撕下“山寨之都”的标签,想要一个“创客之都”的未来。张宇觉得这是对的,虽然这个未来里不一定有他。
  但明天,张宇还要再去飞扬试一试运气。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