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分为直流和交流两种模式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主要通过充电和换电两种方式实现补能。按照不同充电技术分类,充电桩可分为直流桩和交流桩。直流充电桩,俗称“快充”,可以提供足够功率,实现快充要求。交流充电桩,俗称“慢充” ,只是起控制电源作用,充电速度较慢。
直流快充分类:按充电枪数量与结构形式
直流充电桩根据功率大小主要分为:30kW、60kW、120kW、150kW、180kW、240KW等及更大功率充电桩。除此之外,直流充电桩还可以按充电枪数量分为单枪和双枪;按结构形式分为一体式和多体式。
2d504ac775c345e185f3bf3e0e3b81c7~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jpg 692f6bf6e331461aac6744b891b3543d~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jpg
高压快充是充电桩未来发展趋势
快充可以分为高压快充和高电流快充。高电流快充对散热性的要求较高,高压快充则可以提升安全性和能量转换效率,因而高压快充获得了大部分桩企和车企的青睐。 目前,充电桩行业正处在由低压/低倍率向高压/高倍率的发展进程中。
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超级快充的两条技术路线
动力电池企业可以通过电池结构和电池材料两条技术路线实现电池产品的超级快充。电池结构的改进主要针对快充电池的热失控问题,主要针对液冷装置及电芯叠片工艺两方面。电池材料的研发致力于突破现有材料在导电方面的限制。
产业链设备端和运营端是主要环节
充电桩产业链:上游为充电桩设备零部件制造商,中游为 充电桩及其他充电设备制造商,下游为运营服务及终端。 上游:主要为充电桩设备元器件供应商,包括充电模块、 继电器、接触器、监控计量设备、充电枪、充电线缆、主 控制器、通信模块及其他零部件,主要包括华为、中兴、 英可瑞、优优绿能等企业。 中游:主要为充电桩及其他充电设备生产商,包括直流 充电设备生产商和交流充电设备生产商,主要万帮数字、 盛弘股份、玖行能源、科陆电子等企业。 下游:主要为运营服务商及终端客户,包括换电站、充 电站、新能源汽车厂商及配套运营服务商,主要包括包括 特锐德、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蔚来、特斯拉等企业。
18ffdeab602648be98cb67085d5568c2~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jpg
充电模块是快速充电桩的主要技术壁垒
充电模块是快速充电桩的“心脏” ,关键技术主要涉及电力电子功率变换电路拓扑等方面。 随着充电模块电压和功率等级的提升,各方面的难度也随之提高,同时还要保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了充电模块的技术门槛。
681faee9014e4950bc0d3362b81f6789~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jpg
充电桩运营端未来趋势——光储充检一体化供电站
光储充检一体化充电站,是把光伏发电、储能设备、充电桩及电池检测集成为一体的智能化充电站,不仅能充分利用光伏发电这一清洁电源,由于储能的加入,还能充分利用峰谷价差,降低电费支出,带来更多运营收益。 光储充检一体化的应用场景多样,可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换电站、露天停车场等场所。
充电设施构成新建充电站投资的核心成本
建设一个充电站的投资成本约为250万元,其中充电设施成本约160万元,场地费用、安装费用及其他费用约90万元。 充电机、充电模块是充电设施的核心设备,成本占比较高,占充电系统成本约51.76%,占充电站总成本33.13%。
33a1d999c601495fa085ba039a42bc26~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jpg
充电模块是充电桩成本构成占比最高的元器件
充电桩成本占比较高的零部件包括充电模块、APF有源滤波、电池维护设备和监控设备,其成本占比分别为50%、15%、10%和10%。 充电模块是充电桩最核心的零部件,其内部结构又可细分为功率器件、磁性元件、半导体IC、印制电路板、电容和其他,成本占比分别为30%、25%、10%、10%、10%和15%。
fe7796ae4ffd4451a64f8216198d843c~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jpg
充电模块成本价格逐年走低
直流充电桩模块的最低生产价格不断降低。数据显示,2019年直流充电桩的充电模块的成本价格最低降至0.4元/W,2021年直流充电桩的充电模块的成本价格最低可达0.37元/W。海外充电模块市场盈利空间较大,以优优绿能为例(充电模块业务收入占比超90%),2019-2022年H1海外毛利率是国内的2倍左右,截至2022年上半年优优绿能海外毛利率达43.36%,国内毛利率仅仅为22.21%。由此可见,近年国内部分主要充电模块生产企业纷纷布局海外渠道,如华为、通合科技、盛弘股份等。
成本优势为国内产品带来高性价比
美国7-11kW交流桩售价为4800-13000元,欧洲ABB公司7kW交流桩售价为5189元,而国内仅为1500-3500元;ABB公司21kW交流桩售价为2.25万元,国内仅为4800元;美国48kW直流桩售价为20-27万元,而国内同级别直流桩售价仅为1.3-5万元,价格均远低于欧美充电桩。 国内外充电桩价格差异的原因主要来源于成本控制,2021年ChargePoint、Blink Charging和Evgo的毛利率为22%、13%和-30%,而国内企业盛弘股份、科士达的毛利率则高达43%、31%。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