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国家部委的项目处长被人举报受贿千万,当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前来搜查时,看到的却是一位长相憨厚、衣着朴素的 “老农民” 在简陋破败的旧房里吃炸酱面。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剧透+各种版本的解读,什么“《人民的名义》最全人物原型揭秘”。但是搞技术的看这个剧就有点不一样了,比如剧中的这几个点:
当这位腐败分子的面具被最终撕开的同时,与之案件牵连甚紧的 H 省京州市副市长丁义珍,却在一位神秘人物的暗中相助下,以反侦察手段逃脱法网,流亡海外。案件线索终定位于由京州光明峰项目引发的一家 H 省国企大风服装厂的股权争夺,牵连其中的各派政治势力却盘根错节,扑朔迷离。”
1 省委大院的基站&一个BUG
即使手机卡扔马桶,仍然可以找出嫌疑人
通信狗注定是没有时间追剧的,只能周末花了两天看完原小说《人民的名义》。感叹剧情跌宕起伏...
剧情一开始就给读者留下了悬念。
当那位憨厚如农民的赵处长因巨额贪腐被捕后,牵连出H省京州市副市长丁义珍。不幸的是,在抓捕丁义珍时,因省委决定会议上出现了内鬼,泄露了消息,让丁义珍逃之夭夭。
在省委会议上,究竟是谁打电话泄露了风声?省委大院的基站成了破案的关键点。
办案人员对那个时段从省委大院打出的一千多个电话进行了筛查,并发现了一个从省委基站打给高小琴的电话,这电话号码很奇怪,只用过一次再没用过。
读到这里,我立马想到一张图...
640.jpg640x853 51.5 KB
这是市委大院的基站。这些年来,基站辐射谣言升温,个别人群对基站建设产生抵触情绪。一些政府大院带头向移动通信基站开放建设,用实际行动消除公众疑虑。
为此,我深感于此剧的科学进步性,而且短短的时间内就有一千多个电话打出,显然,这个省委大院的基站是个大基站。
剧情再发展下去,这个省委大院的基站其实也为破案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个从省委大院基站打出的电话号码非常关键,至少开始对高小琴产生了怀疑。
看到这里,我其实以为这案子有戏了。不过很可惜,剧情并没有按照一个通信汪的设想发展下去。
港真,如果这时多动用点通信和大数据技术,估计这案子就可以告破了...
首先,任何一部手机都有一个IMEI号,这相当于每部手机的身份证号,这个号码与手机卡号(MSISDN)是绑定的,且两者可以相互查询。
也就是说,运营商是可以登录交换系统,查到手机的IMEI号码以及当前手机所在基站信息的(如下图)。
那么,设想一下,嫌疑人在给高小琴打电话时,换上新的SIM卡,打完之后,即使将这张SIM卡扔进马桶里冲走,我们仍然可以找出嫌疑人。
因为手机的IMEI号是不变的,且和手机卡号(MSISDN)是绑定的。那么,当嫌疑人打完电话,取出扔掉那张新SIM卡后,只要再重新插入自己原用的SIM卡,我们就可以通过IMEI号反向查询,知道这个电话的主人了。
不过,考虑嫌疑人反侦查能力很强。也许他身上有两部手机呢?使用的既是新SIM卡,也是新手机,怎么办?
我们可以动用大数据。由于每一部手机的IMEI号是唯一的,而每一台手机的售出都是有记录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网络销售渠道的订购人、邮寄地址,门店销售渠道的监控视频等来逐一排查嫌疑人。
可惜啊,剧情没按照我的思路发展下去啊!不过,省委的大院值得肯定,值得点赞。
2 手机定位追踪
在本剧里,多次提到通过手机定位追踪嫌疑人。
丁义珍在逃跑的时候,故意将手机开机静音放在车上,让司机开着空车回自己的老家,而自己暗度陈仓直奔机场逃跑。显然,这人反侦查能力极强,他知道检察院会通过手机定位追踪自己行踪,误导侯亮平等人以为他在车上,使之扑了个空。
陆亦可和张华华到桥头县法院接回两位关键证人时,为了避开被对手追踪,季昌明检察长特意要求她们关掉手机。
…
这个手机定位追踪是个什么鬼呢?
目前的手机定位技术主要有:基站定位技术,GPS定位技术和A-GNSS辅助卫星定位技术。
1)基站定位技术
基站定位技术就是利用基站与手机间的信号传播来实现定位。
移动通信网络由分布密集的基站组成,每个基站位置固定。手机在与基站通信时要上报TA(手机信号到达基站的传播时间)、服务基站的信号强度、邻居基站的信号强度等信息。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来计算出手机的大致位置。比如,TA计算出基站与手机的距离,再通过手机中接收到的附近基站的信号强度、TA差值等来计算方位。
2)GPS定位技术
现在的智能手机都带有GPS芯片,GPS芯片通过对四颗卫星的定位数据进行计算,确定自己的位置坐标,并将定位数据从空间坐标形式转换成经纬度坐标形式。
GPS精度很高,可以精确到十米甚至几米内,需要手机GPS芯片支持,不过,由于随着位置移动不断接收GPS数据和计算位置,会增加设备耗电,且由于搜索卫星初次定位时间过长而略显不便。
另外,卫星信号覆盖不好时,比如室内,会导致无法定位。
3)A-GNSS辅助卫星定位技术
A-GNSS辅助卫星定位技术融合了基站定位技术和GPS定位技术。这种定位方式下,手机可以首先通过移动网络获取定位信息来实现快速搜索卫星,然后通过卫星信号计算出位置,取长补短,可实现快速定位。
事实上,3GPP LTE定义了三种定位方法:增强型小区 ID(E-Cell ID)定位、检测到达时间差(OTDOA)定位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辅助(A-GNSS)定位,前两种我们可以把它们简单归类为基站定位方法。
所谓OTDOA,就是通过测量多个基站信号到达手机的信号强度差和时间差,来计算出基站位置。
将这几种定位技术融合,就可实现全方位的手机定位追踪:
简而言之,基于4个球面确定一个点的原理,手机在定位时需要4个参考点。在卫星信号较好的地方,手机直接通过卫星定位;在卫星信号不好,手机可以通过2颗卫星信号加2个基站信号进行定位。而在室内,则可以通过OTDOA实现定位。
言而简之,通信技术很重要啊!
3 视频监控与人脸识别
第二集中,有两个细节都反映出公安的侦查手段——通过视频监控信息,找寻线索。
首先是丁义珍化名汤姆丁顺利通过机场安检,将乘坐美联行的航班逃往美国洛杉矶时,丁义珍是经过乔装打扮的。 众所周知, 在过安检时,机场有视频监控。
第二个细节是,祁同伟来公安局看监控,通过手机定位发现丁义珍的车开往他的老家岩台方向,在柴城高速拦截丁义珍的车,发现丁义珍没有在车上,他故意把手机丢在车上,司机交代他们俩在义府东路分手,祁同伟接着调取录像,看到丁义珍穿过四条街才打车,丁义珍反侦察能力太强,而且机场没有丁义珍的购票信息。
这也进一步说明,视频监控是有关部门的重要侦察手段。
还有一个情节是:相关人员调查监控录像,但没有发现与丁义珍匹配的视频记录。另外,对公用电话亭的监控录像也有识别不清的剧情。这说明,至少在匹配视频记录的过程中,使用了人脸识别技术。
为什么会有 “识别不清” ?
公安部第三研究院所副研究员尚岩峰多年从事图像处理研究,参与过多个图像识别公安应用项目。
他曾公开指出了人脸识别总体上不成熟的三大应用:第一,在高可靠人脸验证系统上,如支付、社保和门禁,视频或 3D 模型存在欺骗问题,错误拒绝率(FAR)在小于 0.01 % 的条件下,拒识率可能高达 30 % 以上;第二,安防用 “认证一致性” 的验证系统在 FAR 小于 0.01 % 时,拒识率可能高达 40 % 以上,身份证卡内人脸图像质量差,常小于 1 KB,现场用户配合程度不高,且环境也呈现不可控因素;第三,安防用黑名单监控类应用远未解决,在虚警率为 0.01 % 时,识别率可能低于 10 %,视频质量差,表现出低分辨率、大角度拍摄、光照差的特点,而最大的障碍在于缺少可用的训练和测试数据。
所以,上图中的这句台词 “面部我们识别不清” 是有原因的。
来源:网优雇佣军,雷锋网
剧还没播完,估计后面还有不少 “高科技”元素和技术BUG。欢迎原著党来剧透
有多少黑店 在帮苹果或其他手机刷机,解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