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9月起,“共享单车”这一名词开始在大众视野中出现,并迅速蹿红,“网红单车”一度成为其热度的象征。2017年6月,共享单车开始出现退出者,近来町町单车、小蓝单车、酷骑单车等相继倒闭。不过一年的时间,共享单车企业退出的退出、并购的并购、倒闭的倒闭,这期间都经历了什么?
最初的疯狂:18天融资超16亿元
共享单车大战正式打响,是从摩拜进入北京开始的。
9月1日,摩拜宣布进入北京市场,初步投入2000辆。随后,ofo宣布完成滴滴投资的1.3亿美元C轮融资,并于10月10日宣布走出校园,进入城市业务,与摩拜正面交锋。
摩拜进入北京后带热了“共享单车”的概念,当时无论平媒、纸媒还是电视媒体都对共享单车做了轮番报道。从9月23日优拜单车宣布拿下天使轮融资开始,摩拜、ofo、小鸣单车也相继宣布融资,18天的时间里,总融资额超16亿元,几乎相当于每天都有近1亿元进入这个行业。
资本的追捧也刺激着小的创业企业跃跃欲试,一时间,大街上出现了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色共享单车,竞争激烈,ofo、摩拜的口水仗也使行业话题性十足。直到今年初,行业进入中后场,还有骑呗单车这样的玩家入局。
而巨头的加入使整个行业梯队分的更加明显,摩拜全面接入微信,ofo入驻支付宝,共享单车已不再单纯是“彩虹车”之间的较量,摩拜、ofo双寡头之下,留给其他平台的机会越来越少。
中场战事:政策监管不断加强
随着共享单车投放数量不断增多,停放乱象、车辆故障的情况越发频繁。
以上海为例,今年8月底,上海市交通委公布,目前全市的共享单车数量已达150万辆,投放的共享单车企业有12家。上海自行车行业协会预估,上海能够满足老百姓出行的共享单车数量应该在50至60万辆,150万的投放量已远远大于上海所能够承载的单车数量。
根据上海自行车行业协会统计,这150万的投放中,ofo占了70万辆,摩拜占了50万辆左右。在运维人员配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就导致了乱停乱放现象。
目前,多个城市已经就限制共享单车投放数量作出规定。9月份,北京叫停共享单车新车投放,据统计,目前北京的共享单车数量有235万辆,其中八成“无位停车”。
值得一提的是,投放的车辆中还有大量故障车。家住朝阳区的王女士近日向小编吐槽说,在惠新西街南口地铁站找共享单车,五辆有三辆都打不开。
去年底开始,不断有媒体曝出共享单车报废修理站照片,景象触目惊心。TechWeb曾在今年3月份走访了位于望京地铁站附近的一处共享单车维修站,修理师傅直吐槽,一天工作六天风雨无阻也有修不完的车,现在这个问题依然存在。
倒闭潮来临:最短仅活了4个月
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以及主要一线城市“限投令”的颁布,小型创业企业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今年6月,上线运营仅5个月的悟空单车宣布退出共享单车市场,开启了行业倒闭潮。
6月21日,3Vbike发布公告称,由于大量单车被盗,即日起停运,这距离其上线运营不过4个月。
8月2日,町町单车因非法集资、资金链断裂,被栖霞区工商局纳入异常企业经营名录。从“富二代”到“负二代”,前后不过8个月。
9月底,酷骑单车曝出资金链断裂、押金难退,多地运营单位与工商局失去联系,部分地区开始对酷骑单车进行清理。而就在3个月前,酷骑还发布了“土豪金”版共享单车。
10月24日,永安行并购哈罗单车,哈罗单车创始人杨磊出任新公司CEO。哈罗单车去年11月开始上线运营。
11月,供应商和用户围堵了小蓝单车北京办公点要账、要押金,其中还有公司的调度维修员等员工讨工资,这种景象距离其上线运营不足一年。
这些企业的倒闭都指向一个共同的原因——缺钱。共享单车是个烧钱的项目,监管趋严,资本开始冷静,失去供血能力的小玩家就要面临出局。余下的注意力会被聚焦在头部。
今年8月,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称,目前仅50家共享单车企业,没有一家实现盈利。10月份,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ofo已经实现盈利,而在更早之前的6月底,摩拜创始人胡玮炜称现在就可以盈利,但赚钱是不是我们的第一目标需要讨论。
按照网约车行业的发展路径,很多业内人士猜测,摩拜与ofo也将走向合并,包括双方共同的投资人朱啸虎也曾在9月份公开表示,“摩拜和ofo已经占据了共享单车95%的市场份额,只有两家合并才有可能盈利。”
ofo、摩拜对合并一事都是互相看不上对方的样子,一律否认,不过正如朱啸虎所说,“市场钱太多,当市场上只剩最后两家时,互相之间打死对方都很难。我预计他们还要再打一段。”
共享单车已经进入双寡头垄断阶段,短期来看,二者还不会合并,但大鱼吃小鱼的戏码应该会继续上演。
作者:团子
来源:Tech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