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LLC电路在输出低压时,需要提高工作频率,在现在的技术下,功率管的开关最高频率是受到限制的,我们一般无法让输出电压全范围都工作在PFM态,特别是在数字电路控制中,由于DSP工作频率和资源的限制,电路的最高工作频率将会进一步受到限制。所以LLC电路由于自身的工作特性,都要结合PFM和PWM两种工作模式,实现低压轻载下的输出调节。而LLC的PWM工作状态将会遇到两个重要的问题:LLC电路PWM工作状态的非单调性和PWM态的电流谐振问题。
图1 仿真电路图
1)下图2为例,图中Q1,Q2占空比D1,D2分别是D1Ts=t2-t1,D2Ts=t5-t3,但是t2~t4时间段内,Q2的二极管反向续流,在这段时间内任何点导通Q2,谐振电流的波形不会有变化,也就是说,Q2在t2~t4内任意时刻给出驱动信号,传递到副边的能量均相同,得到的输出电压也相同。同样t5~t7内Q1任何时间导通Q1也不会影响谐振电流。换句话说,调节占空比,从50%-(t4-t2)/T~ 50%变化,输出电压不会变化。这就是LLC电路PWM态的不单调问题。其仿真波形如图3所示,功率管的Cds1,Cds2,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增大,从Q1关断到Q2电流反向的时间随之增大,即t1~t2变长,不可控的非单调区域增大。
图2 PWM 态D工作在非单调区间谐振示意图
2)如图3所示,LLC电路工作在PWM状态(D=0.3),时刻Q2关断,谐振电流通过Q1的反向二极管续流,由于谐振电流较小,t2时刻谐振电流降到零。谐振电流到零后,谐振电感Lr,励磁电感Lm,谐振电容Cr,以及上下管的漏源极间电容Cds1,Cds2,组成串连谐振,在输入电压的激励下,谐振电流过零后反向增加。如果Q1管在电流为正的时刻开通,(关注公众号 电路一点通)就失去了ZVS开通,图3中t3时刻的电流尖峰就是Q2开通时反向二极管的反向恢复和漏源极间电容放电引起的。这样不但开关损耗会变大,而且引入了谐波干扰,由于电路寄生电感的存在,这个很高的di/dt会在电流通路上产生电压尖峰。
图3 低压轻载PWM谐振波形 , 工作状态:Fs=360K, RL=7.2欧, D=0.3
电路在PWM态下,由于谐振电流的存在,主功率管,谐振电感的温升上升的很高,EMC设计也遇到困难。所以,我们考虑在低压轻载下功率管进入PWM态后,功率管采用互补的不对称发波方式,如图4所示,上管Q120的控制波形Vg1占空比减少,而以其互补的Vg2控制下管Q121,两者之间有个死区时间。
不对称发波的方案分析如下。不对称发波方式采用上下桥臂互补的发波方式,当上桥臂关断后,下桥臂经过死区时间立刻导通,一直到一个开关周期完成。
图4 HA411Z的不对称发波方式
图5为工作在不对称发波方式下的电路仿真波形:
1) 在t0时刻之前, VPFC通过Q120加在L107、C131和T101上,因为fs>fr,而且不对称半桥的Vcr比对称半桥的Vcr要低,因此L107上的电压:VLr=Vin-nVo-Vcr比对称半桥高,所以t0时刻Q120关断时ILr>ILm。
2)t0-t1时刻,当Q120关断后,谐振电流对Q120的漏源极电容Cds1充电,Q121的漏源极电容Cds2放电,Vds2下降到0,同时由于ILr>ILm,L107对T101供电,ILm继续上升,而ILr下降,输出二极管D120上管继续导通,直到t2时刻,ILr=ILm,L107无法继续为T101提供能量,输出二极管关断。如果在Q121反向二极管电流下降到零之前导通Q121,即在t0-t2时刻内,就可以实现Q121的ZVS开通,同时为谐振电流反向后电流提供通路,消除了Cds1,Cds2与L107谐振。
3)t2-t3时刻,Q121导通,谐振电流小于励磁电流,输出二极管的电流换相,谐振电容C131通过Q121对T101和L107通电,谐振电流反向继续上升,由于Vcr较低,很快谐振电流到达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直到t3时刻,Q121关断。
4)t3-t4时刻,励磁电感Lm被输出钳压,L107和Lm串联谐振,谐振电流开始上升,不过此时T101原副边没有传能。输出二极管D2有无电流由Vcr和ILr决定,在上下臂导通占空比偏差大时,Vcr较小,D2不会导通,在上下臂导通偏置小时,D2可能导通。
5) 同样在t4时刻,Q120开通,如果在Q120的控制信号到来之前(即t5),谐振电流没有下降到0, Q120可在反向续流期间实现ZVS开通。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不对称PWM发波方式下,上下管都可以实现ZVS开通,这样就解决了对称PWM态下谐振的问题。
(ILr:谐振电流,ILm:励磁电流,Vp:变压器T101原边电压,Ip:变压器T101原边电流,ID1输出二极管D120的上管电流,ID2:输出二极管D120的下管电流)
图5 不对称发波工作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