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了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被输往了世界上很多城市。虽然共享单车的实现并不复杂,其实质是一个典型的“物联网+互联网”应用。应用的一边是车(物)、另一边是用户(人)。
timg.jpg

共享单车的“智能锁”:
图片1.png
主要的模块功能如下:

控制芯片(单片机):智能锁系统的控制中枢,整体负责通信、车锁控制和状态信息收集。
移动通信芯片(Modem):内置电信运营商的Sim卡,负责与云端应用后台进行通信。
蓝牙通信模块:主要是用于连接用户手机并实现解锁、也与电子围栏的应用实现有关。
GPS通信模块:物理定位功能。
车锁的传感器:感知车锁的开、关状态,并将车锁状态信息向控制芯片上报。
车锁的执行器:控制芯片通过执行器对车锁进行开、关操作。
蜂鸣器:用于异常状态的发声告警。
电源模块:电池、充电模块(芯片)、充电装置(太阳能电池板;电机和测速传感器等)。
最初的摩拜用的就是骑车发电的方式,在转动轮上加上花鼓来发电。所以最开始型号的单车脚踏都特别沉,很难骑。现在行业里普遍接受的充电方式是太阳能充电,在车篮子上加装太阳能电池板,保证电量的供应。

蓝牙模式解锁流程:
(1). 手机先扫单车上二维码,而后向云端发起解锁请求(请求中会携带扫码单车的ID信息及用户个人账号信息)。云端对用户信息、单车信息进行核查,而后将授权信息发送给手机。(步骤1、2)
(2). 用户通过手机蓝牙接口将解锁指令和授权信息传递给单车的智能锁,智能锁核验授权信息后解锁,并将解锁成功的信息通知手机。(步骤3、4)
(3). 手机将解锁成功的信息回复给云端,云端开始给用户计费。(步骤5、6)
(4). 在用户骑行过程中,单车和手机APP会将各自的GPS定位信息上报云端应用。(步骤7)
图片2.png
采用蓝牙的方式,实现手机对智能锁的解闭,能够减少智能锁的通信量(通信资费)和耗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