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波士顿动力的人形机器人Atlas,到诺基亚“未来工厂”的智能监控,再到手术机器人、脑控外骨骼机器人等在临床医学和康复领域大显身手……智能机器人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未来的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不再是单独工作的个体,可以做到机器人之间、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是人工智能技术和机械学的多元融合。”以色列机器人协会主席兹维·席勒认为,智能机器人必须在软件和硬件上都实现智能化,并不断迭代升级。
意大利比萨圣安娜大学教授保罗·达里奥认为,随着物联网不断发展,所有设备都是互联的而且是智能的。“如今,不能再把机器人仅仅看作一个独立行动的设备,而是看成一直在线、一直互联的载体,通过机器与感知的连接,驱动自我行为的生成,就像人类一样。”
“想要做到人机交互与融合,机器人学习就不再是简单的数据输入,而是在应用场景中形成分析与判断。同时,我们也可以发挥人的作用,给机器人提供决策路径,但最终的操作还是由机器人完成。”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杨广中举例说,机器人可以通过追踪技术了解外科手术的目的,从而在手术台上操作,这种人机共生模式必将是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大势所趋。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下,机器人从简单自动化转变为高度智能化,但仅仅依靠人工智能远远不够。“先进的机电系统、稳定持久且可负担的组件、新材料等共同驱动着机器人的发展。”欧洲机器人协会主席贝恩德·利珀特直言,机器人应用场景已从工业到医疗、农业、家庭服务等领域不断扩展,同时推动着各个行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