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机器人适合哪些工作?
群体机器人有着团队合作的特质,他们非常适合被应用在符合下述需求的场合:
1. 任务需要涵盖大范围
群体机器人非常适合工作范围涵盖大面积的项目使用。一群机器人散布在各自负责的范围,监控整个区域的动态变化,例如:实时监控被有害物质污染的区域。
2. 工作可能造成机器人故障
在某些任务中,任务执行过程或是完成后,机器人会受到损伤,甚至无法修复。因此,如果使用复杂且昂贵的机器人是非常不划算的。这时,价格相对低廉的群体机器人则可以提供划算的解决方案。群体机器人价格低廉的优点,让机器人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承受部分个体遭受破坏的损失,而不至于付出太昂贵的代价。
3. 工作量需随时调整
某些任务,可能需要随着工作完成度,弹性地调整参与任务机器人的数量,来因应现场环境变化的状况。群体机器人就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他们能够根据当前工作负载量,来调整参与任务的机器人数量,这样的规划既经济又省时。
4. 需有备用救援系统
群体机器人系统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能够规划足够的备用救援系统。因为能弹性地安排机器人数量,因此在系统规画时,即可以加入备用支持系统,也就是多准备几只备用的机器人加入团队。使得整个机器人系统在执行任务时,即使因故损失了几台机器人,也不至于对系统的整体效能产生太大的影响,可以更确保任务得以顺利可靠的完成。

一起来看看一些应用情境:
1. 合力执行任务
在合力执行任务上,像是协力将物体搬运到指定的位置,过程中可能需要配合环境,自行编排队伍和避开障碍物;或是一群机器人同时在一个区域内,收集所处位置相关的讯息,并绘制出区域地图。有机器人研究单位提出了一种非常便宜、精巧,并能够自主运作的微型体积机器人,可以用来检测喷射涡轮机的叶片是否有破损而需要维修。
2. 灾区搜救
群体机器人可以深入人类或大型机具无法进入的灾难现场搜寻生还者。进入灾难现场的第一时间可让机器人分散到各处,尽可能地覆盖到最大搜索面积;当其中任一只机器人寻找到待救援者时,可以实时通知其他机器人前来协助,共同将待援者移动至安全的地点安置。透过机器人来执行搜救任务,还可以排除因为天候或昼夜等对搜救进度造成的影响,因为机器人可以在任何天候和光照条件下执行作业。
3. 污染物清除
群体机器人能大面积的收集并清除污染物,而且还可以随着污染物清除的进度,调整工作范围和密度,让清除工作得以更快速且有效率地进行。群体机器人也可以扮演先遣部队的角色,在人类进入该区域前,预先进入被污染区并清除污染物。待有害物质清除后,人员再行进入污染区执行后续处置作业。同时,若是待清除污染物的数量过大,机器人也可以要其他机器人的支持,协助完成清理和搬运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