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DK中提供的资料中了解到 该MCU使用Cortex-M33内核(在安全性、性能和指令集方面更具优势,适合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与我常用的Cortex-M4内核MCU(GD、ST)而言安全性更强。
开发板后拿到手后肯定要熟悉下外设和基本的I/O。这里有常用的CAN模块、485模块。从外设DEMO程序也可以看到初始化部分非常的方便,比如CAN模块只需要稍微配置下同步段、传播段相关的参数,就可以将波特率设置成期望值比如常用的250Kbits。
目前因为时间和项目原因未深入研究该开发板,主要以LVGL DEMO程序做了烧录测试。
目前主要遇到了如下问题:
1、KEIL版本上我这里常规使用V5.26版本 后续有时间会使用虚拟机搭建V5.36版本以上的KEIL版本,进行深入测试。
2、PYTHON依赖性,如果PYTHON3未安装,单独的BIN文件并不能烧录成功
3、JLINK烧录器 虽然有直接一处SWCLK 和SWIO脚 但是缺少RST 和 VDD ,需要将LCD屏卸下,不太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