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um.jpg


大多数的硬件工程师在最初工作的几年,多半都是在做一些测试的工作,或者硬件打杂的工作。而对硬件工程师来说,最熟悉的测量工具是什么呢?

万用表

示波器

频谱仪

那么,用了这么久的仪器,你真的了解它们吗?你真的熟知它们的应用场景吗?来来,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下边的问题,你能答对几个呢?

问题1:小明测量一个12V以下的直流电压。万用表测出值为5.1V,示波器测出值为6V。请问实际值应该更接近于哪个值?

forum.jpg


问题2:小明觉得可以拉来另外一个仪器来复测结果,于是试图用频谱仪测量,提出诉求后被老大给予警告并罚抄频谱仪手册。为什么?

问题3:小明抄完手册后,用频谱仪测量信号,没带静电环徒手触摸有源探头,老大给予警告并罚抄频谱仪手册。小明觉得委屈,用万用表时候从来不需要做这些有的没的,为什么就频谱仪特殊?

好了,我们现在来解答问题。


第一题的答案,是更接近5.1V。没想到吧~

这要说到示波器和万用表的原理了。万用表是通过欧姆定律,通过测量取样电阻端电压,并通过A/D转化器转化为模拟量显示在屏幕上。而示波器的原理是通过对连续信号的片段采集,储存,比较,直到可以画出波形打在显示屏上。简单来说,万用表的数据是直接采集得到的,而示波器是通过采样、拟合算出来的,示波器的精度跟它的探头和示波器本身的采样频率、带宽相关。

而我们知道,示波器不仅可以测直流,还可以测交流信号,可以观察信号的动态特性,因此被测信号的带宽比万用表要大得多,示波器针对直流频点的精度就会比带宽更大的示波器的精度高。

forum.jpg


问题二答案,因为小明的做法会烧毁仪器。

对于频谱仪这种高频精密信号测量仪器来说,是不允许输入直流信号来测量的。我们知道,微波信号的能量是极弱的,通常使用的单位是dbm,即以1mW作参考的对数值。而直流信号可以提供持续不断的电流,相对微波信号来讲是能量极大的。频谱分析仪是坚决不能输入直流信号的,会直接对仪器内部电路造成永久性的烧伤。

通常,万用表的使用范围为45-500HZ的正弦波,有些性能好一些的万用表最大可测量50KHZ以内的正弦波,但这种就是台式精密万用表了。而示波器的范围大概是0-1GHZ,高端示波器扩展范围可以达到100GHZ。而频谱仪的频率范围最低通常为1KHZ,目前最高甚至可达500GHZ。而低频越低的频谱仪造价不但会指数增长,精度也远没有高频时候更高。

forum.jpg


问题三答案,频谱仪就是特殊,需要进行防静电措施。

所有的高频设备,防静电能力都非常差,使用时候一定要配合静电防护工具同时使用。其实很好理解,静电防护电路通常为晶体管,近些年晶体管的细分市场更加多,而晶体管其中一个属性是,他会存在原生态的寄生电容。原理就是半导体的电特性,会让移动的电子在一个区域里形成电容器从而产生寄生电容。寄生电容可以尽量降低容值,但无法完全规避。

例如通常应用在USB信号上的防静电器件,要求电容值越低越好,12pf以下的寄生电容可以接受。如果是USB3.0,那么还要苛刻。针对射频信号而言,极小的电容值就可能引起信号的强干扰、旁路。因此为了保证信号质量,设备内部不可能加入静电防护电路。所以我们在使用高频设备时候,一定要注意使用可穿戴的外部静电防护工具。

forum.jpg


以上简单的讲了一下三种测量工具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大家使用时候也要多注意。硬件就是这样,多积累,多观察,多总结。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归类成理论,善于积累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