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海思作为世界一流的芯片设计公司,其使用的EDA软件,恐怕是其为数不多的软肋。30多年前,其实国外的EDA软件就已无法进入国内,早在1988年国内就启动了EDA软件的研发工作,并发布了熊猫系统。起步如此早的EDA为何依然成为软肋,是我们的技术研发能力不行吗?

正所谓温水煮青蛙,熊猫系统发布后不到三年,EDA软件就对外开放,能花钱买到的先进软件,自然研发进度也被一拖再拖,直至被暂时搁置。直到2008年,以华大九天为代表的工业软件企业兴起,EDA国产化,才再次进入视野。

华大九天虽然入局不算晚,但EDA软件开发周期长,盈利见效慢,是长期投入产业。华大九天在EDA软件方面的营收不过2000万美元左右,而美国Cadence、Mentors和Synopsys技术优势明显,营收超过10亿美元,占据了全球EDA市场份额的80%以上。

EDA软件不仅被用于芯片设计,包括你所熟知的高端工业、科技、材料、计算机设计开发,几乎都会出现EDA的身影。EDA软件不仅能缩短开发周期,而且其特有的编译、逻辑运算等功能,能够将开发成本降低90%以上。EDA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到化工、航天、生物、半导体、通信等领域,如果是芯片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大脑,而EDA则是未来科技发展的灵魂,其意义不可小嘘。

相比芯片制造,EDA是更加底层的技术,目前该领域美国还拥有很大的差异化优势,并无与芯片制造类似的断供举动。未雨绸缪,才能在打雷下雨时,宠辱不惊。除了芯片制造,类似EDA工具之类的科学底层技术,也应加快发展,谁知道哪天又是一纸新规,就面临窘境呢,我们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