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现在想起来,总感觉是一个挺落后的名词了,上次接触这个开发都应该是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我现在在做什么?我是谁?我是干啥的?好像都忘记了。
        其实相对于单片机,我更感慨的是,人生在众多的选择路口,需要的是清醒的人、有远见的人给予自己的准确引导。
        高中时候虽然有微机课,但是我们实际上多数情况就是在瞎闹,看PPT,老师讲操作word,常常自嘲高中毕业连开关机都不会。上了大学第一次偷偷去网吧,那时候还感觉是一种罪恶感,踏出坏孩子的第一步,可是在网吧里,申请了个qq号码,结果死机了,花屏,以为把电脑搞坏了,赶紧结账走人,跑出来后还庆幸老板没发现。
        后来学习了微机原理,讲的8080,云里雾绕的,同时还有C语言课程,编程这种敲敲语句,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计算出来的神一般的科技,深深地吸引了我,后面又自学C++,学习面向对象编程,但是,走错了路,用了C++ Builder,这个后来公司都卖掉了的工具。也许只是想特立独行吧。
        微机原理课老师最后要求交作业,用单片机,其实在之前,和宿舍里面的同学都一起在玩。农村来的孩子,确实见识要少。他们高中时候就开始玩单片机,而我当时看着二极管都不认识,只有着初中物理的粗浅知识(初中物理才有基本电路)。使用的是89C51,后面又拓展到89S51,但是当时51系列已经停产并公开专利,所以仿制品如雨后春笋。从流水灯开始,到显示字体的光棒等,玩了不少,不过几十块的投入,在那时候的大学生活中,都有点捉襟见肘,可惜当时太单纯,没有想着赚钱的路子。
        当时最喜欢的一个设计就是电子钢琴,一开始抄别人的7阶的简谱设计,播放个叮叮当,还能弹一下简易的钢琴曲,有西安本地的同学直接拿着弹了一曲,让我不禁又感慨和城里孩子的差距。而我所做的创新,就是拓展到了21阶,就是有了高低音,然后引入了节拍概念,输入的时候,用两个字节,前一个表示音阶,后一个表示音长,这样就接近了和弦的效果。
        但是当时对于军工科研所心中的评价有些低,因为接触到很多很老的工程师,有的还在用89C31,外挂ram,因为库存有很多,舍不得丢,但C51,人家都已经不做了。实习的时候去的一个军工厂,德国60年代产的高精度天平,密封起来充氮气保护,舍不得用,因为精度太高,比当时国产的还好。
        所以毕业时候就想着来南方接触先进的技术,也想支持民族企业,来到了BYD,使用C8051F120做测试系统,这个芯片一直用了七八年,在几家公司都用这个做测试和显示,功能齐全,主频高,拓展的引脚充足,基本上基层设计能用到的基本都有了,也做了不少的东西,设计过简易的操作界面,也做过通用的测试系统架构,降低了测试系统的开发难度。不过,这些设计在我看来,都是小儿科了,没啥技术含量,甚至都不如一开始做的电子钢琴有意思。
        随着时间的发展,各种方便的开发学习工具越来越多,51系列是入门的基础,但是也有不同的选择了,ST、AVR这些都有不少的爱好者,可惜我都没接触过。
        后来给别的公司ODM的时候,还用了对方指定的飞思卡尔的单片机,因为当时就只有这家有WLCSP封装的超微型单片机,可惜的是,这玩意一直就没怎么有货,还超级贵,公司还被nxp收购了,随着我的离职,我也不知道这家公司后面到底怎么样了。
        再往后,我都好几年没再开发过单片机,甚至嵌入式系统了。
        其实单片机技术不难,难的是走准路线,并一直坚持走下去。

        这几天作为奔四的人,反省自己的时候,就感慨自己年轻气盛,走了很多弯路。当时在学校的时候,想着研究所里面接触到的是落后的技术,却没有想着靠自己的努力,去提升研究所的实力;在后面工作的时候,也没想着和企业一起坚持;或者能够找准行业的发展方向,找准风口,而多数情况,只是想着找个工作,养家糊口。等意识到要做出一些非常的成绩,打造个人的标签的时候,却又发现自己已经是科技长河中被筛掉的沙子,即将落入淤泥中,黯然神伤。
        所以,希望能读到结尾的刚毕业的同学们,钱不重要,而未来更重要,能在国家科技发展的潮流中做一个弄潮儿,以后还怕没钱吗?




~~~~~~~~~~~~~~~~~~~~~~~~~~~~~~~~~~~~~~~~~~~~~~~~~~~~~~~~~~~~~~~~~~~~~
相关活动:【单片机忆往昔】你做的第一个单片机项目是什么?做过最牛的项目又是什么?(500元京东卡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