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设计思想是在1945 年6月冯.诺伊曼撰写的。冯.诺伊曼用逻辑机器改变了世界的运行方式。
研究人员正在ENIAC上编程。(美国陆军照片)
card from wiki
但是我们不能只见开头者,不见后来人。
您知道我国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一些事吗?
1
镜头——1956
1956年国家制定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提出“发展计算技术、半导体技术、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学和远距离操纵技术的紧急措施方案”。
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通俗
中国科学院建立了相关技术的几个研究所。一批来自四面八方的年轻人和少数在国外受过教育的科学工作者团结在一起,夜以继日地为研制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而奋斗。
1959年9月这台电子计算机通过国家鉴定,正式宣告制成。事实上它在这以前已经运转了一段时间。这比第一台冯.诺伊曼在1946年2月正式试算晚了近13年。
2
代号104
这台电子计算机代号为104,是电子管计算机。
电子管
电子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利用这种特性可以完成一些特定的逻辑,也正是这些逻辑单元构成了电子计算机的基础。
电子管
card from wiki
它在国家电子计算机系列中的正式型号是DJS-1(DJS是电子、计算机、数字式三个词的汉语拼音字头)。
然而几十年来,它的研制者和老用户一直亲切地叫它104机。104机使用了4200支真空管和4000多支二极管,每秒钟可以进行10000次浮点数运算。它的磁芯体内存只有2048字,字长39位,按字节计算还不足10KB。
此外,它还有两台磁鼓和一台1英寸宽的磁带机作为外存。那时还不懂得磁带的“封写”保护可以而且应当放在每一盘磁带上,因此在磁带机上专设了一个“封写”开关。往往前一个用户把磁带机“封”了,下一个用户怎么也写不进去,还以为机器出了故障。现在来看真是个笑话。
事实上,真空管计算机也经常出故障。最常见的故障是机器偶然“跳动”,破坏了正常的计算过程。老程序员们据说谁也没有遇到过104机连续运转4小时不出故障的顺利情况。人们不得不把计算“现场”轮流记到两个磁鼓上,随时准备排除故障再调出来继续计算。
程序员调试、记录现场
3 回首向来萧瑟处
104机也是一座庞然大物。它耗电70千瓦,备有专门的电动机-发电机组,占据着很大的机房,要求一支人数众多的维修班子日夜伺候。
第一代大型通用电子管计算机
它的总体“资源”和处理能力,赶不上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台个人计算机。就是这样一台“体大才疏”的机器,为中国人民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的许多重大问题靠它求解,多少软硬件人才在它周围成长。
三年困难时期(1960~1962),国防科研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们,曾经饿着肚子在三更半夜起来上机,创造出使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伟大业绩。
1973年104机悄然隐退。它应该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博物馆里占有一席之地。
足以使我们感到欣慰的是,104机曾经有过众多后代。这些后代国产计算机都曾为我国两弹一箭的伟大事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那些在被封锁孤立的国际环境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岁月,当然算不上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黄金时代,却已经作为伟大的英雄时代载入了史册。
现在国产大型计算机已经闯入世界500强,看过去和今朝,似乎可以用一首诗来形容“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也许只有当我们足够强大了,才可以淡然的对一切苦难,一笑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