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常见的应用入手,应用也就是需求,是非常好的开题方式。传统校园内的教材都从原理开始,而很少从应用、需求开始,容易让学生看的一头雾水。
![微信图片_202207051531513.jpg 微信图片_202207051531513.jpg](https://static.assets-stash.eet-china.com/forum/202207/05/153157ze97dwi9ai79en9u.jpg)
只有从需求开题,才更让人解开心中的疑惑:“为什么人们研究这门技术?我学这门技术干什么用?”。而且学了之后也更容易记住,
人脑记忆和学习新东西都是通过与旧有知识建立联系,像大树扎根之后长出的枝杈一样。
![微信图片_202207051531512.jpg 微信图片_202207051531512.jpg](https://static.assets-stash.eet-china.com/forum/202207/05/153232gs69zx6pox9911gm.jpg)
我自己会应用跨阻放大器这个电路来做弱电流测量,1mA以下,我能量测的下限从1nA到100pA再到1pA甚至0.1pA,经历了诸多的迭代,无论是运放的选型,ADC的配置,
运放的供电噪声、板子的减少噪声布局、还是减少漏电流的PCB铜皮、开窗处理,屏蔽线、屏蔽罩的考虑。之前这些诸多注意因素,基本从ADI的ADA4530-1或TI的TLC2201、美信的MCP6002这种低输入偏置电流的运放的手册里学习,但知识不成体系,很多东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比如为什么使用小输入偏置电流的运放,为什么更大的电阻跨阻可以获得更小的电流噪声。电流噪声和电压噪声的区别等等。
第二个很好的点是从原子、电子的尺寸量级,去着手讲光电二极管的结构、特性。更好地了解待测物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测试电路该怎么做。
![微信图片_20220705153151.jpg 微信图片_20220705153151.jpg](https://static.assets-stash.eet-china.com/forum/202207/05/153226q5rapioajmrnnnjy.jpg)
再其次,到了跨阻放大器电路分析的章节,仍然时刻与光电二极管结合,比如正偏光导、光伏等。
![微信图片_202207051531511.jpg 微信图片_202207051531511.jpg](https://static.assets-stash.eet-china.com/forum/202207/05/153228hldfla5xzeptf9f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