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汽车里面,两个最重要的支柱是自动驾驶和数字座舱——这两个领域将来是撑起来智能汽车灵魂的最主要部分。在不同厂家里面,比如英伟达估计将来能有3000亿美金的收入,而高通相对理性也估计了80亿美金的收入。随着后续Mobileye的剥离上市,在整个过程中,还包括特斯拉、苹果等一众垂直整合,这块英伟达和后续玩家的价值评估该怎么理解,我想在这里做一些探讨。
       
▲图1. 汽车自动驾驶领域带来的价值链什么时候兑现        

(1) DRIVE PX
小试牛刀, CES 2015 推出Maxwell GPU 架构, 1 颗 Tegra X1 的 DRIVE CX(数字座舱), 2 颗 Tegra X1 的 DRIVE PX(自动驾驶)。
(3)Drive PX Xavier
CES 2017 上推出Xavier AI Car Supercomputer, CES 2018重命名为 Drive PX Xavier, 30 TOPS 算力的 Tegra Xavier 芯片,从PX2小型化高能效而来,面积缩小的一半,功率减少1/8 左右,在小鹏 P5 与 P7 车型上大放异彩。
(5)随后发布的 Atlan SoC 芯片平台
集成 DPU,单颗芯片算力超过 1000 TOPS,可以和 Orin 和 Xavier 平台的软件堆栈兼容,采用 5nm 制程,采用新型 Arm CPU 内核、新一代的 GPU、最新的 DLA 深度学习加速器、 PVA 计算机视觉加速器、并内置为先进的网络、存储和安全服务的 BlueField DPU,网络速度可达 400Gbps。Atlan SoC 2023 年向开发者提供样品,并于 2025 年大规模量产上车。        
▲图6. 算力迭代的过程随着这一轮推动,以芯片为起点,在DRIVE Constellation上验证软件算法。充分验证后将部署软件,通过DRIVE Hyperion架构进行上路测试,DGX高性能训练服务器进行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反复迭代。这套产品包含了芯片(Xavier/Orin/Atlan)、 DRIVE AGX 硬件平台、DRIVE OS、Driveworks、DRIVE AV 自动驾驶软件栈、 DRIVE Hyperion 数据采集和开发验证套件 、DRIVE Constellation 虚拟仿真平台和 DGX 高性能训练平台,也是涵盖了一个大生态。        
▲图7. 整个英伟达的自动驾驶生态
       

Part 2         软硬件开发参考平台 DRIVE Hyperion对于当前的开发来看,Orin已经是一个量产的产品,围绕英伟达的开发主要参考Hyperion 9,目标到2026年投产。                                 ▲图8. Atlan的芯片构造Hyperion 9的使用两个Atlan AV处理器来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并且英伟达计划推动Atlan SoC作为座舱芯片来推广。Hyperion 9传感器组合包括,14个更高分辨率、更高帧率的摄像头,1个成像雷达、3个激光雷达和20个超声波, 1颗雷达用于舱内乘员监测,Hyperion 9的传感器供应商还在观察和迭代中。                                        
                                        ▲图9. Hypersion 8的传感器配置                 Nvidia的Hyperion 8.1架构通过锁定一些车规级雷达、摄像头、超声波和激光雷达,包括索尼、OmniVision和Onsemi的摄像头、Velodyne、Luminar和禾赛的激光雷达(Ouster和Innoviz ONE由厂家提供第三方支持)、海拉和大陆的毫米波雷达,GNSS / IMU设备以及法雷奥的摄像头与超声。                                                         ▲图10. 传感器的配置选择,清单是迭代的随着自动驾驶汽车和服务器的迭代,中间的Nvidia Drive Map成为一个重要的要素,由两个地图引擎组成:地面实况勘测地图和众包地图引擎,收集和维护collective memory of the earth。目标是到2024年在全球范围内勘测50万公里,不断更新数字仿真达到厘米级精度的地图,这个Nvidia Drive Map世界的地图数据加载并存储在Nvidia Omniverse上,可以支持全球数字仿真,使用建立在Omniverse上的自动内容生成工具持续更新和扩展。                                                         ▲图11. 地图这个事,变成了和自动驾驶车辆伴生的产品备注:我相信这上面不可能包含中国。
小结:英伟达的汽车故事一直很宏大。站在这个起点来看,中国新势力车企在技术迭代方面反应很快,但到了底层技术构建这块,谁又能跟得上,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假定2025年开始缺英伟达的芯片,后面大家该怎么玩。        

本文由编辑推荐,原出处:https://www.eet-china.com/mp/a127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