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角色是供应商,我是质量经理,经常和SQE打交道,工作也8年了,看到常常有人谈SQE如何帮助供方提升,常常抱怨供方这个也不懂那个也不知道,常常抱怨供方就是不愿意提升……
有时候客户认为“没有好的供应商”,其实也可以引申为“没有差的供应商”。
从利益论:没有哪个供应商愿意做不好的产品卖给客户,等着客户去处罚他;
从工作论:没有哪个供应商愿意交付了产品之后,等着的是不断的报告和退货;
从内心论:没有哪个供应商愿意不按照客户的要求去生产,也就是像我这样的,同样是打工,我自始至终就不想被客户劈头盖脸的骂,然后我还要笑脸相迎。
所有的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去看待。那么现在,我们返本溯源,作为客户端,你们自己做了什么?
1
当初这个供应商为什么会进入客户的供应链,毕竟他的软硬件是经过评审的,且评审合格的;如果没有经过评审就纳入到合格供应商清单,那么最大错误应该是客户。
2
任何项目的开发,作为客户给供应商的初始资料是否完备,对歧义的地方是否明确指出,决定了供应商是否能够严格按照要求去做;如果没有提供和指出,供应商做不到的错误还在客户本身。有很多客户,在图纸还没有最终冻结就要求我们开模交样,TS规定的APQP哪里去了,仅仅是纸上谈兵吗?
3
在供应商遇到问题的时候,作为客户是否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放羊式的管理,不在双方可能存在偏颇前进行校正和沟通,是维护不好供求关系的。供应商年降都到了赔本儿的边缘了,采购还强行进行年降,让我们怎么办?建议公司采购都去专修一下成本核算。
4
根据供应商的具体现状,确定合理的质量保障协议和相关指标;没有具体且合理的目标,谁做起来都会觉得无所谓(没惩罚,或罚过渡),特别是相应合理的处罚措施。但是也不能乱开罚单,在事故没有界定清楚前,不要先斩后奏。我们作为供应商,也是讲道理的,我们犯了错接受惩罚也是应该的,但不能什么解决不了的乱子都往供应商这边推。
5
合理的体系维护是必要的,但是体系那个证书是完整的文件是否适合我们具体的每一个供方么?体系的基本点是做好标准化和有效执行,当供方能够做好标准化的时候,就基本能够有效提供稳定的产品,此时就可以引导其提升;而不是强制要求所有都搞好。
6
什么叫合格?在质量/体系标准中,对合格的定义,满足标准。很多时候,客户退货或者判定不合格的时候,常常基于客户内部产线不能使用,而不是以书面的标准界定的。这个时候我们往往是作为弱势群体迎合客户,如果不是很大的经济损失我们也就接受了,但是我想说的是,作为客户应该把标准全部透明完整的总结好并下放给供应商,不要项目量产了还存在不能够量化的隐含条件。
7
为什么进料检验总是发现不合格?严格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而一个资深进料检验人员,是可以在这任何好的供应商身上找到对其不利的东西,但是绝对不影响客户自己的使用,那么作为客户应该建立合理的进料检验规范,规定只允许严格检验哪些方面,如何检测,检测点取在什么位置上等等,对哪些方面可以适当放宽,这些条款都必须量化。
说到这里,我们供应商是绝对不想交付不好的产品给客户的,这是真的!(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