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7月4日首次出舱检验航天员与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后,8月20日,中国空间站航天员在机械臂的辅助下成功实现太空出舱和相关工作。这两次出舱作业,使得被称为“中国擎天巨臂”的空间站机械臂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它是目前我国智能程度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系统最复杂的空间智能制造系统。中国航天科技(8.910, 0.00, 0.00%)集团研究员胡成威表示,航天员在空间站机械臂的支持下完成出舱任务,这一过程比较好地诠释了空间领域人机交互的全流程。
事实上,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就多次提到了“人机交互”。例如:为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体系,提出研发部署“要以算法为核心,以数据和硬件为基础,以提升感知识别、知识计算、认知推理、运动执行、人机交互能力为重点,形成开放兼容、稳定成熟的技术体系”。为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提出要“加快培育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人工智能产业,促进人工智能与各产业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并提出在探索智慧医院建设时,要开发人机协同的手术机器人等。
未来的人机交互会是什么样?主要挑战又可能会是什么?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涌天认为,今后的人机共存、共生或者共融,可能随着人工智能而进一步发展,所以在今后的人机共生或交互的过程中,人类可能会成为双方之间的瓶颈,而不是机器。“随着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今后人的反应速度、知识的宽度和广度都没有办法和机器人相比,人倒成了人机交互的一个瓶颈。”他以增强现实为例解释道,增强现实就是帮助人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或者更好地与今后的智能机器人进行交互,增强现实可能是今后终极的人机交互界面或者人机交互手段,这是今后重要的发展趋势。
转自:https://www.robot-china.com/news/202110/19/67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