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地区,没有NB-IoT信号的地方,LoRa就很合适了。例如高原牧场牛羊定位管理,养牦牛的、养黄牛的、养跑山猪的。
物联网设备很多很密集的,LoRa比NB更便宜。例如智慧小区、智慧园区等。
LoRa为什么功耗低?
LoRa之所以功耗比NB-IoT低,是因为极少发射数据。
就像两个人相距100米站着,你对别人喊话的时候要扯着嗓子吼,听的时候只需要静静的听,喊话的肯定比听话的累多了。
无线网络传输也一样,发送数据的时候比接收数据的时候功耗大的多。例如LoRa发射的工作电流超过100mA,接收的工作电流仅10mA。
这里讲的发射和和接收,不只是数据的上行和下行,还包括了“心跳包”内部的上行和下行。
NB就像两个人对话:一人说“告诉你一件事情,xxx”,另一人回答“好的,我听到了”。双方都在说话(发射数据)。
而LoRa就像两个人约定好时间,一人说“告诉你一件事情,xxx”,另一人只听,但不吭声。
NB-IoT和2G 4G一样,是设备端主动去询问基站,问“我在线,你有没有需要发给我的数据?” 这个过程中就需要设备端发射数据出去。
而LoRa不需要这一步,LoRa会和基站约定一个时间窗口,时间一到,基站只管说,终端只管听。这就是LoRa功耗低的核心原因。
双方都约定“10分钟后”开始沟通,双方各自的手表准不准,就很关键了。于是LoRa终端和基站需要定期“对时间”,(通过beacon)。
基站“讲话”了,终端有没有“听到”?如果基站需要知道终端有没有收到下行信息,就需要终端上行一个反馈信息。
这些技术细节网上资料很多,就不赘述了。
LoRa的三个工作模式
LoRa的工作模式和NB-IoT类似
- NB-IoT的DRX、eDRX、PSM三个模式:
- DRX虽然叫做“不连续接收”,但是对硬件产品来讲,是“连续接收”。随时都可以收到数据。相当于随时在监听,所以功耗最高。(DRX待机功耗1mA左右)
- eDRX,就是把网络先开一会、再停一会。 开的时候能收到数据,停的时候收不到数据。停的时间从几十秒到几个小时,可以配置。(eDRX 5分钟间隔的待机功耗在0.2mA左右)
- PSM,相当于把eDRX开关网络的频率放的更低,低至几天打开一次网络。同样,打开网络的时候能收到数据,不打开网络的时候收不到数据。(PSM模式下,待机功耗只有微安级别,此时才能做到“一节电池用5年”。)
- <p><strong>DRX</strong>,能够<strong>随时随地</strong>找到设备。</p><p><strong>eDRX</strong>,需要花<strong>几分钟至一两个小时</strong>才能找到设备。</p><p><strong>PSM</strong>,可能<strong>需要</strong><strong>一两天</strong>才能找到设备。</p>
Class-A 终端发数据的时候才能接收
LoRa Class-B,等同于NB-IoT的eDRX模式。物联网终端隔一小段时间联系一次基站,此时基站才能找得到终端,并下发控制指令。
Class-B 终端定期接收(一般是几十秒一次)
LoRa Class-C,等同于NB-IoT的DRX模式或socket长连接。物联网终端和基站之间一直保持紧密联系,基站随时都能给终端下发控制指令。
Class-C 终端随时都可以接收,功耗大
根据应用场景选择LoRa工作模式:
不需要实时控制终端设备的,选择Class-A。省电,一节电池能用几年。例如智能水表、气表、智能井盖、智能垃圾箱等
需要实时控制终端设备的,且延迟几十秒也无所谓的,选择Class-B。省电和控制取个均衡。一节电池也能用半年。例如路灯控制、牛羊定位器、农林大棚控制等。
需要实时控制终端设备,且对延迟要求比较高的,选择Class-C,老老实实接电源吧。话说这种情况也不是LoRa的主打应用场景,用的很少。
如何快速搭建LoRa物联网系统?
LoRaWan现在已经很成熟了,从传输模块到基站到LoRa云服务一整套可以打包获取。
开发者只需要用MCU挂载LoRa传输模块,就可以通过LoRa云服务器收取MCU的上行数据、下发控制指令。
和NB-IoT几乎一模一样:MCU挂载NB模块,从运营商的服务器收取MCU的上行数据、下发控制指令。
两者的区别:LoRa需要自己买基站、NB需要自己去买sim卡。
LoRa应用的开发,不比NB-IoT复杂
来源:燚智能头条号