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跳槽”


跳槽的5大错误

无论您的职位高低,只要您是职场中人(老板、创业者、自由职业人等除外),在您的职业生涯中都要面对跳槽的问题。

有的人因为跳槽,让自己的职位和收入都有了实质增长,而有的人因为选择的问题,职业生涯遇到了很大坎坷,也就是所谓的跳槽跳到了“坑”里。

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鲍里斯教授通过分析给跳槽者提出了5项错误。盖哥针对这5项错误,同时给出了5点建议,与大家一一分享。

第一类错误,没做足功课

求职者主要忽视在4个重要方面做功课。

第一,不了解自己所处行业或职位招聘市场的情况;

第二,不了解目标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经营状况;

第三,忽视对目标公司企业文化的了解;

第四,只在意头衔,不在意工作内容和评估方式。

首先,如果不了解自己所处行业或职位的招聘市场的情况,就很难对目标岗位或薪资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导致对自身作出过高或过低的预估。

如何了解这些信息?

盖哥的建议是,猎头是获得基本信息的第一来源,与猎头就所在行业和目标岗位进行充分沟通,有助于你对自身岗位的定位。

招聘网站也是一个信息来源,盖哥建议你,定期更新自己的简历,即便不想跳槽也可以试着投一下应聘职位,甚至可以去面试一下,对自己的定位会有很大益处。

其次,不能想当然的认为目标公司是个好公司。

其实很多公司明明是麻烦缠身,可还是会高薪聘人,主要原因就是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甚至更有甚者希望来的人是“佛主转世”或“仙女下凡”,能够让公司“起死回生”!

跳到这样的公司,就真的是跳到“坑”里去了!

如何了解目标公司的经营状况?

当然上市公司比较便捷,可以看它的年报、季报及各种公告,而对于非上市公司,向业内同行了解是比较靠谱的方法,如果你们有共同客户那就更好了。

上述都没有,天眼查、企查查等网站也是不错的信息来源,主要看诉讼和风险,如果目标企业的诉讼主要与应付款有关,作为采购人,你就要当心了。

第三,文化契合度很重要。

不要过高的评估自己的适应能力,忽视对目标公司企业文化的了解,如果气场不合,加入新公司会非常的难受。

对于这一点,盖哥其实也没有好的建议,因为世界上完全相同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的,盖哥只能提醒你,要当心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情况,如从国营企业跳到外资企业或从外资企业跳到民营企业。

第四,企业为吸引人才,往往会“美化”招聘职位。

实际职位名称和工作内容相差很大,例如,招“采购总监”结果工作内容基本上就是“采购经理”,会让跳槽的人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

再有,求职者会很容易忽略工作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方式,结果表面上给了很高的工资,结果因为绩效问题七扣八扣也没比原来高多少!

盖哥建议,在与猎头沟通或面试时,要特别就上述内容进行确认,以便对目标岗位进行准确的评估。

盖哥认为,如果跳槽后实际的薪水没有比原来高出30%,就是变相降薪!

第二类错误,为钱离开

能够忍受高薪诱惑的人很少!

很多人考虑跳槽时可能因为公司的经营、企业的文化、个人的发展等因素,但在决定做跳槽到哪一家公司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地把钱作为第一因素。

但往往,过分关注金钱是导致第一类错误的主要原因。

一个猎头曾经说过:

对此,盖哥建议你决定跳到哪一家公司的时候,参考一个重要的指标“资源利用率”,也就是你过往的经历对你未来的工作会有多大的帮助?你曾经的人脉关系是否会因为到新的岗位而被割断?新的公司或职位是否可以对你的经历和人脉产生正向的作用?

第三类错误,为离开而离职

有的时候,人们会对当下处境非常不满,急于摆脱。总觉得领导对自己不公平,同事总是针对自己。

他们不去分析原因,也不去理性计划,毫无必要地急着跳槽,不愿等待合适的机会,并且固执地认为别的地方一定会比现在好。

其实很多时候,骑驴找马找到的是猪!

盖哥曾经在一次分享中提到过,一个人如果在现在的公司里处理不好上下级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到新的公司也一样处理不好。

盖哥认为,多分析一下自身的原因,而且跳槽一定不能因为一时冲动,要对自己现实的情况进行理性分析,即便确定要离开,也要对跳槽进行理性规划。

第四类错误,高估自己

这一点其实最好理解。

人们经常会将成功的原因归功于自己,将失败归咎于环境或他人。

比起高估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缺点认识不足更危险。

人们往往忽视公司平台在他们成功中发挥的作用,也不能正确评估自己在导致目前工作失败原因中所占的比重。

正像一个猎头所说:

升职和加薪的吸引力,会盖过了解核心信息的重要性!

盖哥建议,多听一听上级和同事对自己的评价。对于同事们指出的一些问题,要报以善意的态度去理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五类错误,短期思维

短期思维,有很大的可能是上面四类错误综合产生的结果。

比如,准备不足会让跳槽变得有很大的随机性;

面对高薪诱惑,会让跳槽变得迫不及待;

为离开而离开,是想最快速的摆脱当下的处境,对于未来会怎样,并没有过多考虑。

而如果高估自己,可能导致人们觉得现在得到的与自己的付出不相等。

针对上述的这些错误,盖哥建议,采购经理人无论是否想要跳槽,都需要每隔一段时间给自己做一下职业能力测评,做到知己才能有的放矢。


年后跳槽指南

把握外部机会

不可否认的是,职场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叫做“有苦劳的比不上会跳槽的”,意思就是“跳槽的涨薪幅度远高于公司内加薪幅度”。

很多公司宁愿出一万五的月薪让猎头挖一个人来,也不愿给月薪八千块的老人加两千,哪怕两人的水平“半斤对八两”。

为什么?

一方面,是源于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思想;另一方面,所谓“一碗水端平”凭绩效加薪,真的只能嘴上说说。

每年大公司里,为了加薪而上演的剧情,总不乏一脸狗血。而从公司外挖人,则少了这种顾虑。

这种大环境下,通过看外面的机会,利用跳槽来升职加薪,自然成为了一个重要选项。

跳有价值的槽

如果你对公司有不可动摇的感情,或者你就是公司的老板,那么,以下的内容你可以不用看了。

这里所分享的跳槽,指的是能带来“正向”的,能实现更高“职场价值”的工作更换,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因为可能离家更近,或者工作环境更好等原因,去换一个工作。

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无差异曲线,它是指有这样一条曲线,在它上面的每一个点,虽然商品的组合不同,但它带给人们的效用是一样的。

通俗地说,就是在哪儿干都差不多。

这个机会可能工资高一点,但福利要差一些;那个机会可能老板要好一点,但工作量又大了一点。本质上讲,是“无差异”的。

这种跳槽就没必要了。

不因堵气跳槽

很多人跳槽是因为工作不开心、不顺心。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如果一个人在上一家公司办不好事情、理不顺人际关系,换一家公司也很马上变好。

如果因为赌气有跳槽的想法,你可以尝试调整自己,增加沟通、改善关系、提升业绩,做出成绩后再跳也不迟。否则拿什么和新东家吹呢?

跳槽的最佳时机

我不知道,也可以说没有什么最佳时机,只有得失考量。

如果有下面这两种情况的任意一种,你就可以考虑跳槽。

第一,你明显感觉自己成长快速,业绩也出众,但公司内部的机会总轮不到你。

第二,尽管公司目前是行业前列,业务也开展得不错,但长期来看,公司内部管理问题诸多,行业市场动向、业务发展模式,将对你目前的公司,甚至所在的行业,产生严重打击。

跳槽的渠道

如果决定跳槽了,怎么去找外面的机会呢?

有3个重要的渠道:简历投递、朋友推荐以及猎头推荐。

简历投递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智联、51JOB、猎聘,很多网站就不用我打广告了。

从我个人经验来看,投简历这种做法效率最低。

企业最喜欢的,其实是内部员工推荐。这样做有好处,一方面,内部员工与候选人熟悉,知根知底,降低了沟通成本和双方的试错风险。

另一方面,如果内部员工推荐了自己的朋友加入公司,某种意义上,在公司看来,增加了他的忠诚度。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靠熟人找工作就是“走后门”。有机会就积极地向你的亲朋好友推销自己,告诉他们自己是做什么的,说不定,机会就这么聊出来了。

如何跟猎头打交道

作为高阶职业经理人,通过猎头推荐,是目前最普遍的作法。

但如何才能引起猎头的注意呢?

第一,经常刷新你的简历。(主要以猎聘为例,不是打广告)

第二,积极参加职业论坛或专业培训。

很多猎头也会抱着找人的心态,去参加这些业内权威的论坛和峰会,说不定你就能遇上帮你搞定未来工作机会的贵人。

其实,就算你完全没有跳槽的需求,也应该保持三到六个月更新一次自己的在线简历。

一方面可以增加自己在外部的曝光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时时总结工作经历。

甚至如果有面试的机会也可以去聊一聊,这有助于了解自己在人力市场的定位。

如果你接到猎头电话了,不要紧张。你要相信“猎头是你的合作伙伴”,他们是来帮助你的,不是来给你找麻烦的。

猎头清楚的是:行业发展前景、行业薪酬福利范围、不同公司发展水平、业内口碑、目标公司的面试风格、用人特点等等。

猎头不清楚的是:你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你的能力表现在哪里?你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

如果你就是希望通过跳槽,带来薪资上的提升,那么就把你的薪资期望值范围告诉对方,而不是让对方去猜。

只有你自己想的越明白,猎头才可能帮助到你。

不要贬低老东家

无论,跳槽还是离职创业,有两件事不要做。

第一,不要撒谎。

不要编造自己没有过的工作成绩,更不要去买假学历。你可以瞒一时,但不可能瞒一世。一旦,猎头或新公司察觉到你的“欺骗”行为,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第二,不要贬低老东家。

意思是不要去传播原公司的负面消息。

首先,把原公司说得一无是处,也不能证明你的能力非凡。

其次,不存在没有问题的公司,你总贬低原公司,那新公司的老板和同事,会怎么想?

最后,当你在贬低原公司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否定原来的同事。实际上,老同事是不可多得的社会资源,我们需要仔细维护。

总之,跳槽前请多多思考,不要得不偿失。

转载请注明来源:宫迅伟采购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